李 博,張立芳,燕真鋒,黨治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醫院呼吸內科,陜西 寶雞 7210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到了晚期極易并發肺性腦病,該類患者往往起病急,且病死率極高。目前臨床上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肺性腦病的患者往往采取常規治療結合無創通氣的方式進行治療[1,2]。而筆者經過多年的臨床工作發現,納洛酮這種阿片肽受體阻斷劑能很好地興奮呼吸中樞,有效地改善患者體內的O2缺乏和CO2潴留,為了進一步探討納洛酮聯合無創通氣治療并發肺性腦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特進行本次實驗,現將實驗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肺性腦病的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實驗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為56-78歲,平均為(65.7±1.4)歲,病程為3-14年;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為54-79歲,平均為(66.1±1.5)歲。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肺性腦病,排除出現昏迷、休克、心腎功能嚴重衰竭的患者及須進行氣管插管治療的患者。所有入選的患者均出現明顯的煩躁、意識淡漠等明顯的肺性腦病癥狀。兩組患者在年齡大小、身體健康程度差異、病程分布、性別分布上均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組間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所有的患者均進行祛痰、平喘、穩定體內電解質平衡以及對應的營養支持等常規治療。實驗組:納洛酮(山東魯抗辰欣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548)的注射首劑量設定為0.8mg,與0.9%的NaCl溶液混合注入患者體內,隨后增加納洛酮的劑量增加至2mg,同樣與0.9%的NaCl溶液混合注入患者體內,2次/d,持續3d,隨后根據患者的意識恢復狀況更改納洛酮的劑量。對患者進行的通氣方式為無創正壓通氣方式,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不斷的調整氧氣的濃度和吸入壓力。對照組除不加入納洛酮進行治療外,其余處理方式與實驗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兩組患者在治療24h、48h時的PaCO2及PaO2狀況及不良反應例數。
1.4 療效判定標準[3]:顯效:患者在治療后的24h內,血氣分析中的PaCO2及PaO2狀況明顯改善,且患者的意識狀態轉為清醒;有效:患者在治療的24-48h內,血氣分析中的PaCO2及PaO2狀況明顯改善,呼吸困難癥狀明顯改善,意識狀態轉為清醒;無效:不符合以上兩項標準者。
1.5 統計學處理:對本次治療中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軟件包中文版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之間采用X2檢驗,取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比較:兩組均為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實驗組的總體治療有效例數為35例(87.5%),對照組的總體治療有效例數為24例(60.0%),實驗組的總體治療有效率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效果比較 n(%)
2.2 治療24、48h時兩組PaCO2及PaO2狀況比較:在治療24h兩組的PaCO2及PaO2差異無統計學價值(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48h后實驗組的PaCO2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aO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治療24、48h時兩組PaCO2及PaO2狀況比較(mmH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最嚴重的并發癥就是肺性腦病,該病因為CO2的潴留和O2的缺乏往往造成嚴重的神經癥狀綜合征,同時因為患者在呼吸被抑制時腦內往往產生過量的β-內啡肽,該物質能進一步抑制呼吸中樞,從而造成一個惡性循環[4]。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無創通氣結合常規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腦病雖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治療該病的關鍵在于及早糾正患者的意識,使其及早恢復到清醒狀態[5]。而作為阿片肽受體阻斷劑的納洛酮其不僅具有鎮靜作用(對煩躁不安、譫妄均有效),還能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清醒。作為競爭型的阿片肽受體阻斷劑,其不僅能阻斷β-內啡肽的作用,還能較易地通過血腦屏障,且無受體激動作用,能有效地減輕因為缺氧導致的腦水腫。對β-內啡肽的阻斷作用,可以防止惡性缺氧循環的形成,這對意識的恢復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從本次實驗結果來看,兩組患者在治療初期的24h內,血氣分析中的PaCO2及PaO2改善狀況并無顯著統計學差異,但48h后,實驗組的PaCO2較對照組顯著下降,且PaO2較對照組顯著升高(P<0.05)。在總體治療有效率上,實驗組的87.5%有效率要顯著高于對照組60.00%的有效率(P<0.05)且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綜上,納洛酮聯合無創通氣治療并發肺性腦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僅臨床療效顯著,而且安全性高。
[1] 王春蘭,徐亞東,劉俊英.無創正壓機械通氣聯合納洛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性腦病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09,15(3):4-5.
[2] 劉作良,楊明施,肖雪飛.無創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聯合納絡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腦病的研究[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9,28(17):1597-1599.
[3] 曾錘利.納洛酮聯合無創通氣在COPD并發輕、中度肺性腦病治療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2,41(14);1412-1413.
[4] 秦樸,印偉.納洛酮聯合無創通氣治療肺性腦病28例[J].臨床醫藥,2011,20(13):56-58.
[5] 謝俊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無創通氣治療及護理進展[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9):1460-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