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波
【摘 要】服裝就相當于人類的第二層皮膚,具有物質和文化的兩重含義;另一方面,服裝也是商品,具有軟性商品價值和硬性商品價值。因此,服裝作為某種文化符號,擁有豐富的含義。
【關鍵詞】文化消費;服裝設計
各個服裝企業、廠家和服裝設計師不僅要增強服裝商品的使用功能,還要拓展服裝商品的文化藝術形式,以及增強其深刻的藝術內涵,從而產生新穎的服裝商品。以達到消費者對于文化觀念的消費需求。
一、文化消費觀念與服裝設計風格多元化密切相關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何為服裝設計的風格。服裝設計風格分為外部特征和內在精神。服裝的外部特征是指服裝的品牌路線,服裝作為一種商品給消費者帶來了新時代的精神風貌,而服裝設計風格的外部特征包括服裝的輪廓、結構、色彩、材質;服裝的內在精神是指某個時代的經典款式所代表的一種時代精神,也可以是設計者根據流行信息和文化潮流進行設想。然而,這些都是來源于消費者審美意識,都是根據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文化選擇而進行設計的。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國家與國家,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使得當今文化呈現出五彩繽紛的多元化趨勢。面對文化多元化的嶄新現象,消費者接受或者不接受,以及消費者個人之間的文化差異,使得消費者的文化消費觀念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起來。與此同時也就要求服裝設計師能夠針對這種新時代的新現象做出相應的調整,設計出更多適合各種不同的、特定的和具體的消費群體的服裝品牌,滿足更多更廣泛的消費者的需求。
二、文化消費觀念對服裝設計流行周期的影響
由于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傳播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各個國家、各個城市之間的交流速度也隨之加快,人們接觸這些信息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前的歐洲,社會發展緩慢,技術落后,人們對消費的觀念的理解還不深入,這樣服裝流行的時間就比較長,可以是十年或者更長。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20世紀90年代后,經濟發展迅速,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滿足,自然對消費需求方面也逐漸向文化選擇方面發展。在這樣的文化消費觀念的影響下,服裝的流行周期也就逐漸變短。以前每年都有春秋兩個季度的預示流行時裝發布會,而現在幾乎每月一次,而且每周都有最新的時裝秀。根據上面所做的分析,發現服裝設計的流行周期越來越短的原因主要是下面三個方面:(1)社會生產力,科技,文化的發展。這些技術和文化的發展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網絡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人們進入到了信息化的時代。隨之,人們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也有所改變,生活節奏也逐漸變快。這都導致了現代社會的消費者對信息接收能力普遍提高,也使得服裝設計流行周期越來越短。(2)文化消費觀念的影響。由于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更是把消費當成文化選擇的實踐活動,以便來滿足自己的精神和心理的審美需求。尤其是現代的年輕消費者包括80后和90后,生活節奏特別快,對時尚的要求更高,在文化消費觀念的影響下,紛紛追逐時尚潮流。因此,只有服裝設計的節奏快速變化才能滿足他們對于個性和時尚的需求。(3)服裝界的激烈競爭。現在服裝界的各類品牌玲瑯滿目,服裝設計師和服裝商家都認識到只有不斷加快服裝設計的更新速度,隨時掌握服裝時尚潮流的風向標,并快速地運用到其設計中,才能在龐大的消費市場上占有有利地位。
三、文化消費觀念對服裝設計在加強情感元素方面的影響
因為各種文化的滲透,消費者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不同層次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同類服裝的品牌也越來越多。消費者如何判斷服飾商品的好壞,主要從服飾商品所蘊含的某種文化。所以,就要求越來越多的服裝設計師更多地來發現服裝的軟性價值。美國設計師普羅斯曾說過:“人們總以為設計有三維——美學、技術和經濟,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維——人性。”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帶有感情的藝術品或服裝更能讓人接受,也更能讓消費者感同身受,也更符合消費者對于服裝文化審美涵養的需求。當然,具有人性化情感元素的服裝設計是需要設計師深入生活并且注入自己情感的,所以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中適時適量的融入情感元素,讓服裝和人一樣的具有生動的情感,從而增加服裝的軟性商品價值,使服裝能與消費者產生精神上的共鳴,滿足消費者對服裝的更高要求。服裝中情感的注入也體現了服裝設計師對消費者在情感上的無微不至的關心與愛護。
為了使服裝在更大程度上吸引廣大消費者,就必須遵循文化消費對服裝設計影響的客觀規律,從而要求服裝設計師更多地對服裝注入文化的思想靈魂,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使服裝品牌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眼光,讓眾多的消費者羨慕不已、愛不釋手。
參 考 文 獻
[1]張國棟.論文化消費觀念對服裝設計的影響[J].2011(2)
[2]趙麗麗.文化消費對服裝設計的影響[J].2010(11)
[3]李寶華.服裝設計的國際宏觀趨勢及成因分析[J].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