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鋼
【摘 要】近年來由于經濟的飛速發展,住房問題已經成為備受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為百姓帶來許多利益,但是,就目前來看,住房公積金制度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果這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人們就無法真正享受住房公積金帶來的最大化的利益。由此可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優化迫在眉睫,一個完善的制度體系是一個偉大事業蓬勃開展的基礎和保障。
【關鍵詞】住房公積金;優化;問題;對策
0.前言
我國在一九九幾年住房制度才開始有了變化,從以計劃體制為主體演變為以市場體制為主體。那時候已經沒有了福利分房的政策,出現了另一種形式,叫做市場化商品房,這就不得不改革當時的住房制度,但是一方面由于當時社會還比較落后,住房公積金這樣的新名詞在我國還不存在市場,另一方面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又勢在必行,所以在當時的政策鼓勵下,我國吸收國外的先進的住房策略,在住房方面,開始了住房公積金之路。
1.我國住房公積金的發展歷史
九一年,上海市首次向新加坡學習,引進了住房公積金這一先進的住房制度,而且受到了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的支持。從此,住房公積金制度在我國正式被使用,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效,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立,給人們住房困難問題的解決帶來了福音。到九四年,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顯然住房公積金制度已經給政府、百姓以及企業帶來了各自不同的利益,是對住房公積金在解決城鎮化住房問題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肯定,此項政策的頒布極大的鼓勵了住房公積金制度發展。到九八年,住房公積金制度已經遍布全國很多省、市、縣、鎮等,至此,住房公積金制度在全國已經全面推行。到九九年,《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正式頒布,此項條例進一步規范了住房公積金的適用人群、覆蓋區域、資金用途、風險簡介等。二零零二年,國務院再一次修改了這個條例,又一次補充和修改了住房公積金繳納主體、監督機構、決策機構及其職能、監管辦法及處罰措施等。之后又多次頒發各種法案和通知,以促進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合理化,更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發展。
2.我國住房公積金存在的問題
2.1目前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地區發展不平衡
住房公積金在某些地區供不應求,而在其他地區卻資金沉積,比如說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發達地區,由于經濟發展速度快,人口密集,買房熱,造成住房公積金不足,只能通過向銀行借貸的方式來補貼資金,這樣就導致了住房公積金政策無法全面實施。但是在一些中低等水平、人口密度相對較小的地區,有很大一部分住房公積金得不到使用。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在區域封閉性,不同的地區又無法相互調配資金,形成嚴重的浪費現象,這樣自然無法體現住房公積金的優越性,不但有礙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完善和發展,而且不利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進步。
2.2住房公積金的歸集率比較低
目前,住房公積金覆蓋面還處于比較窄的階段,融資渠道有限,有很多人還沒有參加住房公積金。繳存公積金方式過于死板,全國上下應用同一個繳納比率,忽略了各地及各階層的收入差別,不利于公積金擴大其規模。繳存基數的審核不夠清晰,它是指單位職工前一年的月平均工資,因為有些企業的工資基數是保密的,這給核定上帶來不便。相應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主要體現就是有一些拖欠繳存的現象,并且懲治力度不夠。對于企業內部而言,各部門都認為住房公積金有利可圖,爭先恐后的要求管理住房公積金這一塊,最后造成了公積金不能統籌管理,歸集上出現問題。再就是過于注重宣傳,不注重服務質量,沒有從實際出發,不能讓員工有一個很好的信任度,達不到預期的征繳公積金的目標。嚴重影響住房公積金的長遠發展。
2.3住房公積金的管理不夠公開化
現在很多地區自己建立住房公積金管理方案,而從不向外界公開住房公積金的管理情況,這在缺乏有效的住房公積金監管組織的大環境下,讓一些不正規公司有機可乘,擅自挪用公積金、非法使用公積金等,不僅損害了人們的利益,還有損國家和社會的形象。
3.住房公積金優化措施
3.1建立健全住房公積金管理體制
要本著以住房公積金為途徑來改善住房條件提高人民福利的思想,把住房公積金的發展作為住房建設的核心,繼續完善公積金制度。政府應該成立專門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并賦予相應的權利以對下屬企業進行有效監督,使住房公積金更好的造福百姓。但是這些機構也應該受到各地區的人大財政、審計部門以及社會各界代表的監督??梢远ㄆ谡匍_會議,向公眾公布公積金的收繳、利用和相關事宜的執行情況,或者利用媒體等工具向廣大人民群眾做匯報,讓公積金管理公開化、透明化,這樣不僅是群眾了解住房公積金制的政策,提高群眾參與意識,還可以提高公積金的管理,有助于住房公積金制度的逐步完善。保障參繳人員的根本利益的同時,也是對社會穩定做出相應的貢獻。
3.2在公積金的收繳模式上進行創新
根據地域、對象群體的不同,制定合理的住房公積金繳交率,不斷擴大住房公積金的覆蓋面積。繳納住房公積金的群體不再只是有固定工作的正式員工,也包括臨時員工,那些自謀職業的人自己繳納公積金,設定一個繳納比例,根據其營業額來按時交存。調整住房公積金繳存年限,不僅延續到退休,以自愿為基礎,若退休后仍有收入,也可以允許其參繳。調整住房公積金繳交率,以工資為參考,不同收入的人繳交率不同,建立繳交率動態管理機制,各個城市根據經濟狀況不同,繳交率也會有相應改變。強化單位及職工按時足額繳存的義務,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公積金繳納的法律法規,并大力宣傳公積金制度,促使各企業履行自己的職責,讓員工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享受住房公積金帶來的福利。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正確分析和認識職工思想承受力和經濟承受力。企業內部對公積金的管理部門和管理方式應進行明確的規定,以免部門之間產生矛盾,給公積金的實施與發展帶來困擾。
3.3完善住房公積金信息管理系統,提高公積金管理的透明度
積極引進先進的公積金信息管理系統,選擇管理系統時最好考慮到系統的信息覆蓋率,能否覆蓋到各繳存單位的工作業務,以網絡為紐帶,控制單位與中心數據的共享,這樣就可以實現動態管理。同時新技術的使用也對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專業的計算機操作人員來完成這一項一項的操作步驟,企業應該定期對員工進行專業知識考核,以及素質提高強化培訓,同時注重員工的服務態度與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洪玉.推進與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研究[M].科學出版社,2011,2.
[2]王捷,許起鴻.住房公積金:理論思考與實踐創新[M].江蘇大學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