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冉 盛敏 王茜
【摘 要】本文依據對安徽省皖西學院學生的抽樣調查,總結概括出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主要存在問題,并對其基本成因從學生自身、學校以及社會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并就三方面原因進一步推進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工作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分析及對策
一、高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分析
(一)高校學生的自我認知現狀
調查顯示,當前高校中有70%的被調查者表示畢業時不能有充足的準備去就業;30%的學生感覺就業壓力較大,擔心找不到工作;認為缺乏清晰的職業規劃導致找不到合適工作的也比較多;同時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擔心未來的就業。
(二)高校學生的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高校學生職業期望值的因素可以分成三個方面,包括: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內在價值因素以及外在價值因素。其實也就是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薪水高低這三個方面。此次調查考察的重點是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和薪水高低這兩個方面。雖然高校學生對專業的認識很不充分,但是大部分高校學生仍然希望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只有7%的被調查學生認為將來自己從事的職業完全與自己的專業不相關。
(三)高校學生對職業規劃的認知
讓高校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不僅僅是幫助他們根據自身的情況找到合適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真正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調查表明大多數高校學生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規劃,很多人只是大致規劃過未來3到5年的發展,并未做過長遠的規劃。高校學生對職業規劃的認知不足,樹立目標時就會遇到困難,目標難以確定就無法對職業生涯進行規劃。
二、高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產生問題的原因
(一)高校學生自身原因
當代高校學生主觀上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但是對自己所學專業以及自身條件的認識不足,期望值與現實產生沖突等原因,使得當代高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處于一個相當矛盾的發展時期,造成他們在職業生涯規劃中走入誤區。
(二)高校職業生涯指導工作的不足
近年來很多高校設立了職業生涯指導的專門機構,也根據原國家教委辦公廳《關于在高等學校開設就業指導選修課的通知》精神,開設了《職業指導》或《就業指導》的課程。但遺憾的是,職業生涯指導工作只是被看作為學生工作的一部分,其服務對象還局限于畢業生。由于畢業生的知識與能力在已基本定型,出于眼前出路的考慮,他們對職業生涯指導服務內容的需求更多地還停留在就業形勢、求職技巧與方法等,雖然這些指導是必要的,但總體上屬于就業指導的范疇,與面向全體學生的致力于引導他們充分利用大學生涯提高生存能力和業務素質的生涯輔導仍有較大的距離。
(三) 家庭原因與社會原因
在我國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從小學到高中,家長都是以學習成績來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進入大學后,沒有了學習的壓力,大學閑逸放松的生活使他們根本意識不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多數家長對職業生涯規劃一無所知,更沒有能力去指導孩子。同時社會氛圍對于高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們當今社會并沒有形成有助于高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社會氣氛。
三、對高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高校學生自我認知
高校學生應當在正確的認識自我,在了解社會現狀的基礎上,客觀按照自身條件確定職業發展的方向,因為正確客觀的認識自我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然后再制定階段性目標和總體目標,并且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高校應當做好高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使他們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
(二)高度重視高校學生職業生涯指導工作
高等學校應當從“以人為本”的高度,從促進人才成長的角度高度重視高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每位高校學生都應當從開發自身潛能、實現自身價值的高度,認識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自覺主動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并切實執行。利用多種載體,豐富職業生涯規劃系列活動。應當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列入教學計劃,并且作為就業教育的重要內容,擁有指導機構以及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從學生入學開始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大一時要讓學生加深對本專業的認識,并且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大二、大三時要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職業選擇范圍,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認知自我剖析,進一步思考和修正自身的職業規劃;大四時要對學生進行就業心理、就業技巧等方面的專題輔導,引導他們對選定的專業進行實習,做好職業目標修正和完善。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應當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可以選派教師到有關的專業培訓機構進行深造,使他們熟練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因為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高校開展的重要保證。同時還可以從社會上引進專業人士充實到職業指導教師隊伍中,切實提高職業指導師的整體能力與水平。
(四)合理利用社會資源
社會氛圍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整合有效的社會教育資源是做好高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突破口。與高校學生職業規劃關系相當緊密的兩個社會資源是企業和政府。從企業的角度來講,在產學研合作中應當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把高校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對就業有更直觀深刻的認識;從政府的角度來講,應當增加就業途徑和機會,并且推出更多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
參考文獻:
[ 1 ] 魏井福,姬曉琴,張振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冶金教育,2009,(5).
[2]宋玉良.就業與創業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藍紅.SRJ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6.
[4 ] 陳曦,謝輝.大學生生涯輔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