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穎
【摘 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是當今中國的主旋律,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一代一代青年共同為之不懈奮斗。引導大學生踐行中國夢的有效途徑,就必須從根本目標、行為動力、實踐基礎等三個層面進行解析。也即引導大學生認同“一面旗幟”,堅定“三個自信”;弘揚“兩種精神”,爭做“三有”青年;領會“三個倡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大學生;中國夢;踐行;路徑
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是當今中國的主旋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一代一代中國人堅定不移地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共同為之不懈奮斗。青年大學生代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未來和希望,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探尋大學生踐行中國夢的有效途徑,就必須從根本目標、行為動力、實踐基礎等三個層面進行解析。
一、大學生踐行中國夢必須認同“一面旗幟”,堅定“三個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根本方向,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偉大旗幟。高舉這面旗幟是凝聚社會共識,決定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前途命運的關鍵所在。實踐已經鮮明地昭示出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偉大旗幟決定著社會主義的事業的發展方向,決定著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前途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長期的歷史工程,需要一代一代中國人毫不動搖地堅持和與時俱進的發展,需要一代一代中國人堅定不移走中國道路,始終堅持并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始終堅持并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當前,青年大學生踐行中國夢最根本的一個問題是引領大學生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始終高舉這面旗幟,堅定中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定能夠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因此,始終認同“一面旗幟”,堅定“三個自信”既是青年學生把“中國夢”轉化為自覺追求的根本途徑,也是青年學生踐行中國夢的根本要求。
二、大學生踐行中國夢必須弘揚“兩種精神”,爭做“三有”青年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1]“兩種精神”是凝聚共識、催人奮進的強大正能量。當前,大學生踐行中國夢,就要高揚愛國主義旗幟,把個人理想與命運同整個民族復興和國家富強緊密相連,矢志拼搏奮斗,力爭為祖國繁榮昌盛做貢獻。同時也要高揚改革創新精神,銳意進取,與時代齊奮進,開創朝氣蓬勃的未來。
習近平強調:“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高揚中國精神,爭做“三有”青年是時代賦予大學生的歷史使命。青年學生有了夢想,才會有目標,青年學生有了夢想,才會去奮斗。青年學生有了奮斗,夢想才會實現,青年學生把握好機會,夢想才會成真。所以,引導大學生高揚中國精神,爭做“三有”青年,是大學生踐行中國夢的行為動力。
三、大學生踐行中國夢必須領會“三個倡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新的時代命題。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實現中國夢是立足實際,面向未來的事業,需要中國青年一代在歷史的發展中接續奮斗和不斷開拓。大學生踐行中國夢,就是要積極響應“三個倡導”,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踐行者,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為營造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會氛圍不斷凝聚正能量;為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行為樹立榜樣;將“刻苦學習、品學兼優、敏于創新、勤于實踐、全面發展、保持個性”作為基本遵循,“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在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讓青春煥發出絢麗的光彩。”[2]只有這樣,才能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為“中國夢”的實現作出應有的貢獻。
總之,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接班人。當前,學校通過各類活動,多項平臺,多種形式,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探尋大學生踐行中國夢的有效途徑,對于有效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順利成才具有積極意義,能夠為進一步做好學生工作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 2013-03-18 (01).
[2]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