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侯軍偉
(上海銘泰銘觀營銷咨詢有限公司)
中國乳業的大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對于眾多的區域型乳品企業來說,只有通過發揮自身優勢,順勢而為,才可能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成為區域的強勢品牌,最終和全國型乳品企業形成相對穩定的競爭關系,共同掘金中國乳業市場。當前的中國市場環境,面臨著各類問題,這些問題同時也是機遇,對于任何企業來說,只有抓住機遇,才有發展機會。但機遇是為那些有清晰戰略的企業準備的,沒有戰略的企業無法走得更遠。有戰略,但沒有發展模式,企業的競爭優勢就會減弱,從而可能失去市場份額。
結合當前的市場情況,我們從市場機遇、發展戰略和運營模式3 個方面對企業發展進行剖析,希望對中國的乳品企業能有所啟發。
從大環境來說,中國的食品行業發展參差不齊,食品安全是最大的問題,這導致消費者在選擇時,既無所適從,又無可奈何。乳品安全問題也是如此,因為乳品不僅僅是成人的消費,更是嬰幼兒的消費,這促使消費者更加謹慎地去選擇產品。企業只有獲得消費者的信任,才會有消費量。
近幾年,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斷增加,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乳品作為營養品逐漸走上消費者的餐桌。
城鎮化的過程中,消費者從農村進入城鎮,從城鎮進入城市,原來不喝牛奶的消費者會去喝牛奶,原來乳制品消費量小的消費者會逐漸增加消費量。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會影響城鎮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高一級別市場的消費習慣會影響低一級別市場的消費習慣。據圖1所示,2012年末,我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52.6%,這表明,我們現在面臨的消費群體,正處于消費轉型的關鍵階段,他們既有消費能力,也有消費觀念,所以,現階段是乳品企業的發展機遇期。
近年來,全國型的乳品企業,如伊利、蒙牛、光明等已經基本完成全國的市場布局,其低溫產品的銷售量也開始迅速增長,這意味著未來的市場,一線品牌也將在低溫產品上發力,并將大力度推廣。
雖然全國型乳品企業已經做了布局,但是他們并沒有對某一個區域型市場進行精耕細作。對于區域型乳品企業而言,這就是機會。發展成為全國型的乳品企業不見得一定要把產品鋪向全國。
我們曾接觸過幾家南方的奶粉企業,企業規模都很小,銷售額在4 億元左右,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典型的特征,就是在某一個地級城市的區域市場,年銷售額能達到近1 億元。這表明,如果企業能夠精耕某一區域市場,還是會有很大的市場機會。
在以上的市場機遇下,區域型乳品企業如何確定未來的發展戰略呢?

圖1 2002~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的變化情況
在制定市場戰略之前,要先明白企業的特點。區域型乳品企業具有以下3 個特點:①市場固守區域,無法跨區域發展,一是企業資源無法支撐其跨區域的運作,二是企業缺乏競爭力;②產品單一,差異化不明顯,導致競爭力弱;③營銷創新少,特別是市場推廣方面,無法進行區域市場突圍,基本是在區域內進行緩慢發展。這些特點是由企業的產品結構類型決定的。
目前,我國區域型乳品企業具有5種產品結構,具體見表1。
就現在的市場狀況而言,區域型乳品企業不宜走得更遠,比如把常溫奶從東北賣到江南,其實沒這個必要,如果能夠據守于一個區域,企業也可以做得很好。比如,我國山東省和韓國的面積相當,但是整個山東省乳品的消費量與韓國相比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也就是說,如果中小乳品企業能夠據守于某個片區市場的話,也可以發展成為大規模企業。
區域型乳品企業的發展戰略不是要走出去,擴大地盤,而是要建立根據地,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適度擴張。當企業具備以下幾點時,才可以考慮擴張:一是有核心市場保證根據地的強勢地位;二是有充裕的市場拓展費用,有雄厚的資金支持;三是有強大的營銷團隊;四是具備差異化的產品。
總之,根據地戰略要遵循“做好、做精、做透”的原則,再伺機擴張。西南某企業制定了兩步發展戰略:第一步是先試點,后推廣。首先是在省會城市的30 個銷售片區中,選取2 個進行先試點,在收到較好效果后,逐漸增加到10 個,最后全部實施。第二步是建樣板,再普及。企業在根據地周邊選取某一區域,通過1 年的樣板市場打造,銷量增長1 倍,于是,企業根據樣板市場的操作方法,普及到其它市場。2011年打造了1 個樣板,2012年打造了4 個樣板,目前該企業各樣板市場的銷售額均達到5 000 萬元。總之,區域型乳品企業只有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才有后續發展動力。
區域型乳品企業如果確定實施根據地戰略,在營銷策略方面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產品定位:緊跟消費者
區域型乳品企業在產品研發方面相對比較欠缺,因此要想做好產品,最好的方法就是跟隨,做“微創新”,緊跟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如此可以用較快的速度進入市場。
隨著85后、90后的成長,消費者消費的多樣化特點愈發突出,比如特色酸奶的市場就是持續增長的類別。當年君樂寶的“紅色旋風”(紅棗酸奶)刮遍中國,靠的就是一款特色紅棗酸奶。而山東亞奧特,則抓住近年來谷物類奶制品的市場銷售機會,推出了黑酸奶,既緊跟了市場風潮,又滿足了消費者的時尚需求,日銷售量則達到了3~4 噸。

表1 區域型乳品企業產品結構類型及特點
渠道定位:方便消費者
企業的渠道定位要以方便消費者為核心。渠道建設策略可以通過以下3 種方式:①自建渠道,建立乳品專營店,形成固定的消費群體;②流動銷售點,定時、定點、定產品,比如每天固定在某小區擺放銷售攤位;③建設形象終端,通過包裝終端,展示企業形象、產品等。
河南某乳品企業,雖然處于豫南的地級城市,但通過自建乳品加盟連鎖店,有近1 000 家店面。這1 000家店面實行的是四級渠道架構管理模式,全面覆蓋市、縣、鄉、村,在每一級別的市場上,都可以見到企業的乳品專賣店,方便了消費者的購買。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就是1 000 家便利連鎖店。
價格定位:滿足消費者
價格定位要滿足不同消費者對價格的認知。以現代牧業為例,該企業推出了一系列低溫巴氏奶和酸奶產品,瓶裝巴氏奶零售價格為10 元/瓶;訂奶價格為6 元/瓶。企業制定的是高價策略,首先以自有牧場為消費訴求,承諾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乳品;其次,專業的終端促銷形象讓消費者感知其高價值,包括所有終端配備專柜,專業導購統一服裝,產品介紹統一語言等;再次,通過售賣訂奶卡和專業的送貨上門服務,如送奶員統一服裝,手持POS機上門送貨等,讓消費者不僅得到產品的優惠,更能感受到品牌所提供的服務價值。
促銷推廣:理解消費者
現在是碎片化的信息時代,消費者每天接觸很多的推廣信息,如果你的推廣形式沒有真正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則效果事倍功半。最好的策略就是研究消費者的心理和需求,多角度促銷推廣。
隨著當今互聯網的發展,企業促銷推廣的方式除傳統的線下促銷,還要注重線上促銷,通過網絡互動營銷的方式(微博、微信、各大網購平臺)不斷探尋消費者的需求,從而不斷改變自身的促銷策略,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快速發展。
對于區域型乳品企業來說,其渠道模式主要有專營模式、專送模式、自取模式、混合模式4 種。選擇哪種模式沒有對錯,只要適合企業在當地的發展,即為最佳的模式。
所謂專營模式,就是企業建立乳品專業銷售店,提升品牌形象,扎根社區,服務消費者。
專營模式一般分為2 種情況,一是自建乳品專賣店,由企業自有資金建設,由企業統一管理經營;二是建立乳品加盟專賣店,是由社會資金投入店面的基本建設,企業輸出品牌、產品、管理模式等。無論哪種形式,企業基本都不允許銷售競品的產品,以保證專賣店的統一。目前,采用專營模式的典型企業,如重慶光大的奶牛夢工廠、河南三色鴿的乳品專賣店等。

所謂專送模式,是指乳品企業提供送奶到戶服務,即由消費者采取訂購的方式,由企業的送奶工定時、定點送到消費者家中的一種銷售形式。這種模式的最大優點是方便消費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服務。
對企業來講,這種模式具有穩定性、持續性、封閉性的特點,有助于企業建立品牌忠誠度,同時可以拒競爭對手于門外。但是,此模式的建立,需要時間的積累才能形成美譽度和消費者的信任度。
幾乎所有的區域型乳品企業都采取過專送模式,但目前國內做得最徹底、最持久的應當是徐州綠健乳業責任有限公司。
所謂自取模式,是指企業在社區附近,設立消費者自己取奶的奶點,每天消費者上班或下班、甚至早上晨練的時候都可以取奶,既方便消費者,價格又實惠。

自取模式是中國乳業最早采用的銷售形式,在產品供不應求的年代,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銷售。雖然很多企業現在還在采用該模式,但隨著城市的改造,此模式開始走向沒落,但這種模式依然是區域型乳品企業銷售渠道的補充。
所謂混合模式,是指乳品企業采取多種經營形式進行產品銷售,一般采取“專營+傳統零售+KA+團購”的模式進行,規模較大的區域型乳品企業通常會選擇此種模式。
但也有很多企業是選取其中的幾種終端組合,如山東琴牌乳業,既有送奶到戶,也有專營店,還有商超。這種多渠道結合的模式,因為能多方位地滿足消費者對購買便利性的需求,因此成為眾多乳品企業的選擇。
對于很多區域型乳品企業來說,企業的規模、歷史、品牌影響力不同,則企業的混合模式的重點也不同,如有的企業以專營店為主,其它為輔,有的以零售終端為主,其它為輔。無論企業采取哪種模式,其核心依然是要遵循和圍繞滿足消費者的購買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