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道旭 王輝 李淼焱
(江蘇省豐縣人民醫院 徐州 221700)
吻合器治療痔瘡38例臨床療效觀察
邢道旭 王輝 李淼焱
(江蘇省豐縣人民醫院 徐州 221700)
目的:探析吻合器痔環狀切除術(PPH)對痔瘡臨床治療的效果。方法:隨機選取38例患者為治療組,采用吻合器痔環狀切除術治療。選取51例患者為對照組,采用傳統外剝內扎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情況,對比二者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10%,明顯優于對照組(76.47%)。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18.42%,顯著低于對照組(35.29%)。在手術用時和康復用時方面,治療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結論:采用吻合器痔環狀切除術,有利于提高痔瘡手術治療效果,手術時間及術后恢復時間明顯縮短,并發癥的發生率低,值得臨床醫師采用。
痔瘡;吻合器;環狀切除;療效
痔瘡是一種柔軟的靜脈團,它發生于人體肛管皮膚下部以及直腸末端黏膜的下部,由于這兩個部位的靜脈叢出現擴張與屈曲變化而最終形成[1]。目前,大多數痔瘡手術都采用傳統外剝內扎手術治療,很少采用吻合器痔環狀切除術。本文對比傳統外剝內扎手術和吻合器痔環狀切除術(PPH)治療痔瘡的療效,對治療效果、手術時間、恢復時間及并發癥的復發率進行研究。現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痔瘡患者共89例,癥狀與痔瘡診斷標準完全一致,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23~84歲,平均為39.6歲;病史3個月~12年,平均為6.8年;其中混合痔15例,痔塊脫出11例,便血7例,便血合并痔塊脫垂5例。對照組51例,其中男31例,女20例;年齡25~86歲,平均42.3歲;病史3個月~16年,平均為7.6年;其中混合痔19例,痔塊脫出14例,便血10例,便血合并痔塊脫垂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并發癥等資料比較,P>0.05,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的術前基礎治療與術后常規處理完全一致,術后藥物為廣譜抗生素(服藥后24 h排便)以及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藥坐浴(每次5~10 min)。對照組患者嚴格遵照外剝內扎術標準開展手術。治療組患者手術如下:(1)術前進行清潔灌腸,腰部麻醉或硬膜外低位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對會陰及肛門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行常規消毒鋪巾。(2)以無創傷鉗(3把)分別從三個部位對肛緣皮膚進行鉗夾,把CAD33(肛管擴張器)置入患者會陰部位四個點并進行固定,將擴張器內芯取出,把肛鏡與縫扎器同時通過擴張器置入患者體內。若患者外痔脫出現象明顯,先要用電刀將其外痔切除。(3)選擇齒狀線上部3~4 cm的部位,用可吸收線與縫扎器對黏膜進行荷包型縫合(2圈),將吻合器張開,至最大限度,頭端置于環扎處上部,將縫線收緊并打結。(4)借助帶線器在吻合器測孔中拉開縫線,并在3點、6點、9點、12點四個方向部位預留適當牽引線,將吻合器收緊、擊發,靜止停留30 s,打開并輕拔出吻合器。(5)以肛鏡對吻合環形部位出血狀況加以檢查,如存在搏動性出血則進行8字縫扎,然后取出吻合器與擴張器,并對直腸黏膜環的完整性與寬度加以測量。
1.3 療效評定 治愈:痔塊全部回縮,間歇性出血癥狀完全消失;顯效:痔塊基本回縮,有肛外皮贅,出血消失;好轉:痔塊部分回縮,便后出血偶現,大便干結;無效:痔塊無明顯回縮,出血癥狀未改善。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1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47%,兩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治療效果 見表2。治療組手術用時、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并發肛門失禁1例,肛周感染1例,排便困難1例,出血2例,尿潴留2例;對照組并發肛門失禁3例,肛周感染2例,排便困難3例,出血6例,尿潴留4例。
表2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S)

表2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手術用時(min) 恢復用時(d) 住院時間(d) 并發癥[例(%)]治療組對照組38 51 13.0±2.4*41.8±10.9 8.1±4.6*28.3±8.9 5.2±1.1*6.4±3.0 7(18.42)*18(35.29)
痔瘡在肛腸科臨床中非常多見,患者發病時會出現流水、滲血、腫痛與瘙癢等癥狀,病程較長、并發癥多、容易反復發作、遷延難愈,使患者正常生活規律遭到破壞[2]。以往傳統療法由于該病癥的復發率以及并發率高而難以收獲顯著療效。傳統外剝內扎術對于孤立脫垂性痔的效果較好,缺點是一次最多只能處理四個痔核,否則術后容易引起肛門狹窄。吻合器痔環狀切除術是通過特制的吻合器在痔的上方環形切除直腸黏膜和黏膜下層組織,同時對遠近端黏膜進行吻合,使脫垂的痔核向上懸吊和牽拉,避免肛管狹窄。本文通過對兩種不同痔瘡治療方法的手術時間、恢復及住院時間、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比例進行對比研究,證明吻合器痔環狀切除術的治療效果更好,且患者所需恢復時間縮短,并發癥比例降低,值得臨床醫師采用。
[1]劉愛連,陳華統.痔瘡患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的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1):94-95
[2]包華東,郭燦釗,陳伏波.復方角菜酸酯栓聯合吻合器痔環切除術治療痔瘡60例的療效觀察 [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7):512-513
R657.18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3.08.022
201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