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英/編譯

本世紀末地球會變得如何不同呢?
●氣候模型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最新數據揭示了本世紀末,全球人口、經濟和環境的四種可能的未來。
也許您已經聽說了,地球在2100年可能比20世紀末氣溫升高0.3°C~4.8°C。這是IPCC發布的最新報告的核心信息之一。為什么氣溫升高度數是這么大的一個波動范圍呢?因為氣溫升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現在選擇做什么——我們的能源和食物來自哪里,我們居住的建筑物和我們駕駛的車輛的類型,當然還有多少人居住在這個星球上。
人類的這些選擇將決定地球是否保持目前的狀況,還是上升的海平面將蠶食大部分的陸地——我們正在關注佛羅里達、孟加拉國,以及世界大部分地區將變得太干旱而不適合人類居住。
氣候科學家綜合分析了人類的各種選擇,從而描述出人類社會可能如何演變,并將這些選擇納入他們的氣候模型中來分析每個情景對氣候而言意味著什么。為了便于對比,他們就兩個極端情景以及中間的若干情景達成了共識。這就是氣溫升高0.3°C~4.8°C這個范圍的由來。

這里,《新科學家》雜志運用氣候建模者設立的標準探索了關于2100年人類社會的四種假設的未來——盡管我們不能重現他們預測的情景中所采用的大量數據,但是我們選取了一些關鍵點而草繪出每個情景中的社會圖景。為了做這件事,我們吸收了IPCC2000年報告中的描述,并咨詢了一些氣候建模者,選取了那些與此次IPCC報告中發表的溫室氣體濃度相一致的描述。
值得強調的是,這些只是許多可能的情景和減排途徑中的四種。但是我們感到這個模擬的價值在于顯示了有多少后果還掌握在我們手中,并取決于我們作為個體和社會整體所做出的種種選擇和交易。例如,人口少會開啟一些選擇,而人口多則關閉了其他一些選擇,但是你可以,比如說,通過轉變人口流通方式進行補償。
“我們想引發人們思考他們想生活在怎樣一種世界,然后考慮要與他們想要的未來氣候相一致,他們能采取怎樣的生活方式。”華盛頓州里奇蘭德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理查德·莫斯 (Richard Moss)說。他非常深入地參與了這些氣候情景的預測。
人口:90億
全球能耗:8×1020焦耳
CO2濃度:400ppm,下降
我們在21世紀初期就發揮作用了,對可再生能源投入巨資,對地理工程學也投資巨大。
這并不容易,但是通過對研發進行巨額投入,我們建立了把二氧化碳從大氣中吸走并儲存到地下的機制。同時,我們對可再生能源進行投資,并且實際上讓我們逐漸擺脫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樣的凈結果是:每年的碳排放已經驟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最終在下降。
讓這種結果發生的關鍵是生物能發電站的擴散,再加上碳存儲設施——一種溫和的地理工程學形式。我們種樹和其他植物,燒掉它們來發電。當它們生長時,會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我們捕獲了焚燒樹木時產生的溫室氣體,然后將之深埋于地下的地理縫隙中——溫室氣體將在地下封存長達若干世紀甚至更久。
2050年以來,全球氣溫保持穩定,我們還停止了北冰洋的海冰減少,減慢了海洋酸化。但是由于以前排放的溫室氣體產生的熱量還存儲在系統中,所以海平面依然在上升。
人口:85億
全球能耗:1×1021焦耳
CO2濃度:穩定在550ppm
我們不僅延遲了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而且延遲了對氣候條約的執行。
總體而言,與2013年相比,我們是一個更高效的社會,利用更少的能源和原材料就能生產出更多物品。我們還是很好的循環利用者。所有這些都促成了自然資源的更好管理。本世紀早些時候,天然氣是可選擇的過渡燃料。我們的大多數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激勵政策和更好的國際機構使得綠色技術能更快地擴散。我們已經轉變為低碳經濟了。我們比2013年吃更少的肉,從而減少了畜牧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于是,牧場在縮減,農業變得更高效。樹林在生長,提高了全世界存儲在樹木中的二氧化碳總量。
我們居住在人口更密集的城市中,有著良好而且限制碳排放的公共交通。盡管全球氣溫和海平面已經上升了,但是一些更極端的天氣變化結果還尚未應驗。
人口:95億
全球能耗:8×1020焦耳
CO2濃度:650ppm,并且在不斷上升
我們實行了減排,但是直到本世紀末才這么做。
本世紀上半葉,世界基本上是像往常一樣運轉:我們嚴重依賴化石燃料,我們從不在生活方式或是消費和旅游活動中引入任何令人矚目的改變,也不改變我們生孩子的數目。然后,到本世紀中葉,氣候變化帶來的結果變得難以忽視。結果是,我們的政府慢慢開始引入一些謹小慎微的政策來管制碳排放。
我們現在正慢慢走上綠色能源供應的道路。幾十年前,石油消耗開始減少,但是我們75%的能源依然來自化石燃料,并不比2011年的82%低多少。
因為我們的不作為,氣溫還在升高,海平面也在升高。氣候模型顯示,氣溫和海平面將在更長的幾十年時間里持續升高。
人口:125億
全球能耗:1.75×1021焦耳
CO2濃度:950ppm,并且在不斷上升
世界經濟在繁榮,但是靠的是煤和石油作為能源,全球人口持續一個世紀的快速增長,使得碳排放越來越高了。
歡迎來到全球化、高技術、消費主義的未來,那時我們依舊著迷于化石燃料。碳排放已經經歷了史上最高點,而人類健康和環境是犧牲品。生物多樣性的破壞正在威脅 “生態系統服務”——例如通過雨水和河流進行的水循環以及授粉等自然過程的正常運行。
我們的能源大部分還是來自化石燃料,包括來自非傳統來源的能源,比如甲烷水合物、焦油砂、頁巖氣礦床,煤礦依然榜上有名。我們并沒有對替代性能源進行重大投入。從全球范圍來看,我們還比2013年吃了更多的肉和奶制品。
結果,碳排放量和全球氣溫仍在快速升高。干旱和洪澇災害更加頻發,奪走了越來越多的生命。海洋酸化很嚴重,愈演愈烈。北冰洋連續幾十年在夏天都沒有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