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 常峰源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舞弊案件被曝光,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引起了公司高級管理層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2016年的快速靠近,國際資本市場對即將被承認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中國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水平及披露上會有更加嚴格的要求。研究認為,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發揮,是由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制定的合理性和內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執行決定的。對于公司而言,管理水平和公司規范化程度越高,越能說明公司的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的持續和穩定性。因此,本文認為: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能夠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影響。
從目前國內各行業的上市公司數目和實力來看,制造業無疑是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從整個市場經濟情況來看,我國制造業的上市公司為我國的GDP的高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從行業特征來看,我國制造業的規模普遍比其他行業大,制造業公司的數量也普遍比其他行業的公司相對多很多。從公司管理上來看,我國制造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實施成本領先優勢非常明顯的一個行業,國內制造業的公司十分善于控制生產和人工成本,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的目的。同時,制造業公司也存在一系列比較明顯的缺陷。例如,在成本控制上,部分公司依然在依靠廉價的工人勞動力成本實現公司的高利潤率。在管理制度上,大部分制造業公司對其管理運營體系的制度控制和資本營運的風險管理控制都沒有做到足夠重視。因此,我國制造業公司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并且值得研究的一個行業。
COSO委員會認為公司的內部控制需要保證三個目標的實現。這三個目標分別是: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以及相關法律和法規的遵循。在后來的研究中,又加入了“保證資產安全完整”這一目標。從內部控制需要實現的目標可以看出,內部控制是局限于公司內部的相關控制,是為了達到公司的特定目標而采用的一種強制行為。從研究可以得出,內部控制的四個內部控制目標是有層次的。在這四個內部控制的目標中,保證和維持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是核心目標。只有在實現這個目標的基礎上,才能更有效地實現其他三個目標。從結果來看,其他的三個目標是為了實現對公司經營活動效率效果目標而制定的輔助目標。要實現公司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就要在保障公司在持續、正常運營的基礎上實現公司的盈利目標。其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是目的,對公司經營面臨的風險進行管理控制是手段,加強公司內部的管理控制是鋪墊。由此可見,制造業公司內部控制的目標不但包括了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這點,并且這還是其最核心的目標。
由此可見,內部控制的核心功能不是“控制”而是公司增加財富的能力的提高。它主要是通過加強公司內部控制的基礎管理,防范公司未來可能會有的風險,來達到為公司提高盈利能力的目的。
在研究過程中,筆者發現,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和盈利能力還會受到一些其他因子的影響,被解釋變量的變化不能全部歸于解釋變量。這些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制造業公司的公司規模、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周轉率、資本集中度等。因此,本文考慮將資本集中度、公司規模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周轉率三個指標作為控制變量。主要變量如表1所示:

表1
(1)SIZE,用公司資產總額的對數反映公司規模。
(2)TR,用現金及等價物周轉率反映公司運營情況。
(3)CR,用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來反映公司資本集中度。
本文將內部控制有效性指數與制造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綜合指標建立回歸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因此本文構建出制造業公司的內部控制有效性和盈利能力水平關系的計量模型如下所示:

模型說明:模型中的變量用于研究影響制造業公司盈利能力因素的顯著性,分析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夠顯著促進其盈利能力的提高。其中為待回歸系數為誤差項,其他變量如上文所示。
本文在瀘深兩市上市公司中,共選取100家比較有代表的制造業公司作為樣本。在制造業行業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共有820家公司。為了保證實證研究的數據完整性,本文排除掉其中需要的財務數據不完整的公司;為了保證樣本性質的一致性,排除了在最近三年剛剛上市或者退市的企業;為了保證極端事件的可能性,排除掉了帶ST的上市公司;為了保證樣本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排除了由于極端事件導致虧損巨大以至于財務指標異常的公司。最后得到可以進入統計的樣本公司總數為100家。
本文研究采用的統計工具是統計分析軟件Spss20.0和office系列軟件。
筆者認為,目前已經有的對內部控制的評價體系并不是特別完全。現有文獻中提出的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價體系大部分都過于復雜,而本文并不能對所有的樣本公司進行繁復而精確的打分工作。相對而言,迪博公司在最近年度公布的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指數則更加全面和完整。因此,本文直接采用從迪博公司在2012年發行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指數》中公布的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指數。迪博公司在書中對截至2011年末的1671家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了評價,最終得出了每個公司的內部控制有效性指數。

表2 Pearson相關性矩陣
由上述檢驗矩陣可以發現:
(1)從表2中可以看出,公司的綜合盈利能力(Q)與公司的內部控制指數(ICI)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公司規模(SIZE)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周轉率(TR)呈負相關關系。
(2)公司的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指數(ICI)和綜合盈利能力評價指數(Q)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公司規模(SIZE)也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同時,資本集中度(CR)則與內部控制有效性指數(ICI)與盈利能力水平(Q)之間的方向都和預期的相同,但是卻并不呈現顯著的關系。通過檢驗能夠證明前文中所述,制造業公司的內部控制有效性越高,則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
(3)從表2的相關系數可以發現,相關系數最高的是公司規模和內部控制指數之間的相關性系數0.576<0.65。由此可見,各變量之間沒有產生嚴重的共線性問題。各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對回歸分析結果的解釋力不會產生嚴重影響。

表3 方程模型回歸結果
根據表3,模型的回歸方程為:

目前,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水平大部分都發展到了一個瓶頸階段,而現代制造業公司提升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已經不僅僅是對于成本的控制,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也已經成為了保持公司盈利能力持續進步的一個關鍵要素。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可以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效性不強的或者是無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也相對地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本文通過對二者進行實證研究,得出結論如下:
制造業公司的內部控制有效性和盈利能力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證明了公司的內部控制越有效,公司的盈利水平越高。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幫助公司達到更好的盈利能力。這種正相關關系也是符合本文的假設的。從制造業公司的特點來分析這種相關性結論,可以從采購成本、存儲成本、運輸成本和運營成本等四個方面來分析。
從采購成本上來看,內部控制較好的制造業公司,可以做到采購的貨物相對來說質高價低,為公司減少采購產生的費用,從而達到制造業公司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
從貨物存儲方面來說,內部控制較好的公司能夠保證貨物的儲存質量,降低貨物在儲存中產生的損耗。同時,內部控制較好的公司也能夠保障貨物存儲地點的合理性,能夠降低由于不合理存儲導致的多余的運送費用,從而給制造業公司節約運輸成本,降低公司存貨的儲存和運輸成本。
從資金運營上講,公司的內部控制越有效,則資金的利用效率越高。資金的有效利用能夠避免剩余資金的浪費,從而提高制造業公司的盈利能力。
以上幾個方面對結論聯系到實務進行了詳細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文實證所得出的結論:制造業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與盈利能力呈現顯著正相關關系。
[1]程新生.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組織結構互動關系研究[J].會計研究,2004(4).
[2]李寶仁,王振蓉.我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與資本結構的實證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4).
[3]潘秀麗.對內部控制若干問題的研究[J].會計研究,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