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福琴
患者住院后的心理反應常有:①依賴性增強。②自尊心增強。③猜疑心加重。④主觀感覺異常。⑤情緒容易激動不穩定。⑥焦慮和恐懼心理。⑦孤獨感。而手術患者最常見是情緒反應是焦慮和恐懼心理。根據對住院患者手術心理反應的分析,我們將本院100名手術患者中50例進行術前心理護理,并與未作心理護理者50例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兩組效果見附表。

附表 心理護理組與未作心理護理組情況比較
對第1組患者進行了心理護理,包括:①在術前根據患者的心理反應和需要,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特點,根據患者年齡、情緒、經歷、病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向手術患者詳細講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及將采取的手術方式及術后注意點。解除患者恐懼心理,改善營養狀況,提高機體的免疫機能。②通過家屬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家屬的情緒反應會影響患者情緒,做好家屬思想工作,幫助他們克服悲觀情緒,指導他們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安慰。③術中對患者態度和藹,與患者談話以分散注意力,同時也注意盡力滿足患者要求,如給患者擦汗;術中醫護人員擺放器械時盡量宜輕,避免對患者的刺激。術中不大聲喧嘩,不當著患者談論病情,更不聊天談笑,以免引起患者不良反應。
從附表可見,第1組患者在接受心理護理后,情緒穩定,血壓、脈搏正常,食欲、睡眠佳,無焦慮情緒,術后恢復良好;而第2組患者未接受心理護理,有明顯的情緒障礙,生命體征也有改變。由此可見,心理護理是十分必要的。
患者住院等待手術最明顯的情緒反應是焦慮和恐懼心理,焦慮使機體應激性增高和刺激閾降低,交感神經處于緊張狀態,長期持續則免疫機能降低。良好的術前心理護理是術后康復的基礎,通過良好的術前心理護理,滿足了患者最重要的心理需要-安全感。當患者感到醫護人員了解他、尊重他、照顧他、幫助他時就會感到安全放心,有信心,精神上焦慮少,在治療方面能與醫、護合作增強對手術耐受性,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機會。由此可見,手術患者在術前的心理護理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