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劍鋒,韋萬程,胡自康(廣東省高州市人民醫院,廣東 高州 525200)
惡性腫瘤總是會伴隨營養不良的癥狀,會對腫瘤患者產生多種消極作用:存活率削弱、安全率降低,并發癥變多、生活質量下降等[1]。此次研究針對術后化療2次以上的患者,討論化療之前的營養情況和接受手術之后的不良作用,還有其與生活質量之間存在的內在的聯系。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8年12月~2010年1月本院腫瘤中心在2~3期進行胃腸癌術化療的次數達到2次以上的的患者共240例。男157例,女83例,年齡45~75歲。其中胃癌161例,結腸癌48例,直腸癌31例。由專業人員自主選擇專業的評測方法(SGA),對患者的營養狀況和生活質量進行研究。
1.2 試驗方法:借鑒Detsky等標準[2],營養不良狀況好:體重沒有明顯的增加或減少,食量略變多或不發生變化,胃腸道癥狀一次都沒有發生或者出現,正常的活動鍛煉,皮下脂肪及肌肉沒特別變化,無水腫等。輕中度:5%~10%體重減少量,進食減少,胃腸道癥狀出現,白天的活動時間減少,皮下脂肪及肌肉消耗程度輕中度,腳踝出現了水腫的現象。重度:6個月內體重產生下降現象的,并且下降了百分之十及以上的人,飲食時間產生2周以上的持續的減少,胃腸道癥狀頻繁產生,少下床,皮下脂肪及肌肉消耗明顯,身體上的水腫現象遍及全身。
1.3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 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SGA營養評估情況:在營養良好的65例患者中,胃癌56例,結腸癌9例;而營養不良的175例中,胃癌105例,結腸癌39例,直腸癌31例。
2.2 營養狀況與生活質量之間的關系:見表1~2。

表1 營養狀況與生活質量之問的關系Ⅰ(x± s,分)

表2 營養狀況與生活質量之問的關系Ⅱ(x± s,分)
生活質量評價作為一種全新的醫學測評技術的含義,它不僅體現了對患者生命價值的重視,更加注重患者生命質量的提高,強調患者的自身感覺和器官活性[3]。對于營養狀況較好的人來說,總的健康情況與生活水平方面的所有評分要高于營養狀況不好的人。顯示營養狀況相對的改變著患者的生命質量。研究胃腸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的營養狀況及對化療不良反應的影響對現代醫學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
[1] 張潔清,李 力.營養支持與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7):512.
[2] 范 青,蔡麗英,雹 成,等.5l例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的營養狀況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13):1311.
[3] 囊 玲,陳湘玉.腫瘤內科護理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杜,2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