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如花 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我國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從日本引進物流這個概念的以來,到2008年正好30年,這三十年我國現代物流業經歷了知識普及,實踐起步和全面發展三個階段,現代物流業的真正快速發展是進入本世紀以來,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為了促進物流業的發展,無論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對物流業的發展都是明確予以支持的,并已出臺優惠政策。如,2009年3月,由國務院制定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此《規劃》的核心意義是通過“朔造物流強國,造就經濟強國”。
物流業的發展人才是關鍵,為此《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將“大力培養物流人才”作為一項重要的措施。人才培養,一是學歷教育,二是在職培訓,目的是使物流人才的培養與物流業的發展相適應。
在我國物流人才的培養主要在高校,而我國高等院校開設物流專業普遍較晚且教學方法也較西方發達國家落后,主要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的灌輸方式,學生不感興趣且覺得難以理解,教學效果差。所以目前國內教育界首要研究的問題是如何找出一個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出符合市場需要的應用型物流人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許多國家的專家學者紛紛開發出一些適應社會、技術和生產發展要求的新的職業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其中以德國的“行動導向教學法”最受歡迎,且得到很多國家的大力推廣,此種教學方法培養關鍵是以能力為核心,它使職業教育進入一種新的概念與模式下運作,對世界職業教育與培訓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下面就以行動導向教學法中的案例教學法為例來說明其在培養物流人才方面的獨到之處。
案例教學法就是指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也可以說是通過對一個具體情景的描述,引導學生對所描述的情景展開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達到為今后職業做準備的目的。
1.理論依據。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都要從傳統的教與學中轉變出來,如:由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中心;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任務為中心;以課堂理論為中心轉變為實際操作技能為中心。教師注重以學生為中心,應對教學對象變化而改變,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堂,以行動為導向,重點傳授經驗,在分析過程中,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手段,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2.案例教學流程。案例教學法首先從教師介紹相關案例開始,教師可以通過文本、影片、訪問、報紙文章等途徑向全體學生介紹案例,使學生明確所獲得的工作;然后學生進入小組決策階段,通過收集案例相關信息,獲得小組決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所獲得的工作,可能準備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但通過小組討論,最后只能拿出一種方案;第三個階段由各組展示解決方案,并且由全體同學討論各組得出的解決方案;最后與實際解決方案進行比較。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1.課前準備。教師要于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案例的選取、教學任務書及課件,學生分組的設計,教學設備,學生完成任務所必需的材料、元器件,儀器儀表的準備等。

2.展示案例——惠普臺式打印機供應鏈構建案例。介紹案例發生的背景,如惠普臺式打印機供應鏈構建案例,引導學生運用供應鏈設計的相關知識找出惠普臺式打印機原來供應鏈存在的問題及出現這些問題的可能原因,新構建的供應鏈要能解決這些問題。經過全體同學的熱烈討論得出惠普臺式打印機存在這樣一些問題:(1)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將產品海運到歐洲和亞洲,無法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做出反應、(2)持有大量的安全庫存占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3)過早的客戶化包裝給產品調劑帶來不便,造成浪費等等。
3.分組討論。將學生分為五組,每組都針對上述問題進行討論,討論的內容是“你所得出的方案能不能解決惠普臺式打印機供應鏈存在的問題及如果你是惠普公司的決策者你會不會采用這種方案等等”,討論時間30分鐘,每組選一名負責人組織討論事宜。注意在討論的過程中必須控制秩序,避免出現過激的爭論或演變成侃大山閑聊。
4.陳述結論。經過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參與,五個小組大概得出這樣一些結論:溫哥華空運打印機、在歐洲建廠、在歐洲配送中心保持更多的庫存、改善預測、延遲策略五種方案。然后每組派出一名代表將本組討論的結果在全體同學面前陳述,其他同學可以就他陳述的內容進行提問,本組同學對大家的提問給予相應的解答。
5.總結評價。學生得到不同的結論,無論哪種結論,學生都列舉了充足的理由。但經過全體同學的共同推敲之后,某些組的成員可能很快的發現所得方案的片面性,進而主動放棄這個方案,還有一些組的方案雖然可行,但并不完善,經過大家的指點,完善后的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最后由教師給出惠普實際的做法,讓大家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討論,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老師應充分尊重每個合理性的建議,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
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在物流教學中具有其明顯的優勢,是一種高效、可行的教學方法。它明確了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責任,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案例,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在實際的案例分析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陳曦萌.“行動導向”職業教育教學的沿革及內涵[J].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22期.
[2]袁三梅,周堅.論行動導向教育與職業能力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08,(23).
[3]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