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芹
十八大提出要推進城鎮化建設,城鎮化建設的關鍵在農村,而農村財務管理是農村工作的難點,廣大農民關心的焦點,社會關注的熱點,是農村經濟活動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筆者和學生一起對聊城市農村財務管理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
聊城市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總人口557.52萬人,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臨清七縣及東昌府區,此次調查采用調查問卷、走訪及訪談等方式,調查范圍分布聊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東昌府區、高唐縣等覆蓋160個行政村,總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29份,占82.25%。因此,調查資料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現時聊城市農村財務管理的現狀。

?
表2表明,受調查的329名村民,有55.02%認為實行了村賬鄉管模式,有8.51%認為實行村資鄉管模式,有31.91%的認為實行資金賬務雙代管,村民對村級財務鄉鎮代管制度有了較高的認同程度。

?
受調查的134名村民,有92.54%認為本村債務基本適度,有7.46%認為村級債務嚴重;有58.96%對本村的財務管理狀況感到滿意或基本滿意,有25.37%的村民對本村的財務管理狀況表示不滿意,還有15.67%的村民對財務管理的作用、民主理財不理解。

?
據調查,大部分村沒有完整的財務管理制度,部分村的制度條文很健全,但執行情況差,或干脆棄之不用,制度條文純粹是應付檢查,形同虛設。
在被調查的195個村干部中,有65.38%的村會計年齡在30歲到50歲之間,年齡結構較為合理;但也有12.56%的村會計年齡已經超過了50歲。村會計中有中專或大專專業文憑的約占16.8%,具有高中文化的占55.7%,27.5%的村會計文化程度在初中或初中以下。村級財會人員一般就地任免,部分村每逢村黨支部、村委會換屆,出納、會計也跟著調整,出現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現象。
通過調研得知90%的村在公開的內容、時間、程序、形式和監督等方面作了規范,從面上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部分村在實際操作中大打折扣。如簡化公開程序,減少公開內容;有關資金支出問題,避重就輕、避實就虛;把隱性開支和不正當開支列到“其他”支出欄目中打埋伏;重公布、輕反饋,對村級財務公開后群眾的意見建議不重視、不及時處理和反饋等,使財務公開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少數村干部財經紀律意識淡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比較松懈,財務報銷制度不夠規范,單據審核把關不嚴,餐費、勞務費等費用白條報銷、白條抵庫現象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部分村為“跑項目”、“要資金”,請客送禮,將一些不明了的開支列入招待費中,致使招待費虛高。
農村財務實行會計選聘制,面向社會公開錄用財會人員,可促進農村財會人員走向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杜絕出現“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現象。
為確保村民對村級事務的參與權,提升村民民主理財意識,要建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的內部監督機構,如村級財務管理監督小組、群眾理財小組等,定期對村干部使用資金的情況進行監督審核,強化財務公開,充分發揮監督作用。
鄉鎮要建立有權威性的審計組織,加強對農村財務的監督檢查。對在檢查中發現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要追究財會人員和村干部行政、法律責任。
為了全面實現市、鄉鎮、村三級管理聯網,實時查詢各村鎮財務信息,就需要將實現農村財務管理網絡化、信息化提上日程,這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總之,加強農村財務管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更是農村實現城鎮化建設的基礎。
[1]貝洪俊.“后農業稅時代”村級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財會通訊,2008(5):1~7.
[2]崔國平.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團.山東經濟,2007(5):83~88.
[3]潘自強,俞桂球,樓君春.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新機制——浙江省新昌縣村級財務規范化管理的實踐與啟示貢曉軍.農村財務管理現狀及其規范措施 [J].農業經濟,2006(8):27~28.
[4]貢曉軍.農村財務管理現狀及其規范措施[J].農業經濟,2006(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