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霞,寇 安 (陜西省安康市中心醫院檢驗科,陜西 安康 725000)
心腦血管疾病是直接導致人類死亡的一個首要因素,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眾多,包括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因素[1]。血脂與血糖的檢測屬于常規性的檢測,而Hcy則屬于心腦血管的一個全新的獨立危險因素,越來越多地受到重視,與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聯性,且具有較好的預測作用[2-3]。本文回顧性分析了2007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100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患者的血脂與Hcy進行了檢查。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本研究資料源于2007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100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齡35~78歲,平均(56.6±12.0)歲。其中冠心病患者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9例,高血壓患者29例。將本組患者作為本研究的觀察組,另外選擇同期于我院體檢的健康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
1.2 方法
1.2.1 Hcy檢測方法:抽取全部參與檢測人員的空腹靜脈血3 ml,將血清于1 h之內分離之后對Hcy的含量進行檢測、分析,所使用的測定方法為循環酶法。測定儀器:日立-717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試劑由北京九強公司提供。
1.2.2 血脂檢測方法:本研究所測定的血脂指標主要包括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脂項目使用奧林巴斯(Olympus-2700)全自動生化檢測分析儀進行測試,使用試劑為Olympus原裝試劑。根據試劑盒上的操作說明來進行血脂測定的操作、分析[4-5]。
1.3 觀察指標: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血清中的Hcy、血脂指標(TG、TC、HDL-C 及 LDL-C)。
1.4 統計學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均由SPSS15.0軟件加以統計及分析,計量數據采用χ2檢驗的方法進行計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的方法進行計算,組間差異以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上述關于Hcy與血脂各個指標檢測的方法,得出如下表1所示的結果。觀察組治療前后Hcy水平具有顯著的統計意義(P<0.01),治療前與對照組Hcy水平差異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檢測指標比較(±s)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檢測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1;與本組治療前相比,②P<0.01
組別 治療時間 例數 Hcy(μmol) TG(mmol) TC(mmol) HDL-C(mmol) LDL-C(mmol)對照組 100 10.32±2.21 1.58±1.22 5.31±1.37 1.32±0.663.02±0.78觀察組 治療前 100 28.91±8.33① 1.49±1.38 5.35±1.51 1.33±0.69 3.08±0.90治療后 100 12.02±3.88①②1.52±0.45 5.19±1.26 1.32±0.52 2.90±0.68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是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但最新研究表明,部分心腦血管病患者并不存在上述危險因素,結果提示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外,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還存在獨立危險因素,這一危險因素就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種,該氨基酸含S分子,是甲硫氨酸的中間代謝產物之一。而甲硫氨酸是一種含硫的必需氨基酸,其在三磷酸腺苷(ATP)供能的作用下,先形成S-腺苷蛋氨酸,再在轉甲基酶的作用下,形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再脫去腺苷成為同型半胱氨酸[6-7]。
本研究主要對健康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血清中的Hcy與血脂指標(TG、TC、HDL-C及LDL-C)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血清Hcy水平比較,差異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后血清Hcy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Hcy差異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與觀察組血脂(TC、TG、HDL-C、LDL-C)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血脂變化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由上述結果表明,心腦血管在其發病早期,患者血清Hcy水平明顯升高,經治療之后則下降至正常水平,但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與健康體檢者血脂水平無統計學意義,表明Hcy對心腦血管的診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與臨床價值,且能夠作為心腦血管事件的一個預警因子。
[1] 王玉蓉.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性分析[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6):738.
[2] 許海燕.冠心病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者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突變的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7(1):24.
[3] 白秀華.原發性高血壓與腦卒中的預防[J].中國醫學創新,2009,6(7):17.
[4] 史清梅,張建榮.心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10,12(2):149.
[5] 盧玉振,胡德飛,周文杰.血漿同型半光氨酸水平測定在心腦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9,6(9):691.
[6] 王清濤,秦曉光.同型半光氨酸的檢測和臨床應用[J].中華醫學檢驗雜志,2006,29(3):193.
[7] Ridker PM,Hennekens CH,Bufing JE,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other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J].N Engl J Med,2000,342(1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