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吉鋒
甲狀腺主要分泌甲狀腺激素,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腺,其疾病是外科常見病和多發病,主要有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甲狀腺癌等,常需手術治療[1],何種麻醉方法更適宜,一直是麻醉討論的熱點。本文對我院90例甲狀腺手術使用三種麻醉方法的效果加以比較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90例甲狀腺手術患者,ASAⅠ~Ⅱ級,年齡19~69歲,體重41~85 kg;男36例,女54例,均無心血管疾病。將其隨機分為A、B、C三組,A組頸叢麻醉,B組氣管插管全身麻醉,C組喉罩通氣全身麻醉,每組30例。手術全部在3 h內完成。
1.2 麻醉方法 入室后常規監測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心電圖(ECG)和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A組用0.375% 甲磺酸羅哌卡因20 ml行雙側頸淺和一側(主要病變側)頸深阻滯,術中根據麻醉效果適量給予鎮靜鎮痛藥。B組和C組常規用咪唑安定0.04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丙泊酚2 mg/kg、維庫溴銨0.1 mg/kg全麻誘導,肌松滿意后插管或置入喉罩,術中以丙泊酚4~10 mg/(kg·h)、瑞芬6~12 μg/(kg·h)維持,手術結束前10 min停藥,間斷靜脈注射維庫溴銨。
1.3 觀察指標 入室后5 min測MAP、HR為基礎值(T0),記錄A組頸叢起效時對應B、C組插管和置入喉罩前即刻(T1)、A組阻滯后15 min對應 B、C組插管(喉罩)后即刻(T2)、術中均值(T3)、A組縫皮刺激前對應B、C組拔管(喉罩)前即刻(T4)、A組縫皮刺激時對應B、C組拔管(喉罩)后即刻(T5)MAP、HR;觀察術后咽痛和聲音嘶啞的例數。
2.1 三組之間性別比、年齡、體重、疾病種類及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三組之間MAP、HR變化比較 T0時點三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1、T3和T4時點A組和B、C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2和T5時點A、B兩組和C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內比較A組T1~T5與T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T2與T1、T5與T4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術后喉痛聲帶嘶啞發生率B組(31%)高于C組(8%),差異有顯著性。

表1 三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表2 三組患者MAP、HR比較情況(±s)

表2 三組患者MAP、HR比較情況(±s)
組別 指標T0 T1 T2 T3 T4 T5 A組 MAP(mmHg) 86.6±11.7 95.7±10.7 96.4±11.1 99.1±11.9 95.3±10.2 98.2±10.3 HR(次/min) 84.8±9.3 94.5±8.3 99.1±9.9 100.3±10.3 97.7±10.6 99.5±9.2 B組 MAP(mmHg) 87.5±10.9 80.7±10.1 95.3±10.4 86.8±10.5 86.9±11.1 95.4±12.1 HR(次/min) 85.7±9.6 81.8±9.2 96.5±9.2 88.5±9.1 85.5±10.9 96.3±11.2 C組 MAP(mmHg) 87.4±11.6 82.5±8.8 83.8±11.0 84.4±10.7 84.9±9.4 85.5±11.4 HR(次/min) 86.2±10.1 81.6±9.2 83.3±9.7 86.2±8.8 83.7±10.5 84.3±9.8
甲狀腺手術的麻醉方法選擇一直是麻醉討論的熱點[2],局部阻滯麻醉因止痛效果差,疼痛可引起明顯的心血管反應[3],多已棄用。高位硬膜外阻滯,因操作技術難度大,阻滯效果欠完善而應用受限[4],雖然采用頸叢阻滯也頗有爭議[5],但因操作簡單,全身影響較小、費用低等優點仍被采用,尤其對表淺部位的單純甲狀腺腺瘤或伴有糖尿病、肝腎功不全的甲狀腺部分切除術患者,采用頸叢阻滯配合小劑量的鎮靜鎮痛藥仍為較適宜的麻醉選擇。但頸叢阻滯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對伴有甲亢等病情復雜患者,全身麻醉則是更為妥善的麻醉方法。全麻能有效抑制手術刺激引起的交感神經反應,消除由于牽拉產生的不適,而且可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增加手術的安全性。全身麻醉中的喉罩通氣不同于氣管插管,由于不接觸聲帶和氣管,從而避免了對聲帶和氣道的機械損傷,在置入和拔出時生理影響較輕,優勢明顯。氣管插管時可引起心率和血壓的劇烈的變化,甚至導致心律失常、心跳驟停[6]。有研究表明氣管插管后心率增加20%,血壓增加30%,置入喉罩約增加 3%和 4%[7]。
本文比較了90例甲狀腺手術三種麻醉方法的臨床效果,認為甲狀腺手術麻醉可根據病變程度選擇不同的麻醉方式:對于手術范圍較小的淺表腺瘤等可選用頸叢神經阻滯,通過配合小劑量鎮痛鎮靜藥既能達到滿意的麻醉效果,術后恢復快,又可術中保持清醒,隨時了解發音情況,深受術者歡迎[8];對于手術范圍較大,病情復雜的手術則以全麻更為適宜,喉罩通氣全麻因生理影響輕,術后咽痛、聲音嘶啞等并發癥少的特點,越來越多的用于甲狀腺手術,使用時應注意體位的改變易引起漏氣,需及時調整;對于巨大甲狀腺腫瘤或可引起氣管軟化的病例,則選擇氣管全麻則更為安全。
[1]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212-1213.
[2] 董師武.甲狀腺次全切除手術的麻醉選擇.臨床麻醉學雜志,2002,18(2):98-99.
[3] 來偉,丁國友,王信磊,等.不同麻醉方法用于甲狀腺手術的比較觀察.東南國防醫藥,2005,7(3):197-198.
[4] 村少芬,李義賢,李喜榮,等.頸淺叢神經阻滯用于甲狀腺手術的臨床觀察.現代腫瘤醫學,2004,12(6):560.
[5] 王鵬宇.頸叢阻滯不適合于甲狀腺手術.臨床麻醉學雜志,1998,14(3):194.
[6] Maltby JR,Beriault MT,Watson NC,et al.LMA-classic and LMAProSealare effective altenatives to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for gynecologiclaparoscopy.Can J Anaesth,2003,50:71-77.
[7] Choyce A,Avidan MS,Harvey A,et al.The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insertion of the 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 airway.Anaesthesia,2002,57:330-333.
[8] 吳再德.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39.
[9] 黃敏,溫力生,閆志兵.喉罩通氣在甲狀腺切除手術中的應用.當代醫學,2012,18(1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