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紅 鄭忠寶 (哈密紅星醫院超聲科,新疆 哈密 839000)
在目前的胃癌影像學診斷中,內鏡及X線鋇劑造影是最為普遍的成熟技術,其準確性得到廣泛的認可。但內鏡及X線鋇餐對胃癌浸潤導致胃壁層次破壞,以及漿膜外浸潤癌腫的診斷卻存在諸多局限。隨著近年超聲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在消化道空腔臟器的診斷中也越發體現出其優勢并得到了廣泛的認可〔2~4〕。超聲診斷能夠有效彌補胃鏡診斷的局限性,對于術前診斷分期、治療術式的選擇及預后評估都具有一定的價值〔5~7〕。本文探究空腹條件超聲檢查的臨床應用價值。
1.1 臨床資料 52例研究對象來自本院2009年3月至2012年4月住院手術的老年胃癌病患,全部病例同時經空腹條件下體表超聲及胃鏡檢查確診,男33例,女19例,平均年齡66.3歲(60~79歲)。病程<3個月12例,3~6個月33例,6個月~1年6例,超過1年1例。術后均進行病理檢查。
1.2 儀器與方法 用Philips HD11及Philips IE33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5.0 MHz(凸陣探頭)及7.0~12.0 MHz(高頻線陣探頭)。研究對象均禁食禁水12 h,檢查前排便。患者取平臥位,進行以下切面的檢查:劍突下左肋緣斜切面、胃長軸劍突下橫切面、幽門十二指腸球部長軸切面以及右肋緣垂直切面。發現病變部位后,圖像記錄:①病變部位對胃壁層次結構的破壞深度,首先觀察中央部位繼而逐漸向浸潤邊緣移動觀察,止于正常胃壁;②通過探頭移動的距離判斷胃癌浸潤范圍;③觀察病變的形態及內部血流分布情況;④病變部位胃壁的厚度;⑤有無周圍浸潤及轉移。觀察結果與病理結果進行對照,誤差小于1.5 cm可判斷為結果一致。
1.3 病理分期 胃癌浸潤程度依據國際TNM分期標準分為Ⅰ~Ⅳ期,以術后病理為參照標準,分析術前經體表超聲檢查分期的準確性。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分別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及χ2檢驗。
在術前超聲診斷為胃癌的52例患者中,術后經病理確診為胃癌51例(98.07%),巨大胃竇部潰瘍1例。
2.1 超聲檢查對胃癌浸潤深度診斷的準確性 病理分期T1 3例、T2 13例、T3 21例、T4 14例,超聲檢查 T1 2例、T2 12例、T3 21例、T4 13例,T1~T4期超聲結果的符合率分別為66.67%、92.31%、100%、92.82%。而從超聲判斷的各期胃癌浸潤厚度結果分析,T1~T3期胃壁厚度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T1、T2、T3組與 T4組之間胃壁厚度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病變部位長軸長度組間比較僅T1及T2期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420),其余各組均差異明顯(均P<0.05)。見表1。
表1 各期超聲胃癌浸潤厚度與病變長軸長度(n=51,±s,cm)

表1 各期超聲胃癌浸潤厚度與病變長軸長度(n=51,±s,cm)
病理分期 n 胃壁厚度 長軸長度T1 3 1.09±0.22 3.07±0.41 T2 13 1.21±0.43 3.56±0.39 T3 21 1.46±0.76 5.72±0.82 T4 14 1.91±0.63 8.79±0.77
2.2 超聲檢查對胃癌定位診斷的準確性 在經病理確診的51例胃癌老年患者中,超聲定位診斷與手術病理一致性為92.16%,明顯高于胃鏡診斷一致率76.47%(P=0.029),但超聲對胃內具體部位病變的診斷與胃鏡無統計學差異(均P>0.05)。見表2。

表2 超聲及胃鏡檢查對胃癌定位診斷的準確性〔n=51,n(%)〕
2.3 超聲對胃癌侵犯周圍淋巴結及鄰近器官診斷的準確性 在經病理確診的51例胃癌老年患者中,出現胃周及腹膜后淋巴結轉移15例(29.41%),出現肝臟、脾臟、橫結腸、十二指腸及胰腺轉移的12例(23.53%),其中肝轉移3例,脾臟轉移1例,橫結腸轉移1例,十二指腸轉移4例,胰腺轉移3例。超聲發現胃周淋巴結轉移11例,符合率73.00%;肝轉移2例,符合率66.7%;十二指腸轉移3例,符合率75%;胰腺轉移1例,符合率33.33%,未發現脾臟及橫結腸轉移。
內鏡活檢及X線鋇餐造影是現今運用的診斷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這兩種檢查方法只能觀察到黏膜層的病變,對于不同胃壁層次中的變化、病變浸潤的深度、漿膜層以外情況的觀察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飛速發展的超聲技術正是解決這些局限的新方法,方便快捷的經體表空腹超聲,聯合超聲造影劑及超聲內鏡等技術都能夠為診斷、術前分期、術式的選擇及預后評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8~10〕。
本文中超聲檢查對胃癌浸潤深度診斷結果與術后病理結果的平均一致性為94.12%。趙靜〔5〕等同樣采取該方法對41例患者進行診斷,達到了95.12%的準確率,而馬懿〔10〕等運用體表超聲對胃癌患者進行TNM分期,結果的準確性同樣令人信服。故而我們可以認為空腹體表超聲對于胃癌診斷的確有其難以取代的價值。胃癌病灶周圍的黏膜炎癥水腫等都會降低黏膜下層回聲,使之與病變及黏膜下肌層難以從聲像圖上進行鑒別,且體表超聲分辨率較低,使癌灶、炎癥黏膜及肌層難以辨別清楚造成早期胃癌誤診。而進展期腫瘤同時伴有潰瘍時可見腫瘤表面回聲增粗增強,潰瘍的纖維化、瘢痕形成會造成超聲對于各層次胃壁的觀察不清,從而錯下過深的分期診斷,在檢查中對強回聲帶連續性的觀察就變得尤為重要??紤]到胃壁炎癥水腫的影響,空腹經體表超聲對于浸潤深度判斷的準確性仍遜于內鏡超聲。
本研究認為雖然胃壁厚度及病變長軸長度隨著癌灶浸潤深度的加深而增大,但是依然不可以將前兩者作為推斷胃癌分期的唯一標準。
在超聲對胃癌侵犯周圍淋巴結及鄰近器官診斷的準確性分析中,發現對于胃周淋巴結,肝臟及十二指腸的轉移檢出率較高,而脾臟、橫結腸及胰腺的檢出率則不盡如人意。病灶轉移對于手術術式選擇及是否進行手術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十分重要的超聲觀察項目。正常胃周淋巴結在超聲圖像中無法觀察,而受累淋巴結的聲像圖中顯示為大小不一的圓形及類圓形低回聲,界清,當發生多個腫大淋巴結融合時,表現為邊界不清的不規則低回聲團塊〔11〕。而受累臟器的聲像圖表現為胃壁漿膜層連續性中斷,腫瘤與周圍臟器粘連不清〔12〕。本研究中脾臟、橫結腸及胰腺受累的病例較少,導致了其檢查率的可靠性降低,故檢查結果與病理的一致性并不完全可信。
綜上所述,可以將空腹超聲作為一項篩查的方法,同時也能夠為老年人胃癌診斷、治療術式選擇及預后評價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1 趙 林,白春梅,陳書長.老年胃癌的治療策略〔J〕.癌癥進展,2010;8(5):476-9.
2 Shi H,Yu XH,Guo XZ,et al.Double contrast-enhanced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for evaluation of gastric lesion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31):4136-44.
3 Czakó L,Szepes Z,Szepes A.Diagnostic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Orv Hetil,2012;153(3):93-101.
4 Furukawa K,Miyahara R,Itoh A,et al.Diagnosis of the invasion depth of gastric cancer using MDCT with virtual gastroscopy:comparison with staging with endoscopic ultrasound〔J〕.AJR Am J Roentgenol,2011;197(4):867-75.
5 趙 靜,毛樹彪,林 蔚,等.超聲在老年人空腹時診斷胃癌的應用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2;28(4):370-3.
6 Edge SB,Compton CC,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The 7th edition of the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and the future of TNM〔J〕.Ann Surg Oncol,2010;17(6);1471-74.
7 王會寶,劉百靈.自然或空腹狀態下胃的顯示方法及其常見病變的超聲表現〔J〕.中國現代醫生,2010;(11):72-3.
8 Uno K,Iijima K,Koike T,et,al.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combined with 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on gastric fundal varices〔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12;22(4):e226-9.
9 Yoshinaga S,Oda I,Nonaka S,et al.Endoscopic ultrasound using ultrasound probes for the diagnosis of early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s〔J〕.World J Gastrointest Endosc,2012;4(6):218-26.
10 馬 懿,盧 漫,蔡志清,等.應用胃充盈超聲檢查對胃癌術前TNM分期的臨床研究〔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2;9(4):63-6.
11 李世巖,黃品同,徐海珊,等.超聲雙重造影評價胃癌淋巴結轉移的應用價值.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J〕,2010;19(6):498-502.
12 潘志剛,蘇東星,肖 晨,等.超聲內鏡在胃癌分期和淋巴結轉移中的應用價值〔J〕.廣西醫學,2011;33(4):4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