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先盛 丁 汀 吳明東 (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4)
結核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感染性疾病,早期、準確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對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改善患者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抗結核藥物的廣泛應用,患者用藥過程的不合理,一線及二線抗結核藥物的耐藥率逐年升高〔1〕。本研究擬分析結核分枝桿菌對一線和二線藥物的獲得性耐藥情況。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患者402例,其中男252例,女150例,年齡23~67〔平均(42.7±18.8)〕歲。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確診。伴有血液系統疾患、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精神系統疾病的患者不在納入范圍中。
1.2 分組 選擇初治病例(指初診病例及接受抗結核治療<1個月的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病例)為觀察組,復治病例(指接受抗結核治療>1個月的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病例)為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3 研究方法 菌株來源均為患者痰液,經液體培養(BACTIEC MGIT960快速培養)、染色處理后進行菌型鑒定和藥敏實驗,經對硝基苯甲酸(PNB)鑒定均為結核分枝桿菌。實驗過程中,涂片、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操作方法嚴格按照《結核病診斷細菌學檢驗規程》進行。藥敏試驗試劑由Sigma公司提供,包括利福平(RFP)、異煙肼(INH)、鏈霉素(SM)、乙胺丁醇(EMB)、阿米卡星(AN)、力克肺疾(DP)及丙硫異煙胺(TH1321)。每批次藥敏試驗均用結核分枝桿菌標準菌株H37Rv作為對照,以考核結果的可靠性。判斷耐藥標準:含藥培養基上菌落數/對照培養基上菌落數≥1。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行χ2檢驗。
2.1 402株結核分枝桿菌耐藥情況分析 觀察組患者中,抗結核藥物耐藥率較高的有SM、RFP和INH,AN比例最低。對照組患者中,抗結核藥物耐藥率較高的有RFP、INH和SM,AN比例最低。對照組患者對 RFP、INH、SM、EMB、AN、DP 及 TH1321的耐藥性顯著高于觀察組(P<0.01)。見表1。

表1 402株結核分枝桿菌耐藥情況分析〔n(%)〕
2.2 402株結核分枝桿菌多重耐藥情況 觀察組患者中,含HR耐藥人數9例(2.6%),對照組8例(15.7%),兩組間有統計學差異(P<0.01)。觀察組患者中,其他形式耐藥(≥2種)人數14例(3.9%),對照組6例(11.8%),兩組間有統計學差異(P<0.05)。
結核是臨床工作中常見的特異性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是其致病菌,可以累及呼吸系統、骨骼肌肉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及神經系統,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感染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它可以通過空氣飛沫、直接接觸、血液體液等多種途徑傳播,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合理的藥物選擇有利于殺滅結核分枝桿菌,改善患者預后〔3〕。臨床工作中,常用的抗結核藥物有 RFP、INH、SM 及 EMB。研究顯示〔4〕,2000~2004年間我國結核病耐藥率平均約為21.8%,多重耐藥率為9.7%,初始耐藥中以SM耐藥率最高,然后依次為RFP和INH。本研究結果與以往研究相似〔5,6〕。可能與 RFP、INH、SM及EMB為化療方案常見組成,部分患者用藥劑量及用藥時間不規律,治療療程不足等原因有關。經過二次或二次以上化療的患者對上述多種抗結核藥物具有較高的耐藥性,為獲得性耐藥。與以往結果相似〔7〕,多重耐藥以RFP、INH耐藥為主,其他類型的多重耐藥比例較低。兩組患者中,EMB、AN及TH1321的耐藥率均較低,具有較高的敏感性。研究顯示〔8,9〕,廣泛耐藥中以HR耐藥,同時對氟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比例最高,全面耐藥包括RFP、INH、SM及EMB在內的所有一線抗結核藥物及多種二線抗結核藥物(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等)。結核分枝桿菌耐藥的機制可能與某些基因突變有關,有學者已經分離出與SM耐藥相關的基因〔10〕。綜上,結核分枝桿菌對多種藥物具有不同的耐藥性,應該做好藥敏試驗,合理應用抗結核藥物。
1 陸 曄,林成招,胡 衡,等.結核分枝桿菌異煙肼耐藥株和敏感株亞細胞蛋白質組差異研究〔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11;31(8):713-7.
2 王盛蘭,陳 玲,張建勇,等.結核分枝桿菌廣泛耐藥株與耐多藥株菌體蛋白質組學比較研究〔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1;27(9):820-4.
3 劉一典,唐神結,張 青,等.上海地區結核分枝桿菌分離株對一線和二線抗結核藥物的耐藥性分析〔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1;29(9):544-8.
4 賈平平,余利巖,岑 山.抗結核一線藥物及結核分枝桿菌的耐藥分子機制〔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1;36(7):487-91.
5 劉家云,徐修禮,孫惠平,等.耐藥結核分枝桿菌基因突變分析〔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0;33(7):594-8.
6 趙玉玲,楊洪毅,馬曉光,等.河南省多藥耐藥結核分枝桿菌對二線抗結核藥物的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9):4135-7.
7 郭 穎,許欽龍.110株結核分枝桿菌二線藥敏結果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8):1279-80.
8 黃 健,程 曦,班立麗,等.2002年下半年至2008年我院細菌檢出和耐藥情況分析〔J〕.中國藥業,2011;20(7):6-8.
9 胡族瓊,蔡杏珊,羅春明,等.利福霉素耐藥結核分枝桿菌rpoB突變與利福布丁耐藥水平的關系〔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1;10(6):401-4.
10 溫子祿,沈建國,張朝寶,等.武漢地區結核分枝桿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耐藥分離株rpsL和rrs基因特征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1(11):1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