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喆
冠心病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心臟疾病,如果患者伴有左心功能不全,則會導致患者的死亡率明顯增加。而冠心病患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必須對患者進行早期有效的治療。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是目前治療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最有效方法,可以快速的對患者的閉塞血管進行再通,恢復患者的心功能[1]。筆者采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7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75例病例均為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的診斷標準,并伴有左心功能不全,心功能均為Ⅰ~Ⅲ級。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35~80歲,平均年齡(57.68±10.58)歲;其中34例患者伴有高血壓,24例患者伴有糖尿病,39例患者伴有高血脂。
1.2 排除標準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排除心功能Ⅳ級的患者;排除慢性房顫的患者;排除冠狀動脈搭橋術后的患者;排除不愿參加此項研究的患者。
表1 患者介入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情況(±s)

表1 患者介入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情況(±s)
指標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1周 治療后3月 治療后6月.23 LVEDVI(ml/m2) 75 83.78±12.45 83.54±11.56 68.57±15.24 64.95±14.35 LVESVI(ml/m2) 75 51.26±14.52 51.31±12.05 37.54±16.25 32.59±12.05 E(v/m·s) 75 0.59±0.21 0.59±0.33 0.58±0.18 0.63±0.21 A(v/m·s) 75 0.73±0.18 0.68±0.21 0.72±0.21 0.73±0.24 E/A 75 0.87±0.52 0.91±0.21 0.86±0.25 0.87±0.31 Sa(v/m·s) 75 0.09±0.01 0.10±0.02 0.10±0.02 0.11±0.02 Ea(v/m·s) 75 0.11±0.04 0.10±0.03 0.11±0.03 0.10±0.01 Aa(v/m·s) 75 0.12±0.05 0.11±0.03 0.11±0.04 0.12±0.04 Ea/Aa 75 0.82±0.07 0.84±0.04 0.94±0.06 1.05±0.07 LVEF 75 0.41±0.09 0.41±0.05 0.47±0.62 0.51±0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給予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前給予患者口服300 mg阿司匹林和300 mg氯吡格雷,同時給予患者皮下注射5000U肝素,并在介入治療前再次給予患者5000U肝素治療,在介入治療時,時間每超過1 h,追加使用1000U肝素。根據患者的動脈情況選擇橈動脈或者股動脈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治療完成后,均給予阿司匹林0.3 g/d和氯吡格雷75 mg/d持續口服治療。
1.4 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3月、6月的左心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容積指數(LVEDVI)、左心室收縮末容量指數(LVESVI)、二尖瓣血流頻譜(E、A、E/A)、二尖瓣環心肌收縮速率(Sa、Ea、Aa、Ea/Aa)。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數據資料用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功能 患者介入治療后一周的心功能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介入治療后3個月和治療后6個月的心功能明顯優于治療前(P<0.05,見表1)。
2.2 并發癥 介入治療后,所有患者支架均置入成功,其中經股動脈進行介入治療的患者有3例發生出血,經橈動脈介入治療的患者無出血發生。
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是臨床上死亡率比較高的疾病,盡早的恢復患者的心肌血液灌注,是治療關鍵。急診介入治療可以有效的解除冠狀動脈的阻塞情況,從而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進患者的心功能恢復,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預后[2]。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肌損傷主要為缺血性損傷,包括冠狀動脈狹窄以及閉塞,可以導致患者的左室功能發生損傷,從而導致患者的死亡率升高。單純的藥物治療雖然可以延緩患者的左心室結構的重構,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抑制病情的發展,因此,只能緩解患者的病情的發展,而不能達到有效治療的目的。而介入治療技術的發展,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提供了有效的治療方法。早期的介入治療,由于抗血小板藥物的效果不佳,患者術后易發生再閉塞,因此介入治療的應用受到了嚴重的限制。隨著抗血小板藥物的發展,術前、術中、術后肝素和氯吡格雷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效果。介入治療可以快速的使患者的閉塞血管再通,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率[3]。本組研究中,患者介入治療后一周的心功能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介入治療后3個月和治療后6個月的心功能明顯優于治療前。
綜上所述,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可以有效的恢復患者的心功能,值得臨床推廣。
[1] 雷斌,李方,安家晨,等.高齡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學創新,2011,08(22):138-140.
[2] 李丹,林海龍,顧宇,等.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航空航天醫藥,2010,21(09):1571-1573.
[3] 趙玉英,汝磊生,李俊峽,等.超聲心動圖評價PCI對并發左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響.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06,27(04):28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