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瑗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近幾年來,結核病流行高峰逐漸轉移至老年,同時青少年肺結核發病率也有升高趨勢。對比兩類人群的臨床特征并且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對于提高肺結核的治愈率有很大幫助。
選擇2008~2012年在我院住院,按診斷標準[1]確診為肺結核,年齡在60歲以上的356例患者作為老年組。隨機抽取同期住院的年齡14~39歲的269例患者作為青年對照組。兩組患者按照早期、規律、定量、聯用、全程化療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以保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完成規定的療程。兩組患者的計數資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年齡與性別 老年組356例肺結核患者中,60~69歲組占全部老年組的68.58%,70~79歲組占24.84%,80歲以上者僅占6.58%;男性249例,占70.02%,女性107例,占29.98%,可見老年組男性患者明顯高于女性,符合朱爾梅[2]的大多老年肺結核病報道情況。青年組269例肺結核患者中,14~18歲組占全部青年組的 55.79%,19~30歲占32.91%,30歲以上占11.3%;男性153例,占56.78%,女性116例,占43.22%。
2.2 病程 表1可見老年肺結核病程長,造成傳播機會多,應該注意有關癥狀,比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盜汗等,2周以上的患者考慮肺結核之可能[3],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傳染源擴散。

表1 病程的比較(%)
2.3 臨床特征

表2 臨床癥狀比較(%)
表2可見老年組主要以咳嗽、咳痰、乏力、呼吸困難、食欲不振為主,青年組則相對較輕,除了咳嗽、咳痰外,多伴有盜汗,為我們采取相應的護理提供參考。
2.4 合并癥 老年組中有212例伴有各種并發癥與合并癥,主要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肺炎、肺腫瘤與其他。青年組只有23例伴有各種并發癥與合并癥,主要是肺炎,支氣管炎。
3.1 心理護理 老年患者中有296例出現緊張、恐懼、害怕、疑慮、抑郁、悲觀、絕望等,老年人的消極心理會使其抗拒藥物治療,給治療及康復帶來嚴重影響,采取心理評估細致觀察,通過和患者及家屬交談,也可通過心理問卷調查形式,從中收集其心理變化信息。要盡量滿足老年肺結核患者的各種心理以及生理需要。而青少年患者多表現為擔心影響學習及在同齡人之間的形象,表現為自我封閉、少言寡語。護士應穩定患者情緒,創造舒適的治療休養環境,科普宣教并配合飲食治療,消除顧慮。
3.2 一般護理 病室經常開窗通風,冬季防寒保暖,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紫外線消毒1~2次/d,30~60 min/次。痰液要吐入帶有杯蓋的含有效氯1000 mg/L的痰杯中,由病區護理員進行集中處理。老年人須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對生活不能自理者護士協助患者做好生活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協助定時翻身,防止壓瘡形成。
3.3 用藥的護理 由于生理器官、各系統功能對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能力的不同,以及患者的年齡、體質、體重、循環狀況、肝腎功能等情況合理調整用藥。規律用藥,不可過早停藥,并隨時觀察藥物的毒副作用。
3.4 對癥護理 高熱時及時降溫,低熱盜汗者,保持衣被及床單位干燥、清潔,予以及時更換。咳嗽咳痰的患者,根據醫囑告知患者正確服用止咳化痰藥。必要時吸氧,咯血者注意觀察患者的神志,準確記錄咯血的量、速度、性質、次數,并觀察止血藥物的效果和不良反應。
3.5 飲食護理 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較差、牙齒脫落、加上抗癆藥的毒性反應,患者的食欲會降低。鼓勵患者多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颊叽罂┭獣r應禁食,咯血停止后給予溫軟飲食。青少年往往挑食、飲食不規律,向其講解營養的重要性以增強抵抗力。
3.6 合并癥的護理 有合并癥時要控制感染,止咳、平喘、祛痰治療,并教會患者腹式呼吸、縮唇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并發心血管病患者避免過度興奮,忌飲酒,避免寒冷刺激,防止發生腦血管意外。
老年肺結核逐年增多,主要是老年人體質弱,免疫功能差[4],容易并發各種疾??;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生活空間密閉,學習任務重,身體正處于快速發育時期,各種營養需求量大,如果營養缺乏,加之不健康生活方式,造成抵抗力下降,護士要讓患者及家屬正確對待結核病,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促進患者康復,提高肺結核患者的生活質量。
[1] 肖東樓,趙明剛,王宇.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25-27.
[2] 朱爾梅,蔣均泉,蔡劍,等.老年肺結核797例的研究.中華結核和呼吸系統疾病雜志,1979,2(3):142-145.
[3] 亞碧涯.老年肺結核 .臨床內科學雜志,1992,9(1):2.
[4] 李冀文.115例老年肺結核免疫功能觀察.中華結核和呼吸系統疾病雜志,1984,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