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紀澤
(定西市衛生學校,甘肅 定西 743000)
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中的核心環節。在英語語言的三大要素(語音、語法、詞匯)中,詞匯最為重要。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離開詞匯,語言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語言學家Wilkins 曾說:“沒有語法,人們能表達的事物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卻無法表達任何事物。”[1]由此可見,詞匯學習對學生提高英語能力的重要意義。對大多數中職生來說,英語學習中遇到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詞匯學習[2]。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最大的困難在于如何學習和掌握詞匯[3];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而詞匯學習中突出的問題是:記不住,容易忘,不會用[4]。
詞匯不足是大多數中職生學習英語的“瓶頸”。詞匯是他們英語學習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解決了詞匯問題,才能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提高英語學習效率,而詞匯學習策略的使用對英語成績的提高有顯著作用[5]。為此,筆者對中職生學習英語詞匯時所用的策略進行調查分析,以幫助中職生更有效地掌握英語詞匯。
本次調查的目的是了解中職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及存在問題,為教師改進教學及進行詞匯學習策略培訓作參考。在廣泛的學情調查基礎上,設計和制訂科學的解決方案,幫助學生靈活選用策略,提高其詞匯學習的策略意識和能力。
隨機抽取我校2011級藥劑、檢驗、康復、護理專業4個班206名學生(男生84名,女生122名,年齡15~18歲)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06份,回收有效問卷206份,有效回收率100%。
調查使用“詞匯學習策略問卷”。該問卷題目的設計參考O’Malley[6]及Oxford[7]的詞匯學習策略分類方法。
使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得出平均值(M)和標準差(SD),以檢驗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使用情況。
對參加調查的4個班學生在同一時間進行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涉及4項元認知策略,9項認知策略,2項社會/情感策略。問卷計分采用Likert 5級計分制。平均值高于3 就表示相應學習策略使用頻率較高;反之,則較低。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我校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使用情況
從表1 可以看出,學生在詞匯學習過程中常采用多種策略來增強記憶。4項元認知策略中,只有“選擇性注意”較多被使用,“制訂計劃、自我監督和自我評估”較少被使用。而認知策略則被較多運用,其中,“詞形分析、猜測、重復記憶(死記硬背)”和“查詞典”4 種策略使用頻率較高。“聯系、記筆記、上下文及廣泛閱讀”策略的使用頻率較低,“分類”策略被運用最少。在社會/情感策略中,“尋求幫助”策略使用頻率較高,“與同學合作”策略使用頻率則較低。
調查數據表明:大多數中職生不能在宏觀上有效進行詞匯學習。除了有選擇地注意重點詞匯和經常出現的高頻詞匯外,很少制訂詞匯學習計劃,沒有明確的詞匯學習目標,也很少對自己在詞匯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優點及不足進行有效及時的自我評估。這是因為多數中職生將詞匯學習視為語言學習的一個組成部分,因而很少對詞匯學習本身進行宏觀把握。但是,他們也確實運用了一些認知策略來增強記憶。中職《英語》[8]課本專門設計了相應的詞匯練習來指導學生如何使用詞典、介紹構詞法知識和猜測技巧,所以學生能頻繁地使用自己熟悉的策略來促進詞匯學習;與此同時,由于平時缺乏教師關于詞匯學習策略方面的相應指導和訓練,他們很少使用其他不熟悉的詞匯學習策略。
與傳統觀念“單詞要死記硬背”相一致,學生普遍運用重復記憶(死記硬背)策略。然而,統計結果顯示出另一個問題:學生雖然普遍相信“單詞應該在上下文中學習”和“應該通過應用來學習詞匯”,但是他們真正學習單詞時卻很少運用“上下文”和“廣泛閱讀”策略。
在社會/情感策略中“尋求幫助”策略的平均值為3.243,說明中職生在詞匯學習遇到困難時,注重向教師、同學請教,這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逐漸增強有關。但合作策略的平均值僅為2.135,說明中職生只是偶爾和同學一起學習單詞。中職生不喜歡小組學習方式的原因是進入青春期后,性格變得比初中生更封閉,不愿參加小組學習。由于“獨立自主的需要”在中職生的需要結構中居重要地位,使他們更傾向于“單獨學習”的方式。
教師研究的問題應是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由于地區、學校以及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所以對學生進行詞匯策略培訓不可能照搬現成的培訓方案。必須從調查對象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中職生實際需求進行培訓,然后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改進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如通過本次調查發現,需加強對學生使用頻率低的詞匯學習策略教學。
在詞匯學習策略訓練過程中,單一的策略訓練效果往往不如多種策略綜合訓練效果好。要以培訓學生元認知策略為主,訓練其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為輔,既能提高學生計劃、調控和管理學習的能力,又有助于增強學生對詞匯學習策略的了解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詞匯教學中融入策略訓練,并對學生進行多種策略的綜合培訓。
詞匯學習策略的掌握與學生綜合能力相關度很大,所以學習策略培訓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師持續培訓才能使學生逐步擴大學習策略使用的范圍,并把有意識地使用詞匯學習策略的行為轉化為無意識的行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主動性是取得教學成功的內部因素。只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策略的自主性、積極性,保證學生積極投入,有意識地去學習并運用策略,不斷進行自我練習、自我監控,才能實現策略學習由外控到內控的轉化,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會學習。
[1]Wilkins 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2.
[2]吳霞,王薔.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學生詞匯學習策略[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1):53-57.
[3]汪榕培.英語詞匯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趙永杰.高中英語學習中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6(5):86-91.
[5]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6][6]O’Malley JM,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7]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8]武尊民.英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