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浩,黃穎潔,哈建利,余小艷
(1.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2.孝感市中心醫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實施雙語教學是適應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的需要,也是培養具有國際合作意識、國際交流與競爭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徑。進入21世紀后,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和經濟的全球化,護理人才與護理對象日趨國際化,國內涉外病房的建立,國外醫院的進入,國際學術交流,學科的發展與國際先進科技的接軌等[1]均要求護理教育加快雙語教學的進程。想成為國際化的高級護理人才,需要護士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一定的英語水平。我校護理學院近年來也開展了雙語教學,旨在將英語教學滲透到護理專業學習中,讓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在掌握護理知識的同時,提高英語水平,特別是專業英語和口語交流能力。筆者針對雙語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我院177名學生進行了調查。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與師資
我院2010、2011級全日制高職涉外護理專業學生177名,均為女生。在一至二年級分別實施人體形態、人體機能、護理技巧、CGFNS、醫學英語詞匯的雙語教學,由7名教師講授,其學歷構成:碩士2名,本科5名。
1.2 方法
發放自行設計的調查表,采用不記名、當場填寫、當場收回方式。調查內容:對開展雙語教學的認知,實施雙語教學的課程和課型,雙語教學教材形式,雙語教學形式,雙語教學方法,學生對雙語教學課件、作業和試題選擇、雙語教學學習效果。教材《人體形態》、《人體機能》、《護理技巧》用中文配英語課件,《CGFNS》、《醫學英語詞匯》選用英語配中文注釋。
2.1 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認知(見表1)
2.2 學生對雙語教學課程和課型的選擇(見表2)
2.3 雙語教學教材形式(見表3)
2.4 雙語教學形式(見表4)
2.5 學生對雙語教學方法的選擇(見表5)
2.6 學生對雙語教學課件、作業和試題的選擇(見表6)
2.7 雙語教學學習效果(見圖1)

表1 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認知調查

表2 學生對雙語教學課程和課型的選擇

表3 雙語教學教材形式調查

表4 雙語教學形式調查

表5 學生對雙語教學方法的選擇

表6 學生對雙語教學課件、作業和試題的選擇

雙語教學(Bilingual Education),英國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給出的定義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即在學校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在加拿大,雙語教育始于20世紀60年代,其雙語教學是指用英語和法語兩種語言進行教學;在美國,雙語教學多指用英語和西班牙語進行教學;在我國大陸,雙語一般指漢語和英語,主要是指用英語進行除語言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的教學;在中國香港,指“以英語為媒介的教育”(English-medium education)。
目前提倡的“雙語教學”是指非英語課程的教師用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以英文原版教學內容為依據進行學科教育的教學活動。教育雙方能在課堂上熟練運用漢、英兩門語言進行學科的教與學,熟練運用英語進行學科知識的討論與交流,無障礙地運用兩種思維方式進行學科思考和研究,用英文本色的思維方式調整、更新學科知識體系和結構,并使英語水平在這種思維方式的調整和學科知識的獲取中取得長足的進步。簡單地說,開展雙語教學,受教育者在以語言為載體獲取學科知識的過程中,能強化英語應用能力。
雙語教學的實施有很多類型,其中早期有3種模式:(1)沉浸式(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即在學校使用一種與學生母語不同的語言進行教學。(2)保持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即學生進入學校時用母語教學,然后逐漸使用第二種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教學,而其他學科仍使用其母語教學。(3)過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即學生進入學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語教學,然后逐步轉變為只使用第二語言進行教學。
對177名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實施雙語教學后的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由表1可知,81.4%的學生認為高職院校適合實施雙語教學,說明學生對雙語教學持肯定態度;且大多數學生認為對提高相關課程的學習興趣和英語能力有一定幫助。說明通過雙語教學不僅使學生了解到東西方護理理念的異同,掌握了護理專業相關知識,還營造了英語學習氛圍,延長了英語學習時間,有利于學生英語級別考試和高級別醫院的錄用。
由表2可知,44.1%的學生選擇專業基礎課作為雙語教學課程,選擇專業課的33.9%,選擇文化課的占22.0%。說明醫學基礎課程本身知識內容較專業課簡單,容易理解,便于雙語教學,且高職院校把專業課學習放在首要位置,文化課其次。課型選擇上差異不大,認為理論課或實踐課皆可進行雙語教學,只不過理論課側重于英語讀、寫,而實踐課的重點是英語聽、說。
由表3、表4可知,使用英中結合的教學形式和教材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認可。
由表5可知,60.5%的學生希望采用講授法教學,說明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
由表6可知,學生認為教學課件應以英語為主,作業中英或英中皆可,考試應以中文為主、英語為輔。說明學生既想很好地利用雙語教學機會學習相關知識和提高專業英語水平,又怕在測試過程中達不到學校要求,也表明了學生更愿意在較寬松的環境下優先使用英語。
由圖1可知,從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到課后復習,學生對雙語教學課程內容(主要是英語部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個過程,且呈逐步提高的態勢,收到了預期效果。
綜上所述,對我院護理專業學生可以選擇部分課程開展雙語教學,但要不斷提高教師的英語聽、說水平和翻譯能力;選用合適的雙語教材;按照雙語教學課程建設的不同階段和層次,實施多樣化的授課方式[2,3];積極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采取具有靈活性和操作性的雙語教學管理模式。
雙語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學生、教師、教學管理等諸多要素。總體上要以學生專業知識與英語能力的提高為教學目標,只有協調好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才能保證雙語教學效果最優化的實現[4,5]。通過雙語教學,我們充分認識到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護理專業要求,學生的特點和知識能力,教師英語綜合能力和專業水平,探索并制定適合自身的雙語教學模式和方法,以推進護理專業雙語教學的開展。
[1]李春卉,李麗朝,馬春艷.護理專業雙語教學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3,18(10):789.
[2]吳平.五年來的雙語教學研究綜述[J].中國大學教育,2007(1):37-45.
[3]周惠霞,武春江.關于高校雙語教學模式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2008(1):118-120.
[4]劉俊霞,張文雪,彭晶.關于深化高校雙語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3):77-80.
[5]張同利.加強高校雙語教學的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7(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