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雨
子宮切除術是治療產科急性子宮出血的有效治療措施[1],能夠有效的控制大出血的發生來挽救孕產婦的生命,一般應用于產婦出血嚴重,經保守治療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而產后出血是指在分娩過程中出血量超過500 ml,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2]。回顧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人民醫院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由于產后出血而切除子宮的38例患者進行臨床分析,主要探討導致產科子宮切除的危險因素、處理方法以及患者的預后,從而更好地預防和治療產后出血避免子宮切除?,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來自本院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住院分娩的孕產婦共16845例,其中剖宮產患者9367例,陰道分娩患者7287例,而應用產鉗助產患者191例。因產科因素導致子宮切除術患者38例,其中年齡最大46歲,最小22歲,平均年齡為34歲。初產婦患者12例,而經產婦患者26例,有人工流產史患者32例,剖宮產史患者6例,孕周在37~42周,平均為39.5周。經陰道分娩子宮切除患者18例,而經剖宮產術子宮切除患者20例。
1.2 診斷標準 危險因素產后出血,胎盤粘連或者植入,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子宮收縮乏力,子宮破裂,羊水栓塞的診斷標準參照樂杰主編的第七版《婦產科學》[3]。
1.3 治療方法 38例患者均進行子宮按摩、宮縮劑進行注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以及應用止血劑等防止子宮出血的方法進行積極處理,也有患者應用宮腔凝血酶紗布條進行宮內填塞壓迫止血等方法[4],應用這些方法后,仍然無法控制子宮出血,危及孕產婦及胎兒生命健康的情況下,行子宮全切術或者是子宮次全切術,術后常規給予抗感染以及及時補血和補液進行治療。
2.1 發生率 在住院分娩的孕產婦共16845例中,由于不同產科因素的原因導致子宮切除術患者有38例,其發生率為0.226%。
2.2 危險因素 由于產科因素導致子宮切除的38例患者中,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是子宮破裂引起的子宮大量出血,其次是胎盤因素,然后是子宮收縮乏力導致的,出現這些情況有必要進行手術切除子宮進行治療。見表1。

表1 產科因素導致子宮切除的危險因素
2.3 子宮切除數 35例行次全子宮切除術,3例行全子宮切除術。住院分娩的孕產婦共16845例,其中剖宮產患者9367例,行子宮切除患者25例,占分娩總數0.148%,陰道分娩患者7287例,行子宮切除患者11例,占分娩總數0.065%,而應用產鉗助產患者191例,行子宮切除患者2例,占分娩總數的0.012%。
2.4 治療結果 在38例子宮切除的患者中,術前都給予支持治療,手術過程中以及手術過程后都給予輸血和輸液療法,抗生素常規進行預防感染治療。在38例患者中,孕婦胎兒無一死亡。
子宮切除術是一種能夠有效地控制產科因素導致的大出血、搶救孕產婦和胎兒生命的一項重要措施和手段。即是控制出血、保全孕婦以胎兒生命的最后手段[5]。但對產婦恢復后的身體反映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導致產科急癥行子宮切除術原因的主要方面為胎盤因素:本院產科因素行子宮切除發生率為0.226%,產科急癥導致子宮切除的主要手術指征是胎盤因素,共14例,與其他因素相比較其發生率很高。患者中既往都有過不同程度的手術史,如人工流產史,引產史以及剖宮產史。人工流產、中期引產、清宮術及剖宮產術可出現子宮內膜損傷,導致子宮內膜增長不良,若出現懷孕會容易出現前置胎盤、胎盤粘連、胎盤植入,進而增加產后出血量,造成失血性休克,為了防止出血的繼續發生,保全患者的生命,進行切除子宮;其次是子宮收縮乏力,體重>4000 g的巨大兒或者是雙胎導致子宮張力增加,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張,子宮肌壁被破壞,出現子宮收縮乏力,進而產后出血增多,出現失血性休克,進行子宮切除;再次是子宮破裂,分娩、流產、刮宮的次數越多,越容易造成子宮肌壁損傷,彈性降低,進而發生子宮破裂,可以產生失血性休克,所以要切除子宮。
在產科因素導致子宮切除術的方法很多[6],主要包括全子宮切除術和子宮次全切除術,我們一般推薦子宮次全切除術,因為該手術方式簡單易行、操作方便、手術過程中出血較少,且該術式一部分子宮組織被保留,符合孕產婦的生理需求,比較人性化[7]。在本文的研究中,35例行子宮次全切除術,占92.1%,3例行全子宮切除術,占7.89%。
子宮在婦女的生理和心理上有特定功能的作用,特別是對未產孕婦切除子宮要謹慎行事,且在妊娠時期,盆腔充血較多,子宮切除的難度被增加,損傷周圍器官和容易出血,雖然子宮切除能夠有效的防止大出血,挽救產婦生命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應掌握行子宮切除術的手術指征。子宮切除的患者喪失生育能力,同時卵巢排卵和其他激素的活性也被改變,給未產婦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孕婦帶來極大的痛苦和影響生活質量。需盡最大可能的保留患者的生育機能。根據對本院38例患者進行回顧分析,總結以下幾種預防措施:嚴格控制手術導致的并發癥,密切觀察產程情況,正確掌握剖宮產指征,均可有效的降低剖宮產率,降低產科子宮切除術的發生;加強避孕措施,減少宮腔操作可有效的減少子宮切除術的發生,加強產前檢查和孕期檢查,積極發現問題,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避免出血的發生。
[1] 高慶亞,沈崇榮,產科因素導致子宮切除臨床分析,河北醫藥,2010,32(15):2041-2042.
[2] 康定卿,產科急癥子宮切除9例臨床分析,亞太傳統醫藥,2011,7(3):106-107.
[3] 樂杰.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05-208.
[4] 宋澍,產科急癥子宮切除術的臨床分析,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6):102.
[5] 陳素君,產科子宮切除術的臨床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3,11(5):143-144.
[6] 孫愛缺,劉靜喬,柴靜,產科因素子宮切除臨床分析,河北醫藥,2010,32(16):2252-2253.
[7] 付玉.飲食控制孕期體重對妊娠結局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2):4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