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媛麗 張琎
消防產品以及消防器材是指專門用于火災預防、滅火救援和火災防護、避難、逃生的產品。其中,用于火災預防的主要是指煙氣探測報警裝置、自動噴淋裝置等,用于滅火救援的消防產品主要是消防水帶、水槍、接口,滅火器等,而逃生錘,救生服,應急燈具等產品則是用于火災防護、避難和逃生。依據由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聯合發布的《消防產品監督管理規定》(公安部122令),目前我國對于消防產品由以上三個部門分段管理,各司其職。其中,質監部門負責生產領域,工商部門負責流通領域,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工程使用領域。
消防產品意義重大。它的質量優劣,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目前我國大部分消防產品采取了強制性認證制度,但仍有一些不法商家銷售未經批準或者以次充好的產品,嚴重影響了人民財產安全的保障性。因此,為了更好的整頓和維護消防產品這一龐大的市場,仍需質監、工商和公安消防三部門加大監督抽查力度。
近兩年,工商部門組織了兩次消防產品市場監督抽查,我單位全程配合。抽查范圍包括手提式干粉滅火器、有襯里消防水帶、消防水槍、消防接口以及消防應急燈具等常用消防產品;抽樣地點在市場銷售相關產品的企業門市部及倉庫;采取隨機抽樣方式,對所售樣品現場抽取,購買并封存。在兩年的抽查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也具有一定代表性,現以在某市抽查情況為例,就當前消防產品的市場監督抽查現狀進行分析與討論。
某市轄6區1縣,總面積約0.2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50萬人。全市從事消防產品銷售的企業(包括個體)共計11家,抽取樣品19組。
一、消防產品的銷售對象有局限性
消防產品雖然對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成為很常見的配套保障設施,但是,消防產品畢竟還沒有走入尋常人家。目前在我國,消防產品的使用范圍基本包括新建廠房、住宅、超市、商場等人員較為密集的建筑和建筑群以及需要加強防火措施的地方。消防產品的主要購買對象也多為建造商或者消防工程公司。普通百姓可能對消防產品的重要性還認識不夠,對某些常見消防產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也不夠了解,更不用說自己購買消防產品并且用于個人使用。就目前而言,個人購買最多的消防產品可能就是小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以用于私家車防火。
消防產品與普通百姓的距離也就造成了它的市場局限性,首先,它的客戶群體范圍比較狹隘,幾乎僅限于相關消防工程建設單位;其次,它的銷售渠道也比較單一;第三,它不是常用必需品,它的需求量僅與在建工程的多少息息相關,而并不受普通百姓的喜好的影響。這樣一來,就必然造成一個地區內消防產品銷售企業數量相對不會過多。既然企業數量不多,所能抽查的范圍也就小了,也會給市場抽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二、經銷商對監督抽查認識不足
在市場上抽樣,所抽查的商戶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對抽查非常歡迎,這些商戶正好也想趁著這樣的機會對自己銷售的商品的質量有個直接的了解,因而對抽查非常的配合。但也存在某些商戶對抽查比較敏感,并不是很配合,這些商戶可能對所售商品的質量沒有信心,擔心因為抽查出不合格商品而受到處罰。另外還有極少數的商戶對抽樣有著天然的抵觸,自認為抽樣是針對他們的不利行動。
市場抽樣其實是市場監管部門為了整頓市場次序及日常監管、專項整治、案件查辦等工作需要,組織對銷售的相關產商品依法進行樣品抽取和實驗室檢驗,并對抽檢結果依法進行處理的活動,是監管部門針對某一種特定產品在市場上隨機挑選商戶進行抽查,不存在刻意針對的情況。其次,市場抽樣是進行購樣,檢測費用也是專項資金支出,不會給商家造成任何負擔。第三,即使所抽查的樣品被檢驗出不符合相關標準,商戶因此而受到處罰,他們完全可以溯源到廠家,追究廠家的責任來彌補損失。而在本次的抽樣過程中,不少的商戶還是不能理解,不愿配合,采取一些措施如“公章不在沒法開具發票”,“老板不在我們無法做主”等,以達到逃避本次抽查的目的。
以上是商戶對于市場抽樣存在著一種普遍的心理,而反映到消防產品上來,也還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看法,就是所有的消防產品只歸公安消防部門管理,工商和質監部門無權也沒有必要介入,因而商戶不愿配合市場抽查。這是一種狹隘的思想。正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國對于消防產品由以上三個部門分段管理,各司其職。其中,質監部門負責生產領域,工商部門負責流通領域,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工程使用領域。針對這些情況,需要抽樣人員在抽樣的同時必須做好義務的宣傳和講解,使抽查商戶能理解市場抽樣的重要性和必須性,而能積極主動的配合抽查行動。
三、銷售企業逐漸走向幕后,實體店逐步減少
由于消防產品的市場局限性,銷售的范圍比較狹隘,針對性比較單一,單一的消防器材銷售企業并不多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集消防工程施工、驗收與消防產品銷售于一體,相對而言,這樣的企業更側重于消防工程的施工方面,而消防產品的銷售只算是附帶的產業。對于某一建筑工程而言,一旦某企業接下前期的消防施工工程,也極有可能承擔該工程的消防產品的配置工作。對于這樣的企業,只需在其經營范圍內加上消防產品的銷售即可,而企業本身并不設立專門的消防產品銷售門面,一旦有需求,只需與產品生產廠家或者其他產品銷售企業聯系調貨即可。這樣一來,幾乎等于跳過了商品在市場上的待售環節。而這樣的“隱形”銷售企業在市場上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步上升,正是這樣的情況,一些銷售企業并無產品存貨,使無法抽樣,給市場抽檢消防產品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四、物流業的發達導致銷售商零庫存
市場上常見的消防產品大都體積不大,較容易運輸。同時,隨著現在物流業的迅速發展,貨物的運輸變的非常容易,省內及周邊地區發貨基本能朝發夕至。這就導致了消防器材的銷售企業無需大量庫存。一旦有客戶需求量較大,就可以與廠家聯系發貨,并直接送到客戶那里。銷售企業只需在門市部里放上少量實物作為展示即可,這樣企業還可以省下倉庫租賃費用以及貨物保管費用。而產品的抽樣按照相關標準和實施方案是需要一定的基數,一旦基數不夠,也是無法抽取。
綜上,在消防產品市場監督抽查行動中,主要存有以上幾種情況。其中除了銷售商戶的意識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使其慢慢改變以外,其余都是由于消防產品的特殊性所決定的,遵循著它獨有的市場規律,這些問題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表現的愈發突出。個人認為,消防產品的分段監管中,以消防部門的使用領域監督抽查最為重要,而從源頭抓起的生產領域的監管同樣不容忽視。消防產品的市場監管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但不應忽視。消防產品應需要三個部門聯合監管,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應能聯系到其它的環節。如若發現生產廠家存在質量問題,由質監部門處理后并及時通報,工商和消防部門應能及時在市場和工程使用領域發現并處理相應的產品。三個部門聯合監管,缺一不可。
消防產品關系重大,應引起所有人的重視。只有合格的消防產品,才能更好的預防和消滅火災隱患,維護生命和財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