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欣 唐潔茜 唐梅
【摘 要】城管執法是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需求,但由于體制機制的不健全,執法者隊伍良莠不齊,市民城市管理意識不強等方面原因,造成城管與執法相對人矛盾沖突不斷,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嚴重影響社會和諧。本文從城管執法現狀和問題出發,分析原因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城管;執法;問題;對策
一、城管執法的現狀
(一)城管及行政執法相關概念
城市管理,就是城市政府對城市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科技、教育、文化、衛生、治安等各個方面的管理,而“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便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是指在城市行政管理過程中,城市管理行政主體為履行行政管理職能,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行政相對人采取的具體影響權利義務,或者對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的行使和履行情況實施某種監督檢查的行為,其目的在于維護城市管理的秩序,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從而有力地推動城市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二)城管執法的現狀
我國現行的城管執法體制處于無行業主管部門狀態,全國各地城管執法機構屬于地方市、縣政府的執法機構,中央和省級政府無單獨城管執法主管部門。由于沒有主管部門,造成執法人員素質培訓、法律法規支持不足,出現管理真空,各地摸著石頭過河,加上執法相對人的是法律意識淡薄的弱勢群體,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事件。近年來,城管暴力執法、執法相對人暴力抗法事件不時見諸報端。湖北城管隊長被鋤頭猛砸后腦身亡;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高考生拍攝城管粗暴執法遭圍毆,受傷被迫棄考;陜西延安城管執法過程中踩男子頭部;廣州女攤販遭城管掐脖,女兒在旁大哭;廣州城管遭小販掐脖子,女小販猛抓其下體;湖南小販死亡事件等。社會輿論往往同情弱者,對城管無情指責越演越烈,城管也因工作職責變成討厭鬼。
二、城管執法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一)體制機制不健全
到目前為止全國還沒有一部關于城管執法的專門法規,城管執法沒有統一主管部門,原則上規定集中執法權的工作是由國務院法制辦來管,建設部來牽頭日常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城管涉及的法律數量眾多,而有些法律、法規、規章并不完善,要么缺乏可操作性,要么相互打架,罰則不一致,還有的只有禁止條款而沒有處罰條款,城管執法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明顯不足。城管執法主體不僅面臨著執法相對人的質疑,而且在與其他部門打交道的過程中也處于“弱勢地位”。
(二)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
伴隨社會各項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外來務工人員、下崗失業、無業人員不斷增多,由于他們所擁有的知識、技能、資金、資源等都很有限,加上沒有社會保障,缺少生活來源,為了養家糊口只能從事著一些最簡單的職業。由于國家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他們或缺少自主創業的項目與資金,或者沒有基本的社會保障,擺地攤便成了他們首選的職業。因此,小攤販在各城市的廣泛存在也就是必然的,但小攤販占道經營、亂擺亂賣行為又是違反城市管理規定。
(三)執法隊伍素質參差不齊
一是落后的城管執法觀念。城管執法還處于重打擊輕保護、重結果輕程序、重管理輕服務、重領導輕群眾、重處罰輕教育等“五重五輕”的落后觀念。二是部分執法人員素質較低、業務不精。城管隊伍存在在編人員與臨時工1:3的比例的現象,而眾多的協管員一般學歷不高、法律意識淡薄,造成執法隊伍良莠不齊。三是執法程序不規范。執法過程中,執法方式簡單化,粗暴化,導致公眾對城管執法存在質疑,增大了城管暴力執法發生的幾率。四是缺少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使得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被執法者任意使用, 部分執法者執法犯法、徇私舞弊、吃拿卡要、胡亂執法。
(四)執法環境不容樂觀
由于執法對象的特殊性,社會對城管執法的認識不一,城管執法環境不容樂觀。一是管理難度大,尤其是商販占道經營問題。城管執法隊伍人數與商販人數相差甚大,面對執法相對人維護自身不法利益的暴力抗法行為時,執法者往往難以維持正常秩序,甚至人身安全也面臨威脅。二是支持城市管理的氛圍還有待形成。由于部分市民法律意識淡薄、城市管理觀念不強加上對城管執法的誤解,在執法者在依法執行公務過程中,百姓抵觸城管執法的狀況時常發生。
三、對規范城管執法的幾點建議
(一)完善相關法律與制度建設,明確城管地位和職責
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必須伴隨著城市管理與執法的法治化發展。而法治化的城管執法必須解決三個城管執法核心問題:一是明確城管的主體資格,并實行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領導,嚴格依法行使相對集中的處罰權。二是采取全國統一立法和地方分散立法相結合的策略,推動城管的立法執法。三是從合法、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權,構建政府信息公開機制,完善問責機制等方面來使得城管行政執法在實體和程序上更具合法性和合理性。
(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拓寬弱勢群體就業路徑
小商販違法經營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就業崗位的缺乏和社會保障機制的滯后。政府機關應當從解決根源問題著手,以人為本,完善就業保障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機制:一是切實增加就業崗位和技能培訓,提高低學歷、低技能、大齡者的工作技術含金量,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二是提高社會保障力度,使低收入者、失業者、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生存權利得到切實保障。三是為弱勢群體打造專門的經營場所。政府的管理人員應優先考慮窮人和弱勢群體的利益,適度降低行業管理的門檻,建立公益性市場,實行分梯級管理,將為弱勢群體提供公共服務作為政績的重要標準來對待。
(三)加強城管執法隊伍建設,提升城管隊伍綜合素質
一是強化用人管理。嚴把進人關,嚴格按照工作人員錄用標準和程序向社會公開招考執法人員,特別是具備法律專業知識或公共管理知識的人員,以逐步提高城管執法隊伍整體素質。二是嚴格評議考核制度。不僅在執法機關內部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而且要建立健全社會考核制度,讓公民參與對執法者執法行為的監督,從而提高執法者的素質。三是加強教育與培訓。加強對執法者法律法規、執法程序、執法技能、技巧的培訓,要求執法者文明執法、嚴格執法、規范執法,積極摸索有效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四是建立合理的城管績效工資。績效工資的有效執行可以避免城管過于依賴罰沒款,減少執法過程中以罰代管現象,有利促進城市管理,減少老百姓對城管的不滿和怨言。
(四)加強宣傳、創新執法理念,營造良好執法環境
政府機關和執法者應當主動加大宣傳力度,特別是新聞媒體要積極給予配合和支持,讓老百姓充分認識違反城市管理規定的危害性,從而更好地遵守有關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通過社會各基層的共同努力,為城市管理工作創建一個良好的執法環境。執法者要轉變管理理念,要用服務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用謙誠的態度服務群眾,把親民、愛民、為民的觀念貫穿于執法始終,堅持以市民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基本目標,注重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執法與疏導相結合、管理與服務相結合,從而樹立城管為民服務的社會新形象。
參考文獻:
[1]詹國彬,陳露泉.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概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2-21.
[2]謝澤生.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困境與對策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2,26:191-192.
[3]周向陽.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制度的發展困境及解決對策 [J].行政論壇,2011,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