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卿
一、研究的背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指出:在英語課程實施中,幫助學生有效的使用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不僅有助于他們把握學習方向、運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在英語綜合性學習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顯得尤其重要。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但由于我市屬于西部農牧區,多民族聚集區,經濟文化滯后,外來人口和流動人口比例大,學生個體差異性大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的研究方面相對滯后。為此,開展有關英語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的研究顯得十分必要。我對我所在學校的初中生進行了調查,并對他們的英語成績進行了相關分析,希望從中能獲得一些啟示,對初中英語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使學生盡量能勤學有成,苦練有功,減少學習的盲目性。
二、研究的內容及方法
在研究內容方面,筆者主要從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即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進行了調查研究。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地域特點,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一)調查對象的確定和意義
調查對象是七年級9、10班的100名學生。在我校十個教學班中,這兩個班的英語成績在全年級中來說,9班在中下,而十班在前三中,所以,本次調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調查采取的方法
從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英語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的使用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
考慮到盡量確保調查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以便全面了解中學生所采用的英語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我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調查屬于定量研究,具有客觀、準確的特點。本次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問卷在參考《課標》的基礎上,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問卷采用四個選項,10個項目。這10個項目分別歸屬于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
(三)調查的問卷及統計
從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中可以得出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使用的總體情況:在認知策略中,有10.7%的學生能夠自覺地、堅持不懈地學習英語,其學習方法符合課標中學習策略的要求;有15.3%的學生沒有自主性,在學習英語中缺乏主動性,但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也是端正的,還是能不同程度的完成英語學習的任務;有38.3%的學生很少在英語學習中注意學習策略的使用,稀里糊涂地、機械地學習,只是依據老師或家長的指導去形式上完成任務;35.7%的學生根本沒有認識到何為學習,也不知道來校所謂何事,只是當成一種生活的流程來進行。在調控策略中,有14%的學生很好地利用著這一學習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完成著學習任務;有23%的學生有時使用著調控策略進行英語學習;有26.7%的學生目的模糊,幾乎在學習中沒有計劃,很少注重學習策略的運用;有36.3%的學生沒有目的和計劃,從未考慮過學習中使用哪些有用的方法和策略。交際策略方面的數據顯示有13.4%的學生經常使用這一策略;有20.3%的有時;有24.3%的很少;有42%的從不運用該策略。資源策略方面的數據顯示有16.6%的學生經常使用這一策略;20.3%的有時;26%的很少;37.1%的從不運用該策略。
三、研究后的應對策略
(一)存在的問題
通過問卷所知,我們學生的英語學習中以隨意性為主,缺乏自覺性、自主性、目的性、計劃性和總結性,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學生的英語知識只是停留在了文本和書面上,用英語與同學和朋友交流,將其作為一門語言來運用的幾率太低了,在學習遇到困難時能從老師和同學那里獲得幫助的幾率也很低;學生除了課本和練習題之外,通過其他途徑如聽收音、收看英語節目、聽英文廣播、英文歌曲、英文故事等,主動尋找機會學習英語的也太少。這些結果也說明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我們沒有注重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只關注了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長遠的發展,使我們老師們能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調整教學目標和對學生的培養方面。
(二)改進措施
中學生應當針對自己的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發展、改進學習策略。一個人良好的學習策略應當及早培養,事實上,應當越早越好。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從改變學習習慣入手。學習策略一般都滲透在一個人的日常行為習慣之中,所以,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障礙是不良的學習習慣,改變習慣就是提高學習策略水平。
(2)放慢學習速度,克服急躁情緒。培育好的學習策略,必須從某一項具體的學習事件做起,放慢學習速度將有助于改變原有的不良習慣,在一件事情上做成功了,我們就有了新的模式,今后,就會照該模式做下去。
(3)小步子前進,并反復磨練自己在學習事件過程中的那些瞬間活動,以此感受自己使用的方法和策略。
(4)老師們應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和對學生的培養方面。
(三)改進后的收獲
自第一次調查后,我們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并找出了存在的原因,調整了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對學生的學習策略和方法上進行了指導,引導學生采用有效的方法學習,符合課標的要求。然后我們就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使用狀況綜合性學習現狀就行了第二次問卷調查,以更進一步尋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為制定可實施策略提供依據。
通過這第二次調查,發現學生在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進和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注意力提高了;也能制定一些有效、有序的學習計劃;口語交際的運用也有了很大改觀,部分同學能運用所學和他人練習日常用語;課外資源的利用也有了擴展。有一些同學的英語成績也有了進步,有些同學雖然成績沒有多大的起色,但其在英語的其他方面卻反映出了他們正在發生的改變,這些都是值得慶賀的。這些結果也說明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是正確的、有效的。
綜上所述可知,掌握策略知識,學會靈活恰當地運用策略,不僅可以促進英語學習,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責任感、自主性、獨立性、自我導向性和自我效能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心態,在學習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促進語言學習。作為英語教師,通過此次研究,希望學生們能夠在學習策略上作出自己的努力,成為英語學習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