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小偉
【摘 要】會計信息是宏觀經濟調控和經濟決策的基礎,是控制和監督經濟活動的依據,隨著人們對會計問題的關注,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也備受重視,本文通過研究國內的最新動態,對其實證研究成果進行綜述,指出我國現階段會計信息所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為該領域的進一步探索提供有益的線索。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對策;綜述
一、引言
伴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會計問題也日益突出,管理者和使用者在進行會計信息披露內容和模式方面存在著虛假信息,本文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揭露和解決的對策進行研究綜述,無論是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是對會計理論的創新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市場經濟的發展,西方個人主義的盛行,導致集體主義的思想越來越淡化,企業主體為了企業的英語管理,為了企業的利益,開始粉飾報表,披露虛假信息;
(二)上市公司的上市需求,我國《公司法》如果企業要發行股票我爭取上市,就必須連續3年盈利,而且要經營業績比較突出,這樣才有可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批。這樣,準備上市的企業為了能夠多募集資金,就必須“塑造”優良業績的形象,其主要手段就是在設計股份制改變方案的時候,對會計報表進行造假。
(三)有些企業的會計報表,主要是對主管部門和政府部門負責的。換句話說,是給上級部門看的。對于這種企業而言,粉飾會計報表的目的,就是為了某種政治企圖。
(四)會計倫理道德水平的缺失:這不僅僅包括企業,也包括社會和個人,社會的會計倫理道德下降,導致形成全社會的誠信水平的下降,是會計信息的造價盛行;
(五)企業內部控制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制止會計信息的錯報漏報情況;
(六)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不完善,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的水平不高,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主要體現在兩點:
(一)虛增收入:例如萬福生科銷售大米、麥芽糖等十幾種產品,大多數產品的銷售收入被隨意編造,比真實收入虛增四五倍是平常事,有的產品根本沒有銷售也憑空虛造收入;
(二)虛增資產:
(三)盈余管理,對季度或者年度的利潤進行調整,以增加平滑度;
(四)隨意調整資產或者負債的確認時間,對資產和負債進行認為的操控;
四、會計信息失真的解決對策
(一)國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形成有效的懲罰機制;
(二)社會進行監督,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
(三)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要提供自己得專業素質,并且應該抵制物質、金錢等的誘惑;
(四)企業要進行會計倫理道德水平的提升,關鍵要形成企業的核心文化價值觀念,真正做到會計信息的正確性、及時性、相關性、重要性等原則;
五、總結
會計信息質量是會計工作的生命,是使會計職能作用得以發揮的重要保障。本文就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原因及治理對策做出探析。會計報表造假行為在我國企業中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從中農信倒閉、株洲有色巨虧、瓊民源事件,到中創集團、海南發展銀行被接管、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被關閉,一直到震驚中外的銀廣夏事件,都充分暴露了會計報表造假形勢的嚴重性,我們必須充分重視這一現象,發揮國家、社會、企業、個人等的作用,形成一個良性機制,有效的解決會計失真的問題。本文通過集中的研究綜述,探討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表現以及對策,以期為該領域提供有益的信息,希望我國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在不久的將來取得實質性進步,理論和實務取得較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穎 《財經問題研究》 2013/s1 財經問題研究 120-121
[2]曹文慶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若干問題及對策》 中國商貿 2012/11 26-28
[3]張軍 《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思考》 財會研究 2012/14 271-272
[4]劉宇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經濟學分析》 財會通訊 2012/09 30-32
[5]徐志國 《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稅收征管與中小企業的博弈》 商業會計 2013/05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