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輝?杜海林
摘 要:我國存在著規模巨大的民間金融,脫離于行政性金融監管之外,行政性金融監管存在自身不可填補的空白,檢察機關參與民間金融可以有效化解這種不足。按照刑法、民法、行政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規定,民間金融檢察職能主要分為三大部分:民間金融領域中的刑事檢察、民間金融領域中的民事行政檢察、民間金融領域中的職務犯罪偵查及預防。為了更好的實現民間金融檢察職能,檢察機關要積極探索金融專項檢察機制,加強金融檢察專業知識培訓,建立多部門間工作協調機制。
關鍵詞:檢察機關;民間金融;職能定位;對策
1 檢察機關參與民間金融治理的必要性
民間金融是與正規金融相對而言的,金融監管被視為“政府對金融市場中金融機構的管理和約束規范”。雖然針對民間金融中常見的非法集資,國務院成立了部級聯席會議,要求“三會一行”參與監管與處置,但事實上絕大部分非法集資行為并未受到監管部門的事先或事中的監管。
近年來,浙江高利貸危機、吳英集資詐騙案、湘西吉首事件、億霖木業、蟻力神等非法集資大案,無不折射出脫離監管的民間金融市場潛伏著的巨大風險和危機。民間金融具有信息不對稱性和風險蔓延性,僅依靠金融監管自身的改進和完善,不可能消除監管失靈,需要引入外部機制,監督和制約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
民間金融監管是執法過程,檢察機關承擔著執法監督職責,介入民間金融監管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外部制約機制。
2 檢察機關參與民間金融治理的職能定位
行政性金融監管存在自身不可填補空白,必然要求其它公權力介入予以填補,檢察機關參與民間金融治理,可視為“政府為彌補市場內在機制缺陷而進行的一種制度安排”。按照刑法、民法、行政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規定,民間金融檢察職能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2.1 民間金融領域中的刑事檢察
民間金融的安全已經不是簡單的金融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因此,檢察機關在民間金融管理秩序建立中的首要任務就是:通過對民間金融刑事案件立案監督、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和出庭支持公訴,嚴厲打擊民間金融犯罪行為,維護民間金融管理秩序,保障民間金融快速發展,進而促進我國經濟持續有效的高速發展。民間金融犯罪直接侵害的就是他人的合法公私財產,檢察機關發揮金融檢察職能的首要任務就是打擊民間金融犯罪,幫助受害人追回自己的財產,盡量避免財產受損失。社會實踐中,民間金融犯罪中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犯罪行為往往涉及的財產金額非常大,犯罪行為人一旦犯罪成功,就會使受害人的財產受到巨大損失。為了規范民間金融,檢察機關需要發揮檢察金融職能,不斷打擊民間金融犯罪,為民間金融的穩定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保護好公民的公私財產。
2.2 民間金融領域中的民事行政檢察
充分發揮民事行政檢察監督職能,對涉及民間金融活動的民商事案件,充分運用抗訴和檢察建議的方式監督審判機關依法裁判,全面加強對民事審判和行政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優化金融司法環境。近年來,我國檢察機關已開始在民事行政法律監督領域開展“督促起訴”和“督促監管”的實踐。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主體,承擔著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責任,可以嘗試在金融領域開展“督促起訴”和“督促監管”。對金融機構不履行職責,造成國家和公共財產重大損失的,可督促金融機構提起民事訴訟,以挽回損失。對金融市場中出現嚴重危害性行為,而金融監管部門未進行監管的,檢察機關可以向有關監管部門提出監管建議,督促金融監管部門履行監管職責。
2.3 民間金融領域中的職務犯罪偵查及預防
依法查辦發生在民間金融領域的職務犯罪案件。民間金融職務犯罪偵查,主要是由檢察機關負責偵查的民間金融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依法查處民間金融服務行業中有關國家工作人員造成國家財產重大損失的瀆職犯罪;堅決查辦民間金融領域權錢交易,侵蝕市場公平基礎的商業賄賂犯罪;及時查辦職務高、涉案數額大、手段惡劣、人民群眾反響強烈的大案要案。在民間金融領域中,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要圍繞民間金融經濟建設,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打擊、監督、預防的職能作用,通過預防工作促進民間金融系統的廉政建設,找準檢察機關服務民間金融經濟發展的切入點,使檢察機關成為保護和促進民間金融改革和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3 檢察機關參與民間金融治理的對策
3.1 探索金融專項檢察機制
探索金融專項檢察機制,提高金融案件檢察的專業水平。通過設立各金融專項檢察機構或部門,發揮案件集約辦理的聚合效應。金融專項檢察機制是我國檢察機關專門應對金融工作發展起來的一項專業性的職能,是檢察機關創新性的舉措,目的是為了順應我國金融發展,換句話說金融檢察這個概念是為了發揮檢察機關的金融職能而出現的。國內最早提出“金融檢察”概念是上海檢察機關。2009年11月10日,上海市金融法制研究會與浦東檢察院共同商議成立金融檢察工作委員會。
建立金融專項檢察機制,需要具備以下條件:第一,設立金融犯罪專業研究小組,加強對金融領域犯罪的研究,指導和引領金融領域疑難復雜案件的專業辦理。第二,構建與高等院校、金融科研機構、金融法制研究會等專業學術團體的合作研究機制。第三,建立金融檢察研究小組,專門從事金融檢察研究的學術分支機構,邀請金融專家加入,專門對民間金融進行調查研究、開展法律服務。
3.2 加強金融檢察專業知識培訓
由于民間金融專業性比較強,檢察機關為了發揮好金融檢察職能,建立金融檢察人才的培養機制,整體提升金融檢察的能力。第一,建立專家授課機制。加強對金融檢察人才的儲備和金融檢察知識的更新,邀請知名高校、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的專家進行講課,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干警的培訓,不斷提高承辦人的業務素質,提高干警進行金融檢察工作的能力。第二,重視個案預防工作。根據現有的民間金融犯罪來對案件進行歸類、整理分析,建立民間金融人員管理機制,提出針對性的檢察建議,加強重點人員的監督,有效防止民間金融犯罪的發生。
3.3 建立多部門間工作協調機制
由于民間金融涉及金融部門、金融監管部門、公安部門、檢察部門、法律部門等多個部門,要做好民間金融的規范,檢察機關需要加強與其他機構的協作配合。由于各個部門分別獨立,在司法實踐中往往會出現不配合的情況,檢察機關可以提出建議,由中國人民銀行承擔民間金融市場的監管者,賦予檢察機關專門的民間金融監管權限,這樣可以讓檢察機關在金融檢察過程中得到各方面的配合。檢察機關在金融檢察職能,可以建立內外部工作機制。外部機制上,檢察機關一方面與公安、法院建立固定會議制度,統一民間金融犯罪的證據規格和定案標準。內部機制上包括:實行分案定向化、辦案專業化。在檢察機關內部成立專門的民間金融案件辦理機構,加強金融專業人員的培訓,讓專業人才進駐民間金融專案組,專門辦理民間金融案件,監督民間金融,做好民間金融的監管。
參考文獻
[1]柳輝,山東省高青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2]杜海林,山東省高青縣人民檢察院。
[3]丁邦開、周仲飛:《金融監管學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4頁。
[4]丁邦開、周仲飛:《金融監管學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12頁。
[5]唐光誠:《中國檢察制度面臨的矛盾與憲法價值回歸》,載《東方法學》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