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候候
摘 要:戲曲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運用各種技巧來讓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的將人物的內心活動、精神境界展示在觀眾的面前,這是戲曲藝術的特征之一。不同的角色行當在演唱過程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在演出實踐中,因為人物的不同以及戲曲情節變化,必須要運用到不同的演唱技巧。本文主要從唱腔、氣息以及對戲曲人物的把握出發,論述了戲曲演員在表演過程中運用技巧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戲曲演員;表演技巧;分析研究
中圖分類號:J8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3)09-0013-01
一、唱腔的技巧及運用
戲曲唱腔與說唱音樂和歌曲唱法存在很大的差異,它屬于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演唱藝術,戲曲的演唱技巧在咬字的方面必須將一個字分成頭部、腹部和尾部來進行處理。字頭指的是聲母的部分,根據發聲地點的不同而可以劃分為唇、齒、舌、牙、喉,我們一般稱其為“五音”。在演唱的過程中,每個字的聲音延長都應該要根據韻母,分為開、齊、撮、合四種類型,我們稱其為“四呼”。戲曲唱法中的分節除了要準確的發出聲母和韻母音外,每一個字的收音也非常重要。收音屬于變換字音的部分,每一個字的出現必須要通過收音來交代,之后再發出另一個字,讓子句之間能夠構成一個連貫的整體而發出,如若不然,觀眾就很難明白唱詞的意思。“歸韻”指的是把唱詞的最后一個字放到韻轍中,唱詞的韻腳詞屬于哪一種韻轍就將它放到其中,從而讓唱詞的韻腳更加統一。我們必須認識到,收音和歸韻都是演唱中必須掌握的技巧,每一段唱詞都有其特有的韻腳,如果我們在處理這兩個技巧的過程中出現了失誤,不但觀眾無法理解唱詞的含義,同時也讓戲曲作品失去了原有的美感。
二、氣息的技巧及運用
在表演過程中的氣息運用,通常我們會選擇深入小腹的腹式呼吸技巧,因為充足的氣息是支撐演唱的基礎。人們的呼吸屬于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在戲曲的演出過程中,呼吸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有意增加呼吸量的過程。演員吸入更多的氣息,實際上是為了讓呼氣時的沖擊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演唱需求。但是演唱時的呼吸,應該要注意呼吸比例,如果吸入過多的空氣,會讓演員肺部的承受壓力增加,讓演唱器官緊張,這時所發出的音調就會變得很死板,甚至是臉紅脖子粗,在很大程度上對演出的效果產生負面影響;而如果吸氣太少,演員的肺部雖然很輕松,但是發音時卻顯得輕浮無力,在唱到一些高音的部分會因為氣少而讓喉頭壓力增加,從而影響演唱的力度與強度。因此在進行演唱訓練時,必須要掌握正確的呼吸技巧,為實際的演出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實際演出中的注意事項
在實際的演出過程中,演員在掌握基本的一些演唱技巧以后,還必須要注重戲曲作品的藝術風格、其中的人物情感特征以及舞臺表現力等,力求做到字正腔圓、充滿感情。在戲曲的聲腔中,不同的劇中都已經基本形成了生、旦、凈、丑這些行當,而不同的行當也擁有其不同的風格以及演出技巧,這也是戲曲藝術魅力的體現。戲曲演員在實際演唱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劇中人的年齡、性格等特征對劇本人物進行分析和理解,分別提煉出各個行當的不同的用嗓音色,遵循戲曲藝術的表演規范、發聲要求以及審美規律,生動的展示出不同行當的角色特征,從而塑造出更加生動鮮活的藝術形象。當戲曲演員擁有了一定的技巧和功力之后,就能夠用純熟的技巧去駕馭作品中的人物和內容,塑造出觀眾喜愛的形象。戲曲唱法的聲情并茂,就是演員技巧和基礎功力結合的體現。
四、對戲曲中人物的把握
很多老一輩的戲曲表演藝術家通過對自己長期藝術實踐的總結和反思,提煉出了很多認識戲中角色與把握角色的方法和技巧,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新一代戲曲表演者學習的經驗。例如被譽為京劇“通天教主”的著名老一輩戲曲藝術家王瑤卿先生就說過這樣一句話:讀讀本、認認人、找找事、琢磨琢磨、按點玩意兒。透過這句話我們可以掌握認識劇中角色的這樣一個程序:對劇本進行分析、對人物進行研究、對劇情進行分析、體驗劇中人物情感、設計演唱程序。其中“找找事”就是結合戲曲中的劇情來對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內心情感進行理解,而“按點玩意兒”主要說的是戲曲演員如何通過演唱技巧來對人物進行塑造。明朝著名戲曲家文學家馮夢龍也曾經就這一問題說過:首先要知劇本“精神”;其次要認角色之“主義”;最后是描人物之“光景”。這三句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首先是從宏觀到微觀,充分理解劇本然后分析人物;其次是從外到內對人物的遭遇和性格特征進行研究;最后是從共性到個性對行當或者同類角色進行比較。
在戲曲的表演過程中,通常最常用的方法是“三化法”,主要是通過外化、物化以及對象化的方法將生活中自然流露的、甚至是很難使用邏輯語言表達的一些情感轉化為生動的、鮮明的形象,同時也是讓戲曲作品更加吸引觀眾的主要方法。戲曲演員必須積極提升自我素質、努力提高表演技巧,將更多的精彩的戲曲作品呈現給觀眾。
參考文獻:
[1]陳恬.論戲曲演員與角色的距離[J].南寧:民族藝術,2012(03):46.
[2]郭明雷.戲曲演員與戲曲本體[J].北京:中國戲劇,2013(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