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醫院的檔案管理模式和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在這種情況下,建立一個科學高效的檔案管理模式,增強檔案管理工作中的規范性、標準性、服務性,對醫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新醫改;檔案管理;存在問題;改進策略
醫院檔案,指的就是為醫院服務的各類醫療文件材料、以及醫院建設發展的歷史資料,它是醫院在工作活動中所形成的各種文件,比如工作記錄、圖表、錄音、影像資料等各種書面材料及載體材料。它記載了一個醫院的發展歷史,同時也為醫院領導科學化決策和科技興院提供可靠依據。科學系統分析醫院檔案利于在今后的醫療事業中揚長避短,是醫院的寶貴財富。更是新醫改下深入和發展醫藥衛生事業的必要條件和依據。因此,如何加強醫院檔案管理,加快醫院檔案管理的標準化建設,對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1 但隨著新醫改的推進,醫院檔案管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1.1 檔案管理人員流動性大,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我國醫院的檔案管理人員很少設置專職人員,而是采取兼職檔案員這種方法應付,兼職檔案員工作變動頻繁,對檔案的重要性、存檔要求、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立卷等業務不太了解,嚴重影響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而專業從事檔案管理的人員又普遍存在學歷低、專業素質不高、理論水平有限、缺乏學術研究、史料研究的能力,遠遠不能滿足新形勢下高速發展的信息化建設和現代化管理
要求。
1.2 檔案管理硬件投入不足,檔案現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目前大多數醫院將主要的硬件設施投人到醫療方面,導致醫院檔案室不夠規范、設備陳舊、管理技術落后等,嚴重不符合檔案保管標準。近年來,雖然計算機及網絡技術不斷發展,但用于檔案管理中的卻少之又少,一些收集、整理、利用的手段仍相對滯后,還基本處于手工階段,收集、整理、借閱工作繁重,導致工作效率不高。
1.3 檔案管理體制和機制不適應時代的發展,收集效率低下
檔案管理都是各醫院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實踐在進行管理,缺乏科學性與系統性。而且大部分醫院對收入檔案管理的內容沒有明確的要求,也缺少統一的管理標準與模式,更沒有制定統一的收檔制度;同時醫院在日常管理考核中,也未將檔案管理納入目標考核,導致檔案收集效率不高,檔案不齊全。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檔案管理的主要目的,通過檔案的深層次開發,提升檔案的使用價值,為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及患者服務。但很多醫院領導只注重醫療建設和和經濟效益,只抓眼前醫療工作而忽視了對醫院長遠發展有利的檔案管理工作,忽略了醫院發展的連續性和歷史資料的完整性,造成檔案。
2 檔案管理工作的改進
2.1 管理技術的改進
現代化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醫院檔案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電子光盤、縮微膠片等新型載體的保管等都亟待檔案工作者去認識。因此,醫院應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建設。按照統一規定并結合自身實際,設置專門的檔案庫房,配備必要的安全保管設施;配備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掃描機等現代化設備,采用檔案管理系統專用軟件;將檔案內容納入局域網,利用網絡系統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以滿足醫療、教研等多方面的需求。我們的檔案工作者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和技術準備,必須要打破原有的傳統思維定式和障礙,采用多角度、多層次的思維方式,運用創新思維指導我們的檔案管理
工作。
2.2 管理模式的改進
要建立科學統一的現代化檔案管理標準和規章制度,減少檔案管理的隨意性,保證檔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要與時代發展相適應,不斷修改和完善檔案管理制度。如簡化檔案的立卷制度,縮短檔案的立卷歸檔周期,統一電子文檔的管理標準,積極推行檔案的數字化管理,提高檔案的利用率,及時吸納和提供各類信息資源,以優質、快速、不間斷服務滿足社會需求,為醫院的發展發揮積極的
作用。
2.3 管理機制的改進
當前,仍有不少醫院把檔案管理僅作為一項兼顧性的工作,很少設置專職人員,而是采取兼職檔案員這種方法應付,兼職檔案員工作變動頻繁,對檔案的重要性、存檔要求、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立卷等業務不太了解,嚴重影響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而專業從事檔案管理的人員又普遍存在學歷低、專業素質不高、理論水平有限、缺乏學術研究、史料研究的能力,遠遠不能滿足新形勢下高速發展的信息化建設和現代化管理要求。因此,要從源頭上解決創新的基礎問題,醫院應將檔案管理人員培養納入到人才培養計劃中,在人員結構上應當盡快增補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同時對在職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必須引進競爭激勵機制,通過優勝劣汰來增強檔案工作者的危機感。同時,要建立一些相應的創新激勵機制,如鼓勵創新的考核辦法、分配制度、獎勵制度等,努力營造一種積極創新的氛圍。
2.4 服務模式的改進
要改變以管理為主的觀念,充分了解基層的實際需求,要積極的到科室中,到醫院人員中去調研,改變服務模式,實現上門服務,方便臨床的理念。通過深層次、多渠道地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提高檔案的使用價值,為醫院業務、日常管理及患者服務。同時,合理利用檔案可以為醫院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和一定的經濟效益,從而提高檔案在醫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檔案建設。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同時進行,對醫院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作為新時代的醫院檔案人,更要緊緊抓住這個機遇,以改革為契機,更新管理觀念,開拓創新思路,改革創新方法,勇于探索和嘗試新的檔案管理路徑,使醫院檔案管理更加標準化、規范化,以便更全面、真實地反映醫院整體發展狀況和經營成果,為社會和醫院提供更多的社會效益和信息資源,以達到新醫改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磊,郝自立,葛長青,等.精細化管理在醫院管理中的實踐f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OlO,17(6):114—116.
[2]朱琦.淺談精細化管理在護理示范病區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5):71.
[3]朱麗,丁曉仙.PDCA循環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1,8(30):137—139.
[4]葉鋒,楊永進,扈長茂.醫院實行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探討[J].重慶醫學,2010,6(18):18—20.
[5]蘇飛群.精細化管理在醫院護理文化建設中的應用[J]內科,2009,4(4):651-652.
[6]王文妍,李冬梅,林紅蘭.精細化管理在護理實踐上的應用fJ1.中國病案,2009,10(26):46-47.
作者簡介
劉小齊(1985-),男,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人,南江縣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