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勤
腸內營養用于胃腸外科手術后的護理觀察
趙雪勤
目的 探討腸內營養用于胃腸外科手術后的護理觀察和方法。方法 選擇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來本院行胃腸外科手術并且術后接受腸內營養治療的128例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 并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各64例患者。對照組的64例患者實施腸外營養治療并給予常規護理, 治療組的64例患者均采取腸內營養治療方法并給予針對性護理, 對兩組患者在住院時間、肛門排氣早晚、腹痛、腹瀉等情況進行觀察分析。結果 經過一周的治療, 兩組患者的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療組的64例患者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所需時間短, 并且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沒有任何并發癥的發生。二者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腸內營養支持結合相應的護理措施, 有助于胃腸外科手術后患者的病情恢復, 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 并發癥少, 住院時間短, 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腸內營養;胃腸外科手術后;護理
河南省新蔡縣人民醫院針對胃腸外科手術后的患者采取腸內營養支持的療法并給予個性化的護理, 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來本院行胃腸外科手術并且術后接受腸內營養治療的128例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其中在這128例患者中, 男58例,女70例, 年齡范圍在25~75歲之間, 平均年齡(46.5±0.5)歲。128例患者均行胃腸外科手術, 并且在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現象, 需要補充營養支持治療。將128例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 每組各64例患者。二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婚姻及營養不良程度等一般情況均無明顯差異, 無統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的64例患者均實施腸外營養支持治療法, 而在治療組的64例患者中, 行胃、食管大部切除及腸瘺手術的患者, 應經口、鼻以及空腸分別留置導管給予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當患者可以自主排氣并且腸鳴音恢復正常后, 則可以通過營養輸注泵將營養制劑緩慢注入體內, 根據患者情況則可以逐漸加大每天所需要的營養制劑的容量。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的64例胃腸術后患者均給予常規的護理方法, 而治療組的64例患者依據患者自身情況, 實施個性化護理措施。
1.2.2.1 營養護理 在采用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時, 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腹脹及胃腸減壓等癥狀, 若患者腹脹明顯并且胃腸減壓器在24 h內引出多于45 ml的胃內容物, 則應立即停止腸內營養支持療法[1]。而對于經鼻留置導管的患者來說, 每隔兩小時應抽吸一次胃液, 若抽出的胃內容物多于15 ml, 則應適當減少營養制劑的輸入。若24 h后, 抽不出胃內容物, 則不需要進行定期的胃內容物抽吸。在營養制劑輸注時, 護理人員應適當調節好輸液量、輸注速度以及營養制劑的溫度, 以預防患者有嘔吐等現象的發生。
1.2.2.2 并發癥的護理 由于有些營養制劑的粘稠度高,長時間的輸注很易粘著于管壁, 極易使管道發生堵塞而致輸液泵持續發生報警現象[2]。因此在輸注過程中, 應定時使用溫熱的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導管沖洗。若輸注泵因管路堵塞而報警, 需及時給予處理, 以保證營養制劑的順暢輸注。
1.2.2.3 心理護理 患者在行胃腸手術后, 不能立即恢復正常生活, 并且加之手術切口的疼痛, 很容易讓患者產生消極的心理, 不利于病情的好轉。因此, 做好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并且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后, 應予以鼓勵和信任, 使其對自己樹立起戰勝病魔的信心, 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與護理。
對兩組患者在住院時間、肛門排氣早晚、腹痛、腹瀉等方面進行觀察比較。
經過一周的治療, 兩組患者的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療組的64例患者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所需時間短, 并且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沒有任何并發癥的發生。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和肛門排氣時間比較
胃腸手術是臨床上常見的外科手術, 而患者在行腹部外科手術后, 胃功能一般在72 h內恢復, 大腸功能在術后一周左右恢復, 而功能恢復時間最短的是小腸的消化、吸收及蠕動功能, 一般在術后數小時內就可以恢復正常。大多患者在行胃腸手術后都會有營養不良的現象存在, 因此為維持機體的新陳代謝功能, 必須要大量補充體內所需的營養。若患者在術后沒有及時給予營養支持治療, 則會影響患者病情的康復好轉, 嚴重者還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所以, 在行胃腸手術后, 醫護人員及時給予患者營養支持治療, 是保證患者病情穩定并且也是患者術后康復提高自身生活質量的重要治療措施。
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運動離不開營養的支持, 而對于行胃腸手術的患者來說, 及時給予營養支持和治療, 是保證患者早日康復的重要保證。若術后不能及時給予營養支持治療,輕者則會影響病情的早日好轉, 重者則可以危及生命[3]。所以, 為了使患者早日康復并有效的提高生活質量, 在行胃腸手術之后, 醫生要及時給予患者營養支持治療, 補充體內所需的營養。本院對接受胃腸手術的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的治療方法, 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 并且也大大的改善了患者病情, 并且有效的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 縮短了肛門排氣的時間, 并且操作方法簡單, 安全, 療效確切, 深受患者及家屬的青睞, 也提高了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在本文的研究結果中可知, 治療組的64例患者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所需時間短, 并且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沒有任何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 胃腸外科手術后的患者在采取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措施并且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后, 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使用。
[1] 程莉莉.胃腸道手術后患者行腸內營養的觀察與護理.醫學信息(中旬刊), 2010, 52(7):14.
[2] 史松梅.胃腸術后行早期腸內營養42例效果觀察.齊魯護理雜志, 2010, 85(2):36.
[3] 周夏.胃腸手術后早期應用腸內營養效果及護理體會.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 33(8):1076.
463500 河南省新蔡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