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闊 張秉楠 吳 捷 (南開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天津 30007)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計,21世紀抑郁癥將和癌癥、心血管疾病一樣,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最主要致病因素。老年期罹患抑郁癥的比例要顯著高于其他年齡段。根據如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精神病組的統計顯示,60歲以后首發精神障礙的初診患者中有7.56%為抑郁癥患者。伍小蘭等〔1〕的調查顯示:30%的城市老年人具有輕度抑郁癥狀,還有13.6%的老年人表現出中度及重度抑郁癥狀。以往對老年期抑郁的研究集中于抑郁的致病因素或風險因素,而對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彈性等保護因素卻關注較少〔2,3〕。所謂心理彈性,是指個體從消極經歷或逆境中恢復過來,通過靈活應對獲得對環境的良好適應的能力和過程〔4〕。2008年,美國老年學協會(GSA)召開了以“老齡化社會的心理彈性:風險與機會”為主題的年會〔5〕。本研究擬考察老年人心理彈性、社會支持與抑郁的關系。
1.1 對象 天津市濱海新區和武清區社區的老年人320名,通過對回收問卷的篩選,最終得到有效問卷297份,其中男191份,女106份。年齡60~75歲,均已退休。
1.2 方法 ①自編的人口學變量調查項目,包括老年人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等方面的個人信息。②自我心理彈性量表(ERS)由Block與Kremen(1996年)編制,共14道條目,如“我能很快從打擊中恢復過來”、“我喜歡處理新的不同尋常的情況”等。英文版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6;中文版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7,分半信度為0.80。③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由Blumenthal(1987年)編制,姜乾金修訂。共有12個條目,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他人支持等3個分量表,分別測定個體感受到的來自家人、朋友和其他人員的支持程度,同時以總分反映個體感受到的總社會支持度。PSSS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3,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其他支持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依次為0.83、0.82、0.76,均達到了心理測量學的標準。④自評抑郁量表(SDS)由Zung(1965年)年編制,該量表共20個條目,包括情感癥狀、軀體障礙、精神運動障礙、心理障礙等4組特異性癥狀。該量表的分半信度0.92,評分不受受試者年齡、性別和經濟狀況影響,并且與Beck抑郁問卷(BDI)、Hamilton抑郁量表(HRSD)、MMPI的“D”分量表的評分之間具有高度的相關。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和Lisrel8.3軟件進行t檢驗,回歸分析并構建結構方程模型。
2.1 抑郁與心理彈性、領悟社會支持的相關性 老年人心理彈性、領悟社會支持與SDS總分及4種癥狀的相關均達到了極顯著的水平(P﹤0.001)。見表1。

表1 抑郁與心理彈性、領悟社會支持的相關(r值)
分別以心理彈性、領悟社會支持為預測變量,以抑郁為被預測變量,以性別、年齡和婚姻狀況以控制變量,建立逐步回歸模型,結果見表2。性別、年齡和婚姻狀況等人口學變量對老年人的抑郁沒有預測作用,而老年人的領悟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對抑郁癥狀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它們分別能解釋老年人抑郁癥狀的變異。老年人的心理彈性越強,領悟社會支持越多,則其出現抑郁癥狀的概率就越低。

表2 人口學變量、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對老年人抑郁癥狀的回歸
2.2 領悟社會支持、心理彈性和抑郁的結構方程模型 老年人的領悟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都能對其抑郁癥狀起到拮抗作用;同時,老年人的領悟社會支持還能增強心理彈性,即心理彈性在領悟社會支持和抑郁癥狀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為驗證上述理論假設的合理性,并從量的角度進一步明確3個變量之間的關系,研究者采用結構方程建模的方法,構建了老年人領悟社會支持、心理彈性和抑郁癥狀之間的路徑模型。在建模過程中,以領悟社會支持為外生潛變量,以心理彈性內生潛變量,以老年人的抑郁癥狀為被預測變量,構建了模型1(部分中介模型),由Lisrel8.3軟件估計的模型1的主要擬合指數見表3,各潛變量間的路徑系數見圖1。

表3 結構方程模型的擬合指數

圖1 部分和完全中介模型的路徑系數
模型 1 中 χ2/df< 3,RMSEA <0.08,CFI、IFI、NFI、NNFI等主要擬合指數均大于0.95,說明所設定的理論模型與測量數據的整體擬合良好。模型中的路徑系數顯示,心理彈性和領悟社會支持對抑郁癥狀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領悟社會支持對心理彈性有正向預測作用,且二者的相關為0.72,達到了極顯著的水平。但t檢驗的結果顯示,從領悟社會支持指向抑郁癥狀的路徑系數γ=-0.19,未達到顯著性水平,而且這一數值比前述研究中獲得的簡單相關系數(-0.4)和標準化回歸系數(-0.34)低得多,這表明領悟社會支持對抑郁癥狀的影響主要以心理彈性為中介。根據這一結果,研究者把由領悟社會支持指向抑郁癥狀的路徑刪去,從而建立了模型2(完全中介模型)。模型2的 χ2/df、RMSEA都較模型1有所降低,而 CFI、IFI、NFI、NNFI等其他擬合指數基本不變,說明模型2的擬合略好于模型1。而且模型2和模型1相比,Δχ2=1.72也不顯著。因此,研究者認為模型2(完全中介模型)能夠更簡明地反映老年人領悟社會支持、心理彈性和抑郁的關系。見表3和圖1。
老年人的心理彈性對其抑郁癥狀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r=-0.63),這證實了心理彈性是抵御消極情緒和抑郁的重要心理資源;老年人的領悟社會支持對其心理彈性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r=0.72),這顯示老年人的領悟社會支持是其心理彈性的重要來源,它可以通過增強老年人的心理彈性來降低抑郁的風險。模型的殘差分析顯示,領悟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共同解釋了老年人抑郁癥狀40%的變異,比前文用回歸分析得出的23%的結論高出很多,這表明相關和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老年人心理彈性和領悟社會支持對抑郁癥狀的拮抗作用。見表3和圖1。
以往對老年期抑郁的研究,重點關注其風險因素和致病因素,如軀體疾病、神經質和精神質人格等;Gow等〔6〕的研究發現,具有良好社會支持的老年人通常會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和較低的消極情感〔6〕;陳立新等〔7〕及賀寨平〔8〕調查也顯示,社會支持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度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與上述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中對領悟社會支持的測量側重于主觀方面即領悟社會支持,它反映的是個體對社會支持的期望和評價。因此,本研究結果顯示出領悟社會支持也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資源。同時也說明,老年人的健康老齡化不僅需要物質保障,來自家人和子女的關心、積極的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等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盡管心理彈性的概念和理論肇端于對兒童和青少年發展的研究,國內相關研究〔9,10〕的對象也集中于青少年。但本研究的結果清楚地表明,心理彈性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提示老年人的心理彈性是抑郁的重要保護因素,而領悟社會支持則是老年人心理彈性的重要來源,從而更清楚地解釋了社會支持對抑郁起保護作用的機制。本研究中的心理彈性和領悟社會支持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概念,而有些心理彈性理論把社會支持也作為心理彈性的內容之一,不過這種對概念的不同界定與本研究的結論并無沖突。本研究發現,采用結構方程建模的方法得出的測定系數遠高于相關和回歸分析的結果,這也證實在分析變量間較復雜的關系時,結構方程建模是更有效和合理的方法。
1 伍小蘭,李 晶,王莉莉.中國老年人口抑郁癥狀分析〔J〕.人口學刊,2010;30(5):43-7.
2 童建明,殷俊先.老年期抑郁癥的風險因素〔J〕.國外醫學·精神病學,2001;28(1):11-3.
3 范珊紅,徐巧玲,南 菁,等.老年抑郁癥狀危險因素的1:2配比病例對照研究〔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7;28(16):1524-6.
4 Lazarus RS.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J〕.Ann Rev Psychol,1993;44:1-21.
5 Resnick B.Resilience in aging:The real experts〔J〕.Geriat Nursing,2008;29(2):85-6.
6 Gow AJ,Pattie A,Whiteman MC,et al.Social support and successful aging: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fetime cognitive change and life satisfaction〔J〕.J Individ Differ,2007;15(2):203-4.
7 陳立新,姚 遠.社會支持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4):73-8.
8 賀寨平.社會經濟地位、社會支持網與農村老年人身心狀況〔J〕.中國社會科學,2002;23(3):135-48.
9 趙 晶,羅 崢,王 雪.大學畢業生的心理彈性、積極情緒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9):1078-80.
10 李玉麗,曹楓林,孔 箴,等.高三學生焦慮抑郁情緒與心理彈性的關系〔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21(7):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