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異凡 (忻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系,山西 忻州 034000)
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力、思維能力、執行力等多種功能,其功能的減退多與年齡的增加密切相關。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在老年人群中的比例日漸增多。據統計學數據顯示,在老年人中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的高齡人群,最后發展為老年癡呆的比例約為2/3〔1,2〕。本文就忻州市忻府社區老年人群認知功能及疾病轉歸進行調查研究。
1.1 研究對象 選取忻府社區中年齡≥60歲的常住健康人群,2005年進行首次基線調查中共計254名老年人完成了認知功能調查;5年后,即2010年,按照首次基線資料調查名單進行再次調查,除因外出、搬遷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15名失訪、因疾病等導致死亡26名以外,剩余213名老年人均通過隨訪,再次完成認知功能調查。
1.2 調查方法 首次調查前請心理學與醫學專業人員,對進行本研究的調查員進行統一的培訓,包括簡易智能量表(中文修訂版本,MMSE)的測查方法、得分意義等,以及針對老年人群的溝通方式與技巧等內容。兩次調查由同一批調查人員進行,以保證調查結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從而降低調查人員所致的信息偏倚。在調查過程中,若已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可由其家屬補充回答,以減少回顧性偏倚。
同時,不論是首次調查,還是第二次調查中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人群,均繼續由臨床經驗豐富的神經內科醫生進行包括病史、體檢、神經系統檢查、神經心理測驗,依據DSM-Ⅳ標準評定量表進行臨床癡呆診斷。
1.3 評定方法及標準 采用MMSE量表〔3〕,涵蓋時間及地點定向能力、即刻記憶力、計算能力、短時記憶、語言復述、閱讀理解、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和看圖描畫等有關內容在內的30個項目,滿分30分。中文版MMSE在老年癡呆篩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
2.1 基線資料情況 首次調查的254名老年人群中,以5歲為一個年齡節點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功能正常以及輕度認知障礙的比例逐漸遞減 (P<0.05),中重度認知障礙人群所占的比例遞增明顯 (P<0.01)。見表1。

表1 基于年齡的認知功能障礙情況〔n(%)〕
2.2 隨訪情況 以首次調查過程中的認知功能情況進行分組,觀察5年后老年人群的存活情況。失訪15人中,正常人群5人,輕度認知障礙3人,中重度認知障礙7人;5年間共死亡26人,其中正常人群3人,輕度認知障礙11人,中重度認知障礙12人。隨著認知功能障礙的加重,死亡人數增加明顯,因慢性病而導致死亡的比例亦增加顯著(P<0.05)。見表2。

表2 不同認知功能障礙人群死亡原因分析〔n(%)〕
2.3 認知功能障礙與老年癡呆的患病率 首次調查中正常人群完成老年癡呆診斷程序者43例(59.72%),隨訪5年后確診為老年癡呆者7例(9.72%);而隨著認知障礙程度的加重,首次完成老年癡呆診斷程度人數所占的比例遞減,隨訪5年后確診老年癡呆人數明顯增加(P<0.05)。見表3。

表3 認知功能障礙與老年癡呆的患病率〔n(%)〕
老年性癡呆作為常見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其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增。已有數據顯示:本病發病率在65歲以上人群中約為5%,85歲以上人群中約20%〔4,5〕。本病多起病隱匿,病程進行性加重,一旦發病多不可逆轉,不僅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及精神壓力,而且已成為嚴重危害老年人群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的首要疾患。
認知功能障礙,尤其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作為介于正常老化與癡呆的中間階段,如何將其應用于老年性癡呆的預測之中,已成為近年來學者廣泛關注的問題。MMSE作為篩查認知功能障礙中最普遍的工具〔6〕,雖不能作為老年癡呆或者其亞型的診斷標準,但是已被推薦用于認知功能障礙的測試工具或藥物效用的檢測工具〔7〕。本研究中使用的量表即是結合中國人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及語言情況,適應中國本土化特點的中文版MMSE,結果發現社區內老年人群大多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而隨著認知功能障礙程度的加重,其罹患老年癡呆的概率增加。通過此次研究亦發現,雖然年齡與罹患慢性病是導致老年人群的死亡原因,但是,認知功能下降是導致60~70歲老年人群及無慢性疾病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推斷,認知功能障礙可作為老年癡呆及預后的預測性指標。
1 Cullen B,O’Neill B,Evans JJ,et al.A review of screening tests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7;78(8):790-9.
2 Chiu NT,Lee BF,Hsiao S,et al.Educational level influences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J〕.J Nucl Med,2004;45(11):1860-3.
3 伍業光,張國兵,李志彬,等.267例80歲以上老人中文版簡易智能狀態檢查結果分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5;14(6):555-7.
4 Monastero R,Palmer K,Qiu C,et al.Heterogeneity in risk factors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the kung sholmen project〔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07;15(1):60-9.
5 林國榮,王 煒,陳秀英.社區老年人認知功能調查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06;4(1):1-3.
6 馬永興,竺 越,陳韻美,等.老年及高齡老人記憶及認知功能生理增齡性及整體增齡性動態改變的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11):1303-6.
7 Chertkow H.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Curr Opin Neurol,2002;15(4):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