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楓 (武漢市中心醫院 湖北 武漢 430014)
良性前列腺增生作為老年男性常見疾病之一,其臨床表現主要為尿頻、尿急、夜尿增多以及排尿困難,尿線變細等下尿路癥狀,其發病機制主要是由于隨著年齡的增長,前列腺的腺體及基質出現增生,進而導致前列腺體積增大,以致膀胱出口梗阻而引起的膀胱逼尿肌功能改變〔1〕。現今本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且在老年男性中常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因此,探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療措施,是現今泌尿科與老年病科面臨的主要難題之一。
1.1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以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等下尿路臨床癥狀就診,經直腸指診、尿流動力學及B超檢查確診為良性前列腺增生,且國際前列腺癥狀(IPSS)評分均≥8分〔2〕;③符合紐約心臟病協會中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④患者意識清楚,且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有其他嚴重泌尿外科疾患,如前列腺癌、尿道狹窄、前列腺膀胱梗阻侵襲性治療失敗史等;②曾發生急性尿潴留;③有精神疾患;④依從性差,中途退出者。
根據上述標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共納入78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研究。
1.2 一般資料及分組 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使用非那雄胺2 d服藥1次治療組(簡稱觀察組)以及非那雄胺1 d服藥1次治療組(簡稱對照組),每組39例。
觀察組患者年齡62~78歲,平均(68.5±3.8)歲;前列腺體積(35.22±11.67)ml;IPSS評分(11.8±5.8)分;血肌酐(80±14)μmol/L;N末端腦鈉肽前體(638±35)pg/ml;左室射血分數(LVEF)(45.36±3.65)%;肌鈣蛋白(0.075±0.012)ng/ml;心功能3~4級。對照組患者年齡64~79歲,平均(69.2±3.1)歲;前列腺體積(36.20±10.56)ml;IPSS評分(12.8±4.3)分;血肌酐(81±13)μmol/L;N末端腦鈉肽前體(636±31)pg/ml;LVEF(43.31±3.38)%;肌鈣蛋白(0.078±0.014)ng/ml。兩組患者年齡、前列腺體積、腎功能以及心功能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基礎治療措施:均根據患者的心功能情況,予以地高辛、利尿藥、血管緊張素轉移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等抗心力衰竭治療,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降壓、擴冠、調脂、控制血糖等基礎疾病的治療。
治療組:非那雄胺片(Merck Sharp&Dohme Limited,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90757)5 mg,每隔2 d 1次于早餐后溫水送服〔3〕。
對照組:藥物服藥方法及劑量均與治療組相同,僅服用時間為1次/d。兩組均以6個月為一個療程,隨訪2年觀察遠期療效。
1.4 觀察指標 治療后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體積、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IPS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QOL)評定。采用超聲心動圖測量LVEF,評價心功能分級。
1.5 隨訪情況 對所有患者均采用電話、email隨訪1年,記錄主要心血管事件(定義為急性冠脈綜合征、急性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死亡、腦卒中)、心力衰竭再住院情況以及主要副作用等指標。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治療后兩組患者前列腺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Qmax、前列腺體積、PSA、IPSS評分及QOL等指標優于觀察組,但結果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前列腺相關指標比較( s,n=39)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前列腺相關指標比較( s,n=39)
組別Qmax(ml/s)前列腺體積(ml)PSA(ng/ml)IPSS(分)QOL(分)
2.2 治療后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心功能分級、LVEF、LVEDD比較未見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 s,n=39)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 s,n=39)
組別 心功能分級 LVEDD(mm)LVEF(%)觀察組2.3±0.9 67.0±11.0 45.0±4.0對照組2.5±0.7 66.1±10.0 43.0±3.0
2.3 兩組患者隨訪1年情況比較 隨訪1年,觀察組發生心血管事件1次,為急性心力衰竭,再次入院,主要副反應為乳腺疼痛1例;對照組發生心血管事件3次,均為嚴重心律失常,再次入院,主要副反應3例,其中乳腺增大1例,性欲減退2例。兩組隨訪情況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
非那雄胺作為現今臨床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最為重要和常用的臨床一線藥物之一,是5α-還原酶抑制劑的代表性藥物,可通過抑制體內睪酮向雙氫睪酮的轉變,發揮縮小前列腺體積、改善下尿路癥狀的效果〔4〕。相關研究證實: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增生療效較好,且安全性較高〔5〕,單獨使用本藥治療可以使前列腺體積縮小20%~30%左右,改善患者的癥狀評分約15%,提高尿流率約1.3~1.6 ml/s,并能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急性尿潴留及手術干預風險50%左右〔6,7〕。其不良反應經美國的非那雄胺(保列治)療效及安全性長期研究證實,主要為輕微性功能障礙,以及乳腺疼痛等〔8〕。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價格較為昂貴,導致很多患者擔負很多經濟壓力,造成患者及家庭的較大痛苦。
我們在臨床中發現:間歇性使用本藥可維持較好療效。有鑒于此,我科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采用每隔2 d給予1次非那雄胺的間歇性治療措施,研究結果發見,間歇性使用非那雄胺治療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其療效與每日使用非那雄胺作用相當,不良反應明顯降低,具有臨床推廣價值。此方法尚需大樣本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支持,如可能,不僅可減輕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及精神壓力,而且可有效減輕醫療壓力,具有衛生經濟學意義。
1 祝世法.良性前列腺增生藥物治療方法〔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0;29(11):882.
2 曹 潔,汪海婭,方寧遠,等.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0;29(11):894.
3 劉克鋒,張天標,李 銳,等.非那雄胺聯合多沙唑嗪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8):2372-3.
4 吳階平.泌尿外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159.
5 劉鐵城,張贊朋.非那雄胺聯合坦索羅辛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刊,2009;36(13):78-9.
6 AUA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AUA guidelines on mamage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2003).Chapt1:Diagnosis and ecommendations〔J〕.J Urol,2003;170:530-47.
7 Webster LJ,Michelakis ED,Davis T,et al.Use of sildenafil for safe improvement of erectil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men with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esⅡandⅢcongestive heart failure:a prospective,placebo-controlled,double-blind crossover trial〔J〕.Arch Intern Med,2004;164(5):514-20.
8 Rochrborn CG,Lee M,Meehan A,et al.Efficacy of finasteride on serum testosterone in mem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J〕.Urology,2003;62(5):8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