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浩
“新聞策劃”自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一直是新聞界爭論不休的話題。大家對什么是“新聞策劃”,新聞能不能“策劃”,“新聞策劃”的意義與作用,“新聞策劃”的操作技巧等多方面問題展開了研討,發表的各類文章非常多。
我們到底該怎樣看待新聞策劃行為?事實上,許多媒體不僅強調策劃的重要性、必要性,還把新聞策劃作為新聞競爭的關鍵環節來抓。越來越多的媒體成立了專門的新聞策劃部門,以具體的組織措施使策劃制度化、規范化。新聞媒體中率先實行制片人負責制、較早進行采編體制改革的電視媒體,是策劃工作的積極推行者,如中央電視臺和一些省級衛視臺的品牌欄目,都有專人從事信息收集和選題策劃工作。直接面向市場的一些報紙和雜志,更是重視策劃。他們認為,編采機制是一個系統,該系統的靈魂是新聞理念,而最能充分反映新聞理念的環節首推策劃。成都《華西都市報》就曾提出:策劃是“都市報”的精髓和制勝法寶。新聞策劃,這個新時代的宣傳利器,正以雄健的姿態,在社會大舞臺上歡快地“舞蹈”。
媒體如此重視新聞策劃,主要原因是新聞策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能夠創造價值。現在的新聞已不僅僅是看看而已,新聞越來越接近每個人,接近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既是新聞的看客,又是新聞的當事人,因此關注新聞就是在關注自己。由于新聞強大的受眾群體,又囊括了信息、獵奇、教育、娛樂等各個方面的功能,因此新聞已經成為一種優勢資源,新聞傳播是價值的傳播已成為一種共識。所以,很多單位特別是企業,越來越喜歡借新聞策劃的手段來宣傳自己。“用新聞創造財富,不是搞有償新聞,而是按照新聞特性的要求進行無成本的財富創造。”①廣告曾被看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宣傳方式,但廣告也不永遠是靈丹妙藥,某些時候,新聞策劃的宣傳效果更為有效。同樣是利用媒體這個平臺,人們愿意看新聞而不愿接受廣告,新聞策劃通過新聞的形式和手法,可以更快地吸引公眾的注意,更容易博取公眾的信任,從而多角度、多層面地詮釋企業文化、品牌內涵、利益承諾等等。這種模式非常有利于引導市場消費,在較短時間內快速提升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塑造品牌的美譽度和公信力。當然,要取得這些效果的前提是,新聞策劃人員必須有一定的新聞策劃能力和市場洞察力。
二、能夠更好地發揮新聞媒體引導輿論的作用。對于重大新聞事件或社會非常關注的問題,通過策劃,能夠擴大報道的影響力,把公眾的注意力聚焦到報道事件上,起到新聞輿論的宣傳、引導作用。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曾經播出《馬皮上面有文章》的報道,對山東福膠集團“以馬代驢”的黑幕進行曝光,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阿膠市場的強烈震動。節目播出的第二天,同為阿膠生產企業的東阿阿膠集團馬上通過媒體發表《聲明》,稱“同是阿膠企業,福膠集團的做法讓我們為其感到恥辱”。這份《聲明》還詳細列舉了東阿阿膠的主要特征,以與其他品牌的阿膠劃清界限。隨后,東阿阿膠集團接連在媒體上發表文章,倡導同行持之以恒抓質量,永遠不搞摻假的“小聰明”。阿膠市場的格局很快向著有利于東阿阿膠集團的方向發展。
三、能夠促進新聞行業自身的發展。由于新聞策劃追求的是標新立異、有著滿足公眾需求的積極效應,這就促使新聞媒體要增強精品意識,不斷創新,不斷提高報道質量,這種互動十分有利于新聞事業的整體進步。有專家認為,《鳳凰衛視》在恰當的時機總有點睛之筆,其成功來源于策劃工程。在報道內容上,它的策略性選擇就是取材上的“拾遺補缺”和報道角度上的“另類選擇”,提供了大陸媒體報道無法觸及的空間,從而贏得了自身優勢。
雖然新聞策劃有諸多的優勢,但要將它的優勢發揮出來卻并非易事,這項工作的技術含量相當高,講究技巧和時機。要使新聞策劃具有新聞性、轟動性、震撼性,就必須有個性、有獨特性,要善于抓住新問題,要有新思維、新話題。因為新聞策劃的目的是要人們自愿接受策劃的信息,即所謂的“‘通而樂受’,傳‘通’是因為既不存在傳者和媒介方面所設置的障礙,又不存在受眾所設置的障礙;‘樂受’是因為新聞信息從實際內容到傳播形式都受到受眾的歡迎?!雹?/p>
第一,新聞策劃必須堅持真實性原則。新聞報道是一種能動性的活動,對新聞報道的策劃行為,并非否定新聞的真實性,用事實說話是新聞策劃的基本原則。新聞的客觀性是指新聞事實不能隨策劃人的意志而改變,策劃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思維活動空間和實踐活動空間,但是絕對不能扭曲事實和虛構新聞。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些記者和媒體對新聞的“顯著性”和“轟動效應”非常偏好。追求“顯著性”和“轟動效應”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失去了真實準確這個基本條件,片面追求“顯著性”和“轟動效應”,就變成了舍本逐末,最終的結果就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澳切┕室馀撟骷佟㈩嵉购诎椎男侣剤蟮?,根本談不上社會責任,而是對社會的一種危害?!雹厶摷俚拿婢咭坏┍凰合拢瑢獾焦姷耐贄?。
第二,策劃有競爭力的新聞。什么叫有競爭力的新聞?簡而言之,就是能夠吸引公眾眼球并讓其留下印象的新聞。策劃有競爭力的新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就要求新聞策劃人員要有一雙慧眼,能夠在紛繁的事件中發現新聞,及時組織報道。策劃有競爭力的新聞應做到:一、有所突破,突破傳統的思維方式;二、有所超越,不僅要超越別人,而且要超越自己;三、報道未曾報道過的內容,采取未曾采用過的形式,涉足未曾涉足過的領域;四、實現新聞報道角度和形式等不同程度上的創新與突破。在美國聯合碳化鈣公司剛剛竣工的大樓里,有人發現一大群無家可歸的鴿子。公關人員知道后,覺得這是使企業揚名的好機會。于是讓人關好窗戶,不讓鴿子飛出去,在通知動物保護協會來捕捉的同時也召集新聞媒體前來報道,從而策劃了有名的“鴿子事件”。通過這個事件,聯合碳化鈣公司不僅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而且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
在新聞事件很少的情況下,就需要新聞策劃人員,能夠抓住社會上發生的一些事件,及時引導,使之具有新聞價值。這方面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借助新聞熱點及時進行新聞策劃。借助公眾關注的熱點新聞、熱點問題,進行新聞策劃,是新聞策劃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很多商家借助奧運會的熱點人物、熱點賽事策劃了很多宣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熱點新聞不僅收視率高,而且具有良好的口碑傳播效應。二是利用重大節日或紀念日進行新聞策劃。對公眾來說,重大節日或紀念日是備受關注的焦點,新聞策劃如果能以這些日子為契機,容易收到不錯的宣傳效果。有一年母親節,長甲集團百消丹舉辦了一場免費送鮮花活動,為1000位母親送上一份特別的節日祝福?!按騻€電話,我們就會把您最想和媽媽說的一句話和一束鮮花,在母親節送到您的母親手中?!边@一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的參與,三天時間內,參與的人數超過了一千人。一時間,長甲集團百消丹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
第三,新聞策劃要有正面效應。新聞策劃的各個環節,都要有嚴格的把關與正確的宗旨,要能樹立單位的正面形象,不能讓觀眾產生歧義。當然,這里面有個技術性問題,不是一味地說好就能樹立正面形象,有時候積極主動地自我批評、自我揭短也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關鍵是度的把握。早些年,國內某知名品牌的冰箱有一批產品,出現了不少用戶投訴質量問題,因為該企業的名氣比較大,所以新聞媒體紛紛準備聚焦此事,還有一些同行準備看笑話。企業的老總沒有回避問題,他一方面立即調集人員調查事件的原因,發現其中有冰箱設計方面的原因,也有用戶使用不當的原因。于是他主動與媒體聯系,將真相公布于眾,向用戶道歉并賠償損失。隨后在一公開場合,企業老總親手將這批設計不當的冰箱用鐵錘砸爛,并表示要造出最人性化的產品,給消費者帶來方便。媒體將這些內容報道后,人們發現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反而更高了。
注釋:
①文顯堂:《用新聞創造財富》,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年版,第2頁。
②丁柏銓:《再論新聞的有效傳播》,《江蘇社會科學》,2002(4)。
③程世壽,胡繼明:《新聞社會學概論》,北京,新華出版社,1997年版,第 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