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華
摘 要:高職學校現形成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融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考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的運行機制。由于學生存在深度的不自信,對未來前景感到擔憂等,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掌握正確的方法,堅固讀書的信念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調研的目的進行了訪談,以獲得相關的信息資料。
關鍵詞:調研說明;調研方案;調研數據;調研建議
一、調研說明
本次調研所選取的樣本為99個,由于覆蓋面有限,故調研結果難免有局限性。
二、調研方案
1.調研設計
本調研項目采用描述性研究設計,主要采用訪問法,以收集學生信息,了解高職大學生的現狀。
2.調研對象
以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為調查總體,從中抽取99名作為調查的具體對象。
3.調查問卷
根據調研的目的,主要分為人生態度特點、道德觀念的特點、學習現狀特點、戀愛觀特點、就業觀特點,采用訪談并記載有效
信息。
三、調研數據統計分析
1.樣本構成分析
■
2.高職大學生人生態度分析
■
上圖顯示,74%的被訪問者對現在和未來的期望不高,持比較消極的態度;26%的被訪問者對現狀和將來比較樂觀。
3.高職大學生道德觀念特點分析
高職大學生對于考試作弊的態度:
■
上圖顯示,10%的學生在考試的時候一定會作弊,20%的學生表示一定不會,30%的學生表示要看是否為不擅長科目,40%的學生表示看別人是否作弊才決定自己的行為。
4.高職大學生學習現狀分析
(1)學習目標明確程度分析
高職大學生學習目標明確程度:
■
上圖顯示22%的學生學習目標非常不明確,24%的學生學習目標有點不明確,10%的學生沒想過,28%的學生學習目標比較明確,16%的學生學習目標非常明確。
(2)本專業課程滿意度調查
高職大學生課程學習滿意度:
■
上圖顯示,34%的學生對自己現在所學課程滿意,66%的學生對現在所學課程不滿意。
5.高職大學生戀愛觀分析
(1)高職大學生戀愛人數分布
高職大學生戀愛情況分布:
■
上圖顯示56%的學生正在戀愛中,33%的學生從未戀愛過,11%的學生以前戀愛過,但因為各種原因現又處于單身。
(2)高職大學生戀愛動機分析
高職大學生戀愛動機分布:
■
上圖顯示,55%的學生是因為大學生活空虛無聊而愿意有人陪,而選擇戀愛;14%的學生是看到別人戀愛了,自己羨慕而選擇戀愛;11%的學生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個人美麗,證明自己非常有吸引力而戀愛;20%的學生是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想共度一生而戀愛。
6.高職大學生就業觀分析
(1)高職大學生就業意向分析
■
上圖顯示,14%的學生愿意從事文員工作,40%的學生愿意從事和專業相關的人力工作,12%的學生愿意從事市場營銷類工作,14%的學生愿意去嘗試考公務員,11%的學生有意去從事教師職業,3%的學生有意自主創業,還有同學有意從事其他行業的。
(2)高職大學生就業成功因素認知分析
高職大學生就業認知影響因素分布:
■
上圖顯示,高職大學生在能否成功順利就業上的影響因素包括:外貌、專業、綜合能力和人際關系等,外貌和人際關系的因素認知重要程度最高,其次為綜合能力,最不重要的為專業。
四、調研建議
1.對高職大學生人生態度的建議
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大學生普遍對自身持否定和消極的人生態度,建議采用有效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自信,具體可以采用團體或小組訓練,使用優勢轟炸、優勢標簽等活動。建議高職院校的教師及輔導員多采用鼓勵式的方法,盡量少使用批評或打擊教育。
2.對高職大學生道德觀的建議
育人一直是教育的一大主要任務,堅持以人為本的道德建
設,發揮先進的感召力,引導學生培育真、善、美的道德情懷,形成健康向上的社會心理。建議全校設置的思想道德課程融入道德實踐性教育,在尊重大學生個人利益的基礎上,大力培養學生道德行為,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比如考試不作弊、幫助身邊的同學等。
3.對高職大學生學習方面的建議
高職大學生對自身的學習現狀不滿意,包括對自身所學內容不感興趣,對所學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保持懷疑;學生對自身的學習目標也不是很明確,不了解專業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建議可以將整個課程的設置資料發給學生學習,熟悉自身學習的結構設置,減少盲目性;其次,建議無需及時滿足學生的需要,讓學生學會忍耐和克制,任何知識積累和運用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都不能立竿見影。
4.對高職大學生戀愛觀的建議
調查結果顯示,過半的高職大學生正在戀愛中,由此可見戀愛在學校已是普遍現象;戀愛的動機多樣,但動機不純。建議學校進行正確的引導而非遏制,對大學生的戀愛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班主任可以積極了解學生的戀愛情況,也可以通過思想政治課和心理課程幫助學生認識戀愛的本質和理論,并且引導啟動正確的戀愛動機。
5.對高職大學生就業觀的建議
高職大學生多數表示會選擇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少部分同學會選擇銷售營銷或自主創業;對影響就業的因素,高職大學生認為外貌和人際關系是最主要的方面。通過就業指導課程,引導大學生拓寬思路,充分運用自己專業優勢的同時,也要拓寬其他就業領域,不局限于自己的專業;引導新一代大學生從“打工”轉向“創業”,增強創新意識,接受新的挑戰;學生成功就業的信心不高,原因在于把是否能成功就業歸咎于外因(外貌、人際關系),適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素質和能力才是影響成功最主要的因素。
注:作者是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學專任教師
(作者單位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