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摘 要:在教學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語文教學只有激發學生的情感,才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才能推動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
關鍵詞:愛心;情感;表現欲望
一、用愛心澆灌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情感
教育家夏丏尊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認為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關注每一位學生,讓每位學生感到自己是被重視和關注的人,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關愛,使學生在學習中有“安全感”,從而促進他們對學習任務產生感情和興趣。
記得我剛教學那年,我班有一名學生家里特別困難,他和姐姐相依為命,每天除了上學還要做家務,在艱難的生活當中,他不但學習滯后,連生活的勇氣也幾乎殆盡。無意中得知此事后,我立即發動本班級的同學都來為他捐款捐物,自己也不斷從生活、學習各方面幫助他,使他感受到了人間真情的溫暖。后來他不僅學習上突飛猛進,做人上也有了可喜的改觀,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可見教師只有用愛心澆灌學生,用真情打動學生,才能激發學生的情感,擷取教學成功之碩果。
二、用科學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情感
我覺得要想在語文教學中成功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必須不斷探索豐富新穎而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盡量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和要求,讓學生用心去體驗課文內涵,從而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能力。
如,《春》的教學,我采用朗誦法和情境教學法,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細致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述的能力;還有《竹影》的教學,我采用“感知—品讀—遷移—小結”的教學模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展開教學,讓學生知道:藝術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見,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活動,進而熱愛生活、熱愛學習,達到以情動情,自悟自得的效果。
三、喚醒學生的表現欲望,激發學生的情感
成功的語文課堂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因此,教學中如能激起學生的展示欲望,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共鳴,將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通過多維交流,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如,《羚羊木雕》一課:課堂上,我先問學生是否曾經送給好朋友禮物,中間有沒有什么波折,結果如何等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誘發表達欲望,然后引導學生學習課文,通過一段師與生、生與生的真情對白,更好地理解了課文的情感。并使生與生、生與師之間的情感達到了互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教師在教學時應立足于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靈活采用各種手段,努力激發學生潛在的情感因素,把準情感脈絡,讓學生在感性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作者單位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玉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