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產(threatened miscarriage)是懷孕婦女最常見的臨 床癥狀,發生率為10%~15%[1]。據統計,大約80%的流產發生在妊娠早期,即發生于妊娠12周前[2]。有學者通過調查得出,大約15%的有先兆流產征兆的妊娠最終以流產結局,給妊娠婦女及其整個家庭帶來一定的傷害[3]。因此,采取積極干預對孕婦及家庭的幸福起著重要作用。通過分析影響250例先兆流產婦女的妊娠結局因素,為制定切實可行的干預措施提供理論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產病人250例,孕齡6周~12周;年齡18歲~41歲(25.38歲±4.02歲)。納入標準:①妊娠周數≤12周;②具有保胎愿望;③精神和思維能力正常;④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無保胎愿望;②宮頸外口不全、異位妊娠以及葡萄胎等;③伴有臟器功能障礙并發癥以及慢性疾病;④精神疾患及智力障礙者;⑤不愿配合調查研究。采用門診、電話隨訪,直至流產或分娩。
1.2 調查工具與方法 自行制定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年齡、從事職業、學歷、家庭人均月收入、醫療費用支付方式、孕次、產次、流產史以及生活習慣(如是否吸煙、酗酒、吸毒)等。孕婦年齡>30歲則為高齡產婦[4];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則為低收入家庭;陰道出血量>50mL則定義為大量出血,B超顯示宮內血液聚集量>30mL則定義為宮內大血腫。本研究所指妊娠結局分為良好結局(足月妊娠分娩)和不良結局(流產、終止妊娠、胎兒畸形、死產、早產)。
調查人員需經過專門的統一培訓,調查前需向孕婦及其家人講明調查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征得他們的同意后方可進行調查。本研究共發出問卷254份,回收252份,剔除無效問卷2份,有效問卷250份,有效回收率98.43%。
1.3 統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據錄入電腦,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50例早期先兆流產病人的妊娠結局 本組250例,出現不良結局70例,占28.00%,其中自然流產38例,人工流產或人工引產25例,死產2例,分娩出胎兒畸形5例。高齡、多次流產史、從事物理化學毒物接觸職業、低收入、陰道大出血、宮內大血腫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顯著高于良好結局(P<0.05)。詳見表1。

表1 不同因素導致的妊娠結局分析 例(%)
2.2 不良妊娠結局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將年齡、既往流產史、職業性質、家庭收入、陰道出血量、宮內血腫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陰道大量出血、職業性質、既往流產史與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顯著相關(OR值分別為3.284、3.080、2.842,P<0.05)。詳見表2。

表2 不良妊娠結局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早期先兆流產是妊娠期間較為常見癥狀,臨床表現為下腹墜脹、腹痛、陰道出血等。經過保胎治療后,一部分先兆流產孕婦可以繼續妊娠,據報道,保胎成功率在62.1%~81.1%,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則可能出現不良妊娠結局,嚴重地威脅著妊娠婦女身心健康,給整個家庭及社會帶來極大傷害[5]。因此,明確先兆流產的病因,及時、正確給予相應的治療、護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齡、多次流產史、從事物理化學毒物接觸職業、低收入、陰道大出血、宮內大血腫孕婦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顯著高于良好結局的發生率(P<0.05)。隨著孕婦年齡增大,自然流產發生率越高,有研究表明,孕婦年齡達到42歲,其發生自然流產幾率為54.5%,45歲時發生自然流產幾率增高到74.7%[6]。本研究也認為高齡是導致不良妊娠的高危因素,但通過多因素回歸分析,得知年齡與不良妊娠沒有絕對相關性(P>0.05);以往發生過多次自然流產的孕婦,可能其本身或配偶存在基因或染色體方面的異常、缺失,導致胚胎遺傳物質發生異常[7],極有可能發生在下一次妊娠,最終導致不良妊娠結局;家庭經濟低收入且沒有經濟保障妊娠保健,不能更好地檢測胎兒健康,特別是從事污染接觸職業,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顯著增高,經回歸分析,家庭經濟收入高低與不良妊娠結局沒有相關性(P>0.05),但職業性質與不良妊娠結局顯著相關(OR=3.080,P<0.05)。有學者指出,宮內血腫大小對于妊娠結局的影響無統計學意義(P>0.05)[8],本研究結果證實宮內大血腫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顯著高于良好結局者(P<0.05),但經回歸分析顯示,與上述學者得出的結論一致,說明陰道大出血是導致不良妊娠結局首位的危險因素(OR=3.284)。可見,早期先兆流產病人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相對較高,陰道出血量、職業性質、既往流產史是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高齡、家庭低收入、宮內大血腫是可能的危險因素。
[1]龍茜,黎荔,張森蘭,等.心理行為干預對孕早期先兆流產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0(11):141-142.
[2]丁小玲,王英姿,李利軍.先兆流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30(8):68-69.
[3]Basama FM,Crosfill FI.The outcome of pregnancies in 182women with threatened miscarriage1[J].Arch Gynecol Obstet,2004,270(2):86-90.
[4]黑天梅,宋秀梅.高齡初產婦的心理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8):1559.
[5]畢麗民.先兆流產保胎治療80例結局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17):99.
[6]凌琳.先兆流產保胎成功150例妊娠結局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0,22(7):802-803.
[7]許琳,吳玲,林強,等.影響先兆流產妊娠結局的相關因素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1,17(5):653-655.
[8]Jemma J,Jon H,Eric J.Obstetric outcome after threatened miscarriage with and without a hematoma on ultrasound[J].Obstetrics &Gynecology,2003,102(3):48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