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在武漢一小學里,“幾道杠”被一個印有“志愿者”的徽章所替代。校長表示,目的在于淡化校園“官本位”思想,并與志愿服務銜接。用徽章或者獎章作為獎勵學生的方式,在很多國家都有過例子。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出不同國家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日本:幼稚園“凍得出色”獎狀
日本重視教育,他們從孩子一出生就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他們從小就對孩子灌輸知識的重要性,同時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在日本川崎市日光幼稚園的操場上,一群只穿著短褲的男孩和女孩在厚厚的雪地上打著雪仗。他們快樂地跑來跑去,有的孩子凍得身子發(fā)抖,但卻依然不去添加衣服。孩子們?yōu)榱瞬挥X得冷,都拼命地跑著,高聲地叫著。幼稚園里的孩子3歲到6歲不等,都接受著“挨凍”的訓練。他們一周六天都只穿一條短褲在門窗大開的教室里上課,即使在冰雪酷寒的冬天也依舊這樣。他們早上一到校就先跑上半里路,上體育課的時候最多在頭上加上一頂帽子。
日光幼稚園長向外人解釋這樣做是為了讓日本有更強悍的一代。因為現(xiàn)代的孩子大都被父母過分地保護著,天氣稍有不適就把孩子關在家里,讓他們玩游戲機、玩電腦、看漫畫書,但這樣的孩子由于缺乏鍛煉更容易生病。在日光幼稚園里接受“受凍”訓練的孩子們都說,這樣的訓練使他們身體更強壯了,他們都自覺地不穿衣服,由于經(jīng)常到戶外玩耍,他們都變得更加快樂了。
美國:童子軍徽章,鍛煉生存能力
在美國《飛屋環(huán)游記》中的小主角,就是一名小小童子軍,還記得他因為幫助劇中的老人以及動物朋友們,最后獲得一枚寶貴勛章時臉上露出的單純而驕傲的微笑嗎?
美國童子軍成立于1910年,是國際童子軍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jīng)過一百年的發(fā)展,美國童子軍已成為美國最大的青少年組織,會員超過400萬。美國從小學到高中的男孩都可以參加童子軍,按年齡分為不同等級。童子軍利用課余時間參加軍事和生活技能訓練,如野營、爬山、狩獵、釣魚、野外求生、急救和社區(qū)義工服務等,每完成一項任務,學員就會獲得一個獨特的榮譽勛章。童子軍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幫助青少年增長課外知識,掌握生活技能和完善自我,成為有責任感和自立能力的公民。
童子軍晉升制度由人為設置的一系列障礙和步驟組成,每個孩子都必須設法克服這些障礙,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來制訂自己的進步計劃,并通過參加軍訓挑戰(zhàn)某些項目的成功。
隊員每前進一步都會得到及時的獎勵,目的是增強自信心。“雄鷹獎章”是童子軍所能得到的最高獎勵級別,一旦獲此獎章,會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新加坡:多吃蔬果就有獎勵
新加坡推廣品格和公民教育。新加坡保健促進局曾推出“多吃水果蔬菜”計劃,共有82所小學參與,百德小學是其中一所。
該局曾針對三千多名中學生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只有24%的學生每天攝取足夠的蔬菜和水果,也就是兩份蔬菜和兩份水果。保健局希望通過“多吃水果蔬菜”計劃,鼓勵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每天攝取足夠蔬菜和水果的習慣。
參與計劃的學校與食堂攤位小販合作,學生只要購買水果或蔬菜菜肴,就可獲得一張印有可愛水果蔬菜圖樣的獎勵卡。
各班級每個月將統(tǒng)計獎勵卡總數(shù),各年級收集最多獎勵卡的班級將獲得印有蔬菜水果圖樣的文件夾、吸鐵等,作為獎勵。另外,當局也給予教師建議,鼓勵他們主辦有趣的活動,教導學生多吃蔬菜水果的好處。
10歲的小學四年級學生陳文慧表示,自己本來不喜歡吃蔬菜,但是最近在教師的鼓勵下開始多吃蔬菜水果。她說:“我上個月收集了20多張獎勵卡。同學們把生菜制成沙拉,比較好吃。”
(汪新才摘自2012年11月6日《北京晨報》)
責編:戴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