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新建
摘 要:如今我國已進入高速發展的21世紀,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手段開始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為了滿足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我國在高中階段便開設了信息技術這門課程,要求教師通過改進教學方式,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創建科學有效的課堂模式。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沒有固定的教育模式,所有教師都是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著前進。結合多年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經驗,對如何進行信息技術的有效教學向大家進行詳細的說明,在此僅供其他教學同行作為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重組結構;拓展思維;提升素養
不能否認信息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很大的變化,近幾年,它也在全國各學校得到了普及和發展,但是因為各地老師開展這門課程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千差萬別,以及各種軟件、硬件發展不協調等,導致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不是很樂觀,學生對這門課也提不起興趣。所以,怎樣進行有效的信息技術教學,使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成為每位信息技術教師重點關注和熱烈討論的話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打破常規教材,重組知識結構
有效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既不能脫離課本內容,也不能照本宣科,而是在全面了解教材的基礎上,挑選出真正適合學生并對學生有用的知識點。教師要對教材內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并且靈活地運用教材。雖然學生已經在初中接受過一定的信息技術教育,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學生還是沒能掌握好信息技術基礎知識,信息技術素質也普遍較低。而高中的信息技術知識與初中的聯系還是比較密切的,因此,那些在初中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的學生,在高中就會覺得信息技術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也提不起任何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找出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的方法。
經過不斷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學生會對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操作能力比較強的教學活動感興趣,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設計出與學生這種心理特點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我們可以打破原有的教材體系,將課本中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提到前面來,并對課本中操作性比較難的教學案例進行改進和簡化,也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自己編寫教材,當然,這些都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否則教學效果會適得其反。打破常規教材,對課本知識結構進行重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讓學生輕松地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同時也使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運用多種方法,拓展學生思維
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跟其他學科相比,他們更對信息技術這門課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上,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也許會在短時間內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長期使用的話,學生也會逐漸喪失對這門課的興趣。而且,如果教師只是口頭授課的話,形式不僅單調且乏味,學生會逐漸產生厭惡感,自然也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只有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信息素養真正得到提升,才算是完成了信息技術的有效教學。比如,我們可以運用任務驅動法、討論法、廣播教學、親自實踐,以及研究型、資源型、游戲型等教學方法,方法雖然多,但是不能濫用,必須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當然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是有原因的,就是將課本中靜態的信息技術知識變為動態的,抽象的變為具體的,文字的變為圖形的,個人講解變為多人討論的……只有采用這種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整節課都處于全神貫注的狀態中,以保證高中信息技術的有效性教學順利進行。
三、與時俱進,提升學生素養
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得如此迅速,信息技術知識的更新速度也是極為迅猛的。“教師如果想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
水。”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做到與時俱進,才能教授給學生最先進、最有效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生才能對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有所了解,進而掌握網絡常見軟件的操作技能,使學生一直處于信息技術知識的教育前沿。所以每節信息技術課,我們可以花上10分鐘時間給學生講一些有關信息技術的新動態,或者開展一些比較簡單的信息技術操作競賽,讓學生都參與進來。而且我們必須告訴學生,只靠學習興趣是不行的,必須有一種堅強的意志力,同時也要有將信息技術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的能力,讓學生懂得所有的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同時也回歸于生活。學生只有明白了這些,在高中信息技術課上,才會有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學生才會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取得進步。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老師,我們要多對學生進行激勵和贊美,因為高中學生不同其他學生,他們面臨著來自高考的壓力,我們只有不斷地對他們進行激勵性的評價,肯定他們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表現,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才能不斷得到提升。
以上是我對高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幾點感悟和體會??傊?,要想提高高中信息技術的課堂效率,教師必須不斷加大教學力度,對于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也要縝密考慮,當然,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和普及,對信息技術的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要在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和理論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為國家培育出更多具有信息素養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韓保來.多媒體教學:教學電腦化·網絡化.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2]陸宏,馮學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理論與實踐.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射陽縣高級中學)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