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蕓
摘 要:借助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相結合進行課堂“調控”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掌握知識,進行語言的重組運用,并能激發其發散性思維,創造性地使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
關鍵詞:可行性;保障體系;實際運用;誤區
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使學生在學習中眼看、耳聽、手動、腦想,全面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通過其進行英語課堂的調控式教學,使不同層次、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全力投入,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更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切實可行的平臺。究其原因:
一、以信息技術來調控小學生進行英語課堂的自主學習,具
有較強的可行性
1.它體現和貫徹了Gardner和Miller的“自主學習理論”
2.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小學生的抽象理解能力差,英語學習以機械記憶為主,很少有真正意義上創造性地自主學習來記憶鞏固這些內容
而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調控課堂,這
樣的教學能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平面的教學方式轉化為多媒體形式和立體型的教學模式,構建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幫助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方式來突破英語學習的重難點,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散性思維,并最終進行語言的自主創造性學習和運用。
二、具有較好的保障體系
要想利用信息技術從時間與空間上進行教學的指導,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學校就配備信息技術使用的硬件配備:投影儀、顯示屏、電腦操作臺等設施;以及信息技術在教師中的普及且個性化:如可供教師學習和培訓的Moodle平臺,
PPT課件的制作、語音庫調用、Inspiration、QuizCreator在線測試,
網頁的制作,博客的使用等等,這些均已配備,可供教師做自由地選擇、進行信息技術的整合教學。
同時,通過這些信息技術課件的使用來調控課堂教學,使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由此得到的課堂教學效果和反饋而生成的反思,教學案例、論文,課題等都需要落實到位。
現今的教育環境,已有很多學校具備了以上所需的人力、物力保障。
三、具有實際運用性
例如,利用以下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
1.Kidspiration課件在英語語音教學中的運用
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利用Kidspiration課件中語音庫的調用,讓學生充分地自主學習英語語音。(當課件中出現單詞和句型時,來反復學習、掌握所學內容的語音)
2.在powerpoint課件深度制作中,句型、對話的自主學習
學生可以通過觸發器等深層的PPT設置,根據自己的意志進行選擇,進行自主練習。
3.在Inspiration課件中,進行練習時可以請學生根據自己所選擇的內容,動手拖一拖,放一放,發揮他們的自主學習性,讓他們更深刻地感覺到是在進行自己的學習
4.QuizCreator在線測試中所生成各種題型的練習,答題后給
出的對錯評分以及教師設置的正確答案(也可不設置),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評判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同時,教師通過學生的解答反饋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從而正確地把握自己的教學,做出最及時、最合理的教學方式、方法設計
四、在以信息技術來調控小學生進行英語課堂的自主學習中,
注意三大誤區
1.信息技術的教學不能強加于所有的教學內容
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或者更利于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對于教學內容教授的方式、方法,我們要篩選,根據內容和教學對象選擇最合適、最恰當的教學手段:或者是信息技術教學,或者是傳統的英語教學,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2.信息技術教學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手段,它也只是學生學習的手段之一
信息技術因其特性,做好的鞏固、復習、預習課件可以下載給學生,或者放置于Moodle平臺或教師的Blog,讓學生利用這些平臺進行預習、復習,鞏固所學內容。
3.信息技術教學不能“以一代全”
課堂教學中,過于花哨和復雜的課件不但過多地占用了教師研究教材教法的時間,更影響了學生思維的專注性,從而降低課堂教學效果;其次,把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等本該板書到黑板上的文字都一律搬到了屏幕上,用鼠標代替了粉筆,殊不知這種無意義的整合,只能讓教師的課堂教學缺乏靈活性和可變性。
五、具有較深層的意義
1.拓寬了學生學習的渠道,為我們鄉鎮學校的孩子創設和豐富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其更為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探知愿望,真正地實現“自我教育”
2.使學生能在自主學習英語的同時,也能最佳程度的使用所學的語言,發揮語言學習的最大功用
3.不斷增強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學習英語的良好現狀,更進一步地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學習,即進行“自主學習”,并能自主地嘗試創新學習,從而更好的詮釋和完善“自主學習理論”,使現代小學生真正成為會學習的人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蓮花學校)
編輯 王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