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牛奶含毒,多家奶企受影響
1月25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在新西蘭生產的部分牛奶及奶制品被測出含有雙氰胺殘留物。目前,中國有八成進口奶粉來自新西蘭。事后,雅培、美贊臣、雅士利等多家品牌企業受到影響,乳業巨頭恒天然集團更被曝知情不報。有專家評論:這是國際上首次披露,會對整個產業造成影響食品安全問題牽動著消費者的神經,稍微不慎就會重挫消費者信心。
云南白藥含有毒成分
1月30日,《南方日報》報道,云南白藥因在其藥品配方中使用含有毒性的烏頭類生物堿,被消費者告上法庭。2月5日,香港等地下令回收涉事云南白藥產品。2月6日,云南白藥承認配方中含有烏頭堿類物質,但表示經過炮制、加工等程序后,其毒性得以消解或減弱。國家藥監局也表示,云南白藥產品總體安全。有專家認為:是否應該明確標明配方才是癥結的關鍵,云南白藥應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不應以配方絕密為借口拒絕公開其成分。
“即刻搜索”陷裁員風波
2月17日,有網友爆料稱,“即刻搜索”因業績不佳,將裁員100人,同時質疑團隊領頭人鄧亞萍“不懂搜索行業,兩年花20億,使用率卻為零”。對此,“即刻搜索”官方回應稱:公司并沒有裁員決策,今年仍會有應屆畢業生入職,另將進行一系列的社會招聘。有專業人士表示:“即刻搜索”的產品中規中矩:沒有差異化競爭,網友不買賬,且缺乏有效營銷,很難占有市場。
優卡丹被曝副作用大
1月23日,《青島早報》報道,“優卡丹”小兒氨酚烷胺顆粒類藥物因含有對兒童肝腎有毒的成分,對1歲以下的嬰幼兒應禁用,但各地藥店仍可輕松買到。對此,仁和藥業發表聲明:禁用原因并非“肝腎毒性”,而是因為“缺乏新生兒和1歲以下嬰兒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依據”。有評論稱:對于因產品說明書存在缺陷而造成的后果,企業并未予以重視,更沒有在聲明中履行對公眾安全的責任和義務。
周六福、施華洛世奇被檢不合格
1月16日,廣州市工商局抽檢珠寶、玉石、鉆石等貴金屬產品,其中周六福、施華洛世奇等知名品牌被檢不合格。隨后,工商部門要求,不合格商品必須全部下架退市。對此,周六福和施華洛世奇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清楚此事,不予置評。有評論道:近年來周六福等品牌多次登上質量黑榜,主要是企業在管理體系上出現問題,包括渠道管理、加盟商管理等不完善因素,致產品質量大打折扣。
VERO MODA等品牌上黑榜
2月16日,據《新聞晨報》報道,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該市的皮革服裝產品進行了專項抽查,結果顯示50批次產品中有一半產品不合格。其中tonvieans、G-STAR、VERO MODA、goldion等品牌產品均有質量問題。有評論道:產品不合格不僅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同時也降低了衣服的使用壽命,相關皮革服裝制造業應嚴把質量關,讓消費者購買放心衣物。
家樂福冰柜驚現老鼠
2月12日,網友“瓦塔希瓦他”稱在家樂福洪山廣場店的速;東湯圓冷柜內發現老鼠,該超市工作人員稱“信則有不信則無”。有記者在店方的回放錄像視頻中,確認此事為真。列此,家樂福武漢地區公關經理回應稱:超市每月都會有兩次消殺處理,不會出現此類情況。有評論道:食品安全問題緊系民生,應加重消殺力度,提高警惕性,同時也應正確回應網友的曝光,公關之事宜疏不宜堵。
阿瑪尼頻陷“質量門”
1月16日,《北京商報》報道,標為百分之百小羊皮的阿瑪尼服裝,經檢驗后發現面料材質為兔皮。事后,阿瑪尼合作伙伴大連萊卡門服裝有限公司,承認存在類似問題,但阿瑪尼官方并未給出任何相關回復。有專家認為:奢侈品應該走創新道路,盲目擴張實為營銷大忌,關鍵在于從服務上吸引消費者眼球。同時,品牌還需加強對內部管理和供應鏈環節中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