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比娃娃是全球玩具市場上暢銷最久的玩具。但現在,一款厚嘴唇、著裝時髦的布拉茲娃娃給了這位金發碧眼的公主迎頭痛擊。
站在芭比背后的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美泰(Mattel),他們的對手,布拉茲娃娃(Bratz)制造商MQA娛樂公司則是后起之秀。雙方在法庭和市場上針鋒相對了8年之久,但最近的結果居然是布拉茲娃娃勝出一局,市場霸主美泰不但輸了官司,還在大戰中損耗了近7億美元。
相較于芭比,布拉茲娃娃晚出道42年。但是,這個大膽的“后輩”憑借處處“反芭比”,以叛逆的形象、多變的推廣嘗試,以及貼近消費需求和爭取小眾客戶,一度搶占了40%的時尚娃娃市場份額,使得芭比的銷售大幅下滑,MGA也成為美泰公司最大的威脅。
40多年的差距,后起之秀如何挑戰行業龍頭?布拉茲娃娃給出了答案:做個野丫頭。
野丫頭的逆襲
算起來,布拉茲娃與芭比還有那么點“親緣”關系。
2000年10月,美泰公司的設計師卡特·布萊思特對其東家的保守實在是忍無可忍了。自從1959年出道以來,芭比娃娃一直是端莊優雅的代名詞,這與美泰公司一貫的保守做法不無關系。美泰多年來在玩具市場占據龍頭地位,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他們對自己的主打玩具從來保持著極端謹慎的發展策略,絕不輕易有大的變動。當布萊思特早已冒出一款“野丫頭”的設計時,美泰卻告訴他必須為公司設計一款更加端莊的芭比。
布萊思特憤而出走,帶著野丫頭“布拉茲”找到了MGA公司的CEO艾薩克·拉瑞安。
拉瑞安確實是一個大膽的商人。他曾在17歲時孤身一人從伊朗到美國求學,畢業后就投身電子產品出口貿易。現在MGA的大樓上,還能看到他的座右銘:“天助勇者”。然而在看到這款布拉茲娃娃時,拉瑞安也下不了決心。當時市場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野丫頭”,孩子和父母們都喜愛芭比那樣的公主,會樂意為叛逆的野丫頭付錢嗎?
拉瑞安的女兒幫他做了決定,這個時年11歲的女孩對布拉茲愛不釋手,使拉瑞安下定決心生產這種娃娃。為此,他擴展了公司業務,延伸到生產、制造和銷售時尚娃娃,隔年便推出了第一代布拉茲娃娃。布拉茲娃娃系列共有5個成員,其中兩個娃娃的名字來自拉瑞安的兒子卡梅隆和女兒雅思明。這些娃娃的風格跟芭比大相徑庭,她們有不同的膚色,涂著深色的眼影,厚厚的嘴唇上有鮮艷的唇膏,她們穿著高底靴、熱褲、背心等時尚前衛的服裝……無一不在訴說:我可不是個乖女孩。
布拉茲娃娃發行后一分鐘,MGA公司便有了一萬多美元的進賬,這讓拉瑞安大為驚喜。在隨后的圣誕季銷售中,他花了大力氣宣傳布拉茲,使之聲名鵲起。布拉茲頭五年的銷量達到了1.25億美元,迅速占領了7-12歲女孩的市場。2005年,布拉茲娃娃和相關產品在全球的銷售額達到了10億美元,同年,受其影響,芭比的銷量自2004年來下滑了30%;2006年,據分析師估計,布拉茲搶占了40%的時尚娃娃市場,成為芭比最大的威脅。依靠布拉茲娃娃,MGA公司也迅速躋身全球最大的私有玩具制造商。
分析家認為,布拉茲的“反芭比”策略明顯奏效了,相較于完美的芭比公主,這些略顯叛逆的娃娃顯得更加真實,更讓孩子們著迷。而且,當市場上全都是優雅高貴、穿金戴銀的娃娃時,野丫頭顯然更能吸引眼球。
盡管父母們擔心布拉茲娃娃會帶給孩子不好的影響,很多專家也評論這種過于成熟性感的妝扮出現在兒童玩具上“令人憂心”。但青春期前的女孩們正越發地早熟,她們在信息社會中比父母們更能接受標新立異的新事物,因此傳統的芭比公主在她們心目中正在成為“老套”的代名詞。
娃娃大戰
在出道半個世紀之后,芭比頭一次感到了威脅迫近。
面對氣勢洶洶的布拉茲,芭比的東家美泰公司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在美泰之后的表現中,可以看出他們幾乎沒有面對競爭的有效策略。
他們的策略是:在法庭上埋葬競爭對手。可問題在于,美泰并不是唯一財大氣粗的玩具制造商。多虧了布拉茲,MGA的CEO拉瑞安成為了行業中最富有的人之一,雙方的自負和對價值數億美元版權的爭奪,拉開了一場長達8年的拉鋸戰。
第一起訴訟是MGA開的頭,他們起訴美泰新的芭比系列抄襲了布拉茲娃娃獨特的眼睛形狀。這一起訴有效地阻止了美泰都市hip-hop風格娃娃的推出。新仇加上舊恨,美泰投入了非凡的熱情到版權大戰中。
美泰反起訴的理由是,布萊恩特是在美泰公司任職期間設計出的布拉茲娃娃,根據合同的知識產權協議,美泰公司擁有其設計所有權。盡管MGA堅稱布萊恩特在創作草圖時已經從美泰離職,但2008年,一名地區法官判決美泰勝訴。隨后的一年中,美泰憑借法庭禁令,差點就讓MGA停產和停止出售布拉茲娃娃。
一位才七歲的消費者海洛克一針見血地評論說:“芭比是公主,布拉茲是野丫頭,兩個都應該要。”
七歲的消費者都比美泰更明智——面對威脅時,美泰第一時間沒有花心思去搶占“野丫頭”的空白市場,反而被版權官司絆住了腳步。直到2010年,美泰才推出了年齡層定位更高的“精靈高中”系列,以熱門的吸血鬼文化作背景,用4個膚色、性格各異的女孩對抗布拉茲娃娃。2012年,精靈高中的銷量已經超過了芭比——如果他們能早幾年推出來,這場大戰也許早就是另一番格局了。
面對禁令,MGA也沒閑著,他們得到另一名法官的支持,裁定禁令無效。隨后MGA開始回擊,他們狀告美泰竊取商業機密,并在今年得到了美國第九巡回上訴法院的支持,要求美泰公司支付包括訴訟費用在內的總計3.07億美元的賠償。有人計算,美泰在這場娃娃大戰中消耗了近7億美元。
而MGA還沒有善罷甘休的打算,他們的律師已經發出了將再行起訴的申明。但對看客們來說,“這場官司中,最大的贏家是律師。”—位玩具和家庭娛樂的專家吉姆·塞爾維評論說,公司們應當把錢花茁市場研究上,而不是在法庭中大出血。“99%的消費者根本不知道,也不關心版權官司。他們只會購買孩子們想要的產品”。
美泰在官司大戰中得不償失,MGA卻趁機大肆宣揚,好歹賺了吆喝。
盡管MGA目前在版權官司上取得了勝利,但塞爾維估算,在法律大戰期間布拉茲的銷售從2006年的高峰一路走低,其2010年的銷售額在3000萬美元到400CI萬美元之間。而芭比面對眾多的競爭也顯得疲軟,在本世紀第—個十年增長基本為零或負值。
保守的災難
“芭比選擇的是‘安全模式’,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個成功的策略。”塞爾維評論說。的確,MGA在2006年的高峰之后,做了很多嘗試,比如2007年拍了《布拉茲》真人電影,但得到的評價是“堪稱災難”。而美泰對這些嘗試一向小心,他們會在看到成功的先例后再行授權。早在1990年代,皮克斯在《玩具總動員1》的創作初期,就向美泰請求芭比的授權,但美泰拒絕了。第二部電影出現時,芭比也僅僅小客串了一把。直到近年,芭比才在第三部電影中出演重要角色,而此時,其對手之一孩之寶公司早已靠著《變形金剛》系列電影賺得盆滿缽溢。
保守也許穩健,但在快速發展的市場中這種保守顯得既傲又慢。
在中國市場上的失利,正是美泰保守策略的功勞。芭比的“公主夢”在美國橫行近半個世紀,他們將之直接移植到了中國市場,認為也能創造銷售奇跡。在消費者看來這多少有點傲慢:他們幾乎不針對亞洲人開發產品,也一概不與成人粉絲進行任何互動。他們擔心小眾的娃娃會分散品牌影響力,因此對產品的控制還保持著上世紀50年代的水平——即使美泰專程設計了中國版芭比娃娃,也被中國消費者認為是“美國人心中上海女孩的樣子”。2011年,美泰位于上海的芭比旗艦店黯然關張。
MGA則再一次展示了“反芭比”策略的有效。
2012年1月,一位兒童癌癥患者的母親簡·賓漢姆在Facebook上發起了一個活動,要求美泰制造一款禿頭版的芭比娃娃,以支持兒童癌癥患者。美泰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回復了一封“打官腔”的信,表示“美泰公司不接受來自外部人員的產品提議”。但這個“美麗的禿頭芭比”運動得到了極大的關注,活動頁面上收到了累計超過16萬的“喜歡”。美泰不得不宣布,將生產10000個限量版禿頭芭比,專門捐贈給美國兒童醫院。
在MGA聽說了美泰的回信后,立即建立了新產品線。“美泰的格式套用回信,給了我們參與這個活動的機會。”MGA的蘇珊·希爾說。MGA迅速推出了3款禿頭布拉茲娃娃,3款禿頭莫克西女孩娃娃,和一款禿頭莫克西男孩娃娃。此外,MGA還宣布,每銷售一個娃娃,將捐贈1美元支持“希望之城”組織對癌癥的研究。
這幾個禿頭娃娃充分展現了MGA公司對細節的關注。這些娃娃都沒有眉毛,因為大多數癌癥患者也沒有。娃娃也沒有配備假發,也不會將之作為配件。“我們想證明,即使沒有頭發你也可以是美麗的。”希爾說。每個娃娃的包裝中將附帶一個小孩尺寸的串珠手鏈,“孩子們在每次完成治療后將收到一顆串珠。”賓漢姆說,“他們可以用這個來計算自己還有多久結束治療,最后手鏈將成為他們珍貴的收藏品。”
玩具反斗城對MGA的禿頭娃娃進行了最大的支持,他們將禿頭娃娃擺放在人流量最大的區域,包括收銀臺。不少人把這次禿頭娃娃事件定義為:“布拉茲娃娃擊敗了芭比。”MGA否認了在禿頭娃娃上兩家公司的競爭:“不只是芭比,我們也希望看到禿頭的麗芙娃娃(加拿大Spin Master司)和美國女孩娃娃(美泰公司),以此來支持兒童癌癥患者。”
顯然,“野丫頭”布拉茲雖然更年輕、更莽撞,但她也更懂得如何拉攏消費者的心。正如塞爾維所說,娃娃大戰中真正的贏家將由消費者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