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做空民生的壞蛋,內褲輸掉了。”
——2012年12月,“大嘴巴”史玉柱用一條微博,狠狠還擊了諸多曾經嘲笑他不懂股市,盲目投資銀行股的“行業人士”。
史玉柱,征途boss、腦白金之父,行業知名大嘴巴。如今,他又多了一個新頭銜:金融大亨。“閑居山林,無欲無求。江湖恩怨,別來煩我。”這是史玉柱貼給自己的標簽,但現在,就算他再希望“不問江湖恩怨”,也頗有些身不由己。
2012年的中國股市,整體行情跌破2000點,一度達到歷史最低。而民生銀行卻逆勢而上,A股價格一路飆升大漲,以3270.6億元的總市值超過了招商銀行。因這兩年累計增持民生銀行超80次,浮盈45億元的傲人戰績,史玉柱由此被網友稱為“2012年最佳投資家”,更有好事者還將曾屬于王亞偉的“中國股神”稱號轉封給了史玉柱。
自2011年3月第一次入手民生銀行至今,史玉柱在民生銀行A股上的投資回報率高達90%,這一數據足以讓所有投資公司嘆服,甚至就連曾給他帶來無數財富的網絡行業也黯然失色。到2012年12月底,民生銀行A股在1年時間內為史玉柱賺取了45億元人民幣的賬面收益,相當于巨人網絡2011年凈利潤的五倍。
從被眾人嘲笑不懂行,到如今的“股神”,史玉柱這場仗堪稱經典。多年來追隨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的他,如同自己的偶像般,一戰成名。
銀行股玩家
史玉柱與銀行股的牽手,看似偶然,實則妙棋。
在入股民生銀行之外,史玉柱還持有華夏銀行1.79%的股份,持股數為8956s322股,其市值更是超過10億元人民幣,是華夏銀行第九股東。
而這兩次與銀行的結緣,均屬義氣之舉。
2002年,史玉柱從好友段永基手上買下了6000萬股即將被法院凍結的華夏銀行股,開啟了在銀行股領域一發不可收拾的投資路。
投資銀行股,這個外界大呼看不懂的舉措,實則是史玉柱深思已久的一個重要決定。在他的事業發展藍圖中,銀行股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是為自己今后的發展布局。
2001年,憑借腦白金再次復出的史孟柱,在斥資2億多元還清當年的債務后,不甘成就僅限于保健品領域,渴望再度成為“巨人”的他,希望通過投資來進行多元化發展。
手握近5億元現金,史玉柱將目光盯在了游戲和投資領域。在籌備巨人網絡之余,史選擇了投資銀行股。銀行股清晰的商業模式和穩定的發展,背靠國家不易破產,加上適合大資金進出,急需資金兌現方便等優勢,無不讓他心動。
另外—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如果能做銀行的大股東,取得董事會席位,對未來自身的融資需求也有很大幫助。牽手民生銀行
就在一年前,誰也想不到民生銀行會給史玉柱帶來如此巨大的回報。甚至就在5個月前,“大嘴”還在微博上感嘆民生銀行股價不給力。可就在這不到半年時間里,財富之神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眷顧了這位億萬富翁。
而談及史玉柱和民生銀行的淵源,須回溯到2003年。
2003年9月,史玉柱好友馮侖旗下公司正在籌備上市,但由于其是房地產公司,投行認為參股銀行會使得公司很難獲得好的估價。得知這一消息后,仗義的史玉柱將馮手中的1.43億股民生銀行國內法人股盡數買下,“變身”成為民生銀行非流通股的第八大股東,持股比例占非流通股的3.75%。
有了華夏銀行的成功經驗,對投資民生銀行,史玉柱很是自信。被網友戲稱為“大嘴”的他數次在微博上表達對民生銀行的好感,還曾因為表達對國壽增持民生銀行的不滿,發表“涉嫌違規披露信息”,被北京證監局請去“喝咖啡”。
入股民生銀行的史玉柱,很快就數次對民生銀行進行增股,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持股比例從最初的3.75%,增加為4.82%。另外,不滿足僅持有民生銀行A股的史玉柱還在2012年6月大量購入民生銀行H股。據官方數據統計,截至2012年12月,史玉柱砸在民生銀行A股和H股的資金接近2.5億元人民幣。兩輪增持共約80次交易,合計耗資約55億元。
有媒體算了這樣一筆賬:以2013年1月30日民生銀行的A股股價10.36元、H股股價11.3港元為例,民生銀行3.495億股港股市值39.4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1.66億元;8.096億股A股市值83.87億元,減去啟動連續增持前的持股(1.496億股15.5億元的市值),增持部分的持股市值約68.37億元。即其增持部分的市值解禁共約100.03億元,減去約55億元的增持成本,浮盈約45億元。
45億元,僅僅是用民生銀行A股2011年末5.44元的收盤價與當時史玉柱8.056億股的持股量,以及目前民生銀行10.36元的股價估算而來。若考慮到史玉柱的增持價可能低于5.44元,以及這一年間的分紅,其實際賬面收益遠遠不止這個數字。
而如果只是從賬面投資收益率來看,1年時間浮盈就狂飆90%,已超過A股市場上包括公募基金、陽光私募、券商理財等在內的所有專業投資機構。據萬得資訊統計,公募基金同期的最高收益率為50%,陽光私募為39%,券商理財為15%。
不僅如此,作為初始投資數十億元的大“項目”,這一回報率是如此之高,令任何實業投資都只能望洋興嘆。史玉柱在民生銀行上賺錢速度甚至超越他的網游業務。資料顯示,史玉柱控制的巨人網絡在2011年凈利潤為8.8億元人民幣;2012年前三季凈利潤為9.1億元人民幣,全年預計為12億元人民幣。史玉柱在民生銀行的投資收益,為巨人網絡最近兩年凈利潤總和的兩倍。
如今的史玉柱難掩興奮,高調的他在微博宣稱:“我想請民生風險控制的哥們喝大酒。”
借道進軍股市
史玉柱在股票投資上剛剛初試啼聲,其回報旋即超過了他的“核心業務”——網游。正是這樣巨大的賺錢效應,讓這位商界老江湖的目光轉向了股票投資。
不過,在進軍銀行股初時,史玉柱曾遭遇到挫折。
2012年9月,摩根大通、瑞信等外資投行接連發布唱空民生銀行HG股,A、H兩市股價重挫,民生銀行A股下跌3.7%,一度創下5.39元的年內低點。一時間,市場對銀行股未來的業績產生諸多質疑,認為因為房地產限貸限購,可能導致銀行股的業績出現負增長,另外銀行業財務透明度不夠,大機構不敢持股太多,怕不良資產暴露等負面因素也引起股價暴跌。
但天生謹慎的史玉柱卻在這一時刻做出了與他性格不符的舉動:9月19日他以5.5元人民幣—股的價格,購入100萬股民生銀行A股;次日再以5.47元一股的價格購入300萬股,合計耗資2191萬元。
隨后民生銀行的強勢反彈證明了史玉柱的毒辣眼光。在2013年1月,史不僅一舉收復此前的虧損,有分析人士甚至認為,史玉柱的獲利至少在20%以上。
心里樂開了花的史玉柱得了便宜還要賣一下乖,他在網上發布了“惡意做空民生的壞蛋,內褲輸掉了”的微博,暗諷那些做空的機構和組織的盲目,以及證明自己的遠見。
如今的史玉柱已經將銀行股看做了自己盈利的另外一大來源。
“3年內不減持民生銀行”,這句史玉柱在媒體面前發出的感言表明他對于民生的樂觀態度,似乎也暗示了他對于股票市場的樂觀態度。
暫且不論其是否真的會減持民生,其作為專業投資者進軍股票市場的進程卻已經起步。
有專業人士分析稱,史玉柱正在借道“傘式”基金進軍股票市場。該類基金由客戶部分出資,券商負責按比例募資,合作形成基金,募資比例一般為1:3,主要投資方向為二級市場股票和基金。另外據知情人稱,史玉柱在上海某券商處的出資額達10億元人民幣。且在其他券商處還有同類基金在運作。不過并不知曉是誰在操盤這些資金。
只有一個史玉柱
“我們就學史玉柱,持有華夏三年不減持”、“秒殺一切基金經理,就連王亞偉也不在話下,事實證明,一直持有優質股的史玉柱才是中國股神”……一夜間,幾個月前還對史玉柱不斷增持民生銀行股的嘲諷、譏笑全部轉為了追捧、崇拜。微博上甚至有粉絲聲稱“立春請到史玉柱微博拜大仙,祈求蛇年炒股賺大錢”。
在“史玉柱效應”下,大量投資者跟風買入銀行股,但這一情況卻忽略了實際情況。據媒體資料報道,盡管如今史玉柱風光無限,但早在2008年金融風暴時,為了謹慎起見,史也曾大手筆以“白菜價”減持。
民生銀行2008年年報顯示,史玉柱持有的A股已經減至8.9663億股。2009年一季度,史玉柱又以每股4.5元左右拋售約5.7億股民生銀行。2009年4月27日,史玉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些銀行股已持有超過6年時間,屬于戰略投資。此次拋售是為了“抱著現金過冬”。一旦經濟形勢好轉,還會增持銀行股。不過后來,史玉柱顯然對此次拋售并不滿意。
2011年1月19日,在參與民生銀行定向增發后,史玉柱在微博上表示:“套現是前年初,看不清金融危機底部在哪兒,公司決定抱著現金過冬,首次把已持股約7年的華夏和民生減持。價格略低于這次增發價。我們以為金融危機會持續2年,但政府太偉大,半年就消除危機。不相信政府就要付出代價,教訓啊!”
同時有市場人士認為,史玉柱投資民生銀行的優勢,取決于他在銀行業所擁有的信息優勢、名人效應和專業團隊,這些是普通投資者無法比擬的。“從法八股起家,史玉柱多年前就是民生銀行前十大股東之一。他對民生銀行的了解和信息優勢,連很多機構投資者都無法比擬。”
此外,民生銀行在銀行板塊里的獨領風騷,也與史玉柱的名人效應、在微博上多次公開唱多、屢次承諾不減持有莫大關系,而這更涉及操縱股價嫌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史玉柱在微博上炮轟中國人壽意欲增持民生銀行,而民生銀行股價次日大漲逾6%。
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目前史玉柱在本輪民生銀行的投資上獲利豐厚。但這更需要一整套估值系統以及具備相當的財務知識。除了投資A股,史玉柱還涉足港股金融衍生品,這都需要專業團隊操作。史玉柱絕不是一個人在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