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年的危機管理,并沒有給歐元區帶來一個能有效解決由大西洋銀行危機引發經濟危機的方法。除了赤字占GDP比重有所下降,以及歐洲央行在2011年12月和2012年2月注資一萬億歐元之后暫時性的利率下調,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情況還是萎靡不振。
歐元危機本不應該對經濟與貨幣的聯盟構成威脅,而一個向下的經濟螺旋也不應出現,但已產生危機的國家加上歐洲峰會所采用的拙劣政策卻深化了這些問題。在2012年6月召開的首腦會議上,又出現了一些關于銀行聯盟的討論,這也不是一個能令人信服的危機處理方式。相反,就現狀而言,西班牙穩定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眼下甚至比全盤穩定還要迫切,因為這個國家在投資評級上還占有一定優勢。
降級的下一個浪潮將迫使投資者大量拋售西班牙國債,進而導致利率超過7%,而西班牙屆時將不得不向外求救。此外,意大利可能會由于溢出效應破產,而歐盟并沒有足夠能力同時挽救這兩個國家,勢必將給歐盟和世界的經濟帶來毀滅性打擊。
解決這些問題最自然的方式是聯合歐元債券,同時可以推出一些附加條件,特別在經濟繁榮時期,可規定政府必須實現預算盈余,否則自動罰款支付。
引入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約30%的債券是比較適當的起點,新債券將取代現有國債,在此過程中,銀行可能會得到優先考慮。這樣一個新的歐元債券,將會帶來三個益處:
首先,降低幾乎所有歐元區國家的利率,無形中給各國銀行尤其是意大利、西班牙的銀行創造了一個新的無風險資產,并刺激公司貸款,因為經濟增速超過實際利率的經濟增長是增強國家償債能力的基礎。
其次,歐洲央行有機會實施量化寬松政策,這將帶來貨幣貶值并將長期利率下調到2%左右 。這是2012年年中在歐元區平均利率水平的一半,政府也將因此節省利息支付,從而自動減少赤字。
最后,德國和法國的避風港效應將結束,但伙伴國出口的增加會刺激這兩個國家的總產出。
歐洲中央銀行是唯一一個可較容易地引入歐元債券的機構,當然這將在一定時期內帶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磨合,但在2010至2011年間,人們已經將這兩個概念模糊化。
基于歐元區成員國和歐洲委員會之間更廣泛的共識之上,歐洲央行可以說是新的“超國家歐洲央行”,其發行的歐元債券將替代國家債券。當然,這些歐元區國家也要接受新的赤字規則條款,即上文提到的各國政府將要在經濟繁榮時期執行的預算盈余,如果沒有達到盈余標準將自動支付罰款。
未來的歐元區政治聯盟的超國家政策層,將負責基礎設施和軍事開支,加上歐盟傳統項目,這些支出占GDP的比例將增加1%至4%,足以執行反危機財政政策。可以說,更優化的規則、結構性調整、歐元債券和歐元政治聯盟等,將是克服金融市場和政治制度的信心危機進而結束歐元危機的必經之路。
(翻譯及整理: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