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三個方面闡述了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開發與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對思想品德想學、樂學。
關鍵詞:思想品德;已有知識經驗;開發與利用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習者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信念的基礎上,對新的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從而建構起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的經驗系統又因新的信息的加入而發生調整與變化的過程。學生的經驗是基礎性的教學資源,是我們教學的起點,知識只有與學生的經驗結合起來并最終內化為學生新的經驗才有價值。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思想品德教學中開發與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以促進學生新知生成的一些做法。
一、調查學生,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具有內生性、潛隱性特點,要將所學習的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聯系起來,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經驗解讀、建構、融合新知識,教師就必須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這些知識、經驗設計教學,達成教學目標。課前調查是了解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狀況的有效途徑。這里的調查,可以是一項專項調查,也可作為作業的一部分來實施;可以在課前進行,也可以在課堂中進行;可通過學生口頭表述要了解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以書面的形式來表達要了解的信息;調查的內容教師可以收集起來加以整理并應用到教學設計中,也可以在課堂上以隨機抽查的形式來了解,隨堂應用所調查的信息。調查的方式、利用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的,但調查的內容要與所學習的內容有切入點,也就是所了解的內容有利于學生解讀、建構新的學習內容,能促進學生新知的形成。
二、使用學案,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學案導學就是在教學中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注重學法指導的一種教學策略體系。我校所編制的思想品德課學案的格式是“四個板塊,兩個層次”。“兩個層次”是指學習分為兩個階段,學生自己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閱讀課文就可以完成的學習,是學習的第一個階段,稱之為初步學習;學生在初步學習中不能完成的重難點問題要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才能完成的學習,是學習的第二個階段,稱之為深化學習。初步學習中所涉及的學習任務對學生有兩個要求,一是認真閱讀課本,二是調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讀、建構、融合新知識。找準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與新的學習內容的切入點是教師設計初步學習任務的關鍵,也是調動學生運用已有生活經驗建構新的學習內容的關鍵。
三、創設生活化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創設“生活化情境”,就是創設教學情境時要把生活作為教學的背景,要注意做到模擬生活,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接近現實生活,使所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連,讓學生產生如身臨其境,仿佛自己就是情境中主角的感覺。在創設情境時,教師要仔細甄別與篩選,要選擇那些與學生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連又與所學內容高度相關且具有趣味性的生活化的情境才能從各方面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激發學生的情感,誘發學生觀察、體會與思考。通過情境創設的“生活化”把無聲的“教學文本”演繹成鮮活的“生活文本”,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加深對道德規范的理解,這種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遠遠勝于空洞的說教和規勸。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取得其關鍵在于生活化的情境激活了學生相關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倍感親切、饒有興趣,從而有了學習、探討的欲望和需求,讓學生感到探討這些問題對指導自己的實際生活是有幫助的,所以,他們想學、樂學。
(作者單位 安徽省馬鞍山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