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達到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師把設計方案拿到課堂上去檢驗,成熟的東西才會展現在大家面前。教與學,以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放手讓學生展示。在思想理念方面,已經接受“五環節”課堂形式。在聽課評課的實踐活動中,從同事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僅是上課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在課堂上他們對學生的態度,他們所具有的在新事物面前勇于改變的勇氣和決心。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特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說來慚愧,一向都是不怎么愛聽課的。換課,被換課,聽一些自己不是很感興趣的科外課,例行公事地完成教學任務。多少年一直如此,習慣了,也說不出什么,感覺大家都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教師的口才與基本功底。
本學期教務處安排教師聽評課,董校長提出“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楊主任公布了《永昌六中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方案》。在學校組織多次教師外出學習,歸來傳達了外校先進的教學模式經驗后,我們在聽課中感到了明顯的變化。
首先是教師特色得以彰顯。我一直以為五環節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學生表現,老師隱在身后,就像導演一樣。實際上,課堂環節的設計,在一開始就打上了教師的烙印,課堂上,不僅僅是學生在表演,老師也在展示。在這個平臺上,并沒有遮蓋老師的風采。張小英老師開堂讓學生介紹《荔枝圖序》的作者,沒想到學生的介紹相當全面,就像講一個故事一樣,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不禁為學生有這樣深入的了解而嘆服。劉君婕老師的課題是《與朱元思書》,很好的一篇古代美文,所以她選擇從朗讀入手,直截了當,干脆利落,一開始就把課堂引入高潮。祁蕾老師和劉老師剛好相反,舒緩明凈,以圖片喚起記憶,伴隨老師優雅動聽的語調,在老北京的印象里,把課堂帶入老舍的世界。王鋒老師引用豐富,自然導出大量詩文,增大課堂內容含量。而年輕的廖老師、徐老師,則以激情導入,情感語調富有感染力,想不激動都難。達到這樣的效果并不是教師隨意為之,而是在備課的過程中精心策劃,認真準備的。為了達到目標,教研組業務活動時,教師按備課小組分組討論,設計方案,有時甚至拿到課堂上去檢驗,成熟的東西才會展現在大家面前。教研組的業務活動有了實質上的內容,關系到大家上課的質量,自然會被重視。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及成果展示。這是董校長在多次大會上提出的構建高效課堂模式的核心部分。董校長說,六中高效課堂的目標,不是教師講得好,而是學生學得好。為此,董校長細化了課堂的組織形式,在時間分配上,要求教師講課不能超過20分鐘,要講在關鍵,練在重點,善教善導,并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在學習小組上,以6~7人為一組,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取長補短,達到平衡。確定課堂目標:一個意識——目標意識;兩個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為中心;六項教學策略——問題預設;先學后教;三講三不講(易混、易錯、易漏的要講,已會、能會、講了也不會的不講);教后反思,不要無效課堂,不要求學生“齊步走”;注重學生的差異性,不準在課堂上瑣碎設問,不準對學生“一刀切”,不準課堂語言信口開河以及作業的三布置三不布置。學校領導能夠深入細致地狠抓課堂教學細節,對我們來說,是鼓舞,也是壓力。因此,我們在集體備課中,認真學習領會教學課改的實質,轉變觀念,改變習慣,在課堂上體現以學生為主的原則。杜如青的課堂上,學生以自身的生活體驗,把握課本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點,其設計使學生興趣大增,紛紛發言,不但概括精準,也使語文有了拓展的范圍。徐惠蘭老師的課堂上,學生對生活場景的概括細致周全,使全文在理解上有了清晰的思路。郭志金老師講的《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課堂上,小組有目的地組織討論,氣氛熱烈,教師收縱有度,點撥到位,學生搜集展示的資料相當全面,知識面拓展很寬。張迎霞老師的兩節課令人耳目一新,在聽課記錄上,我只能感慨:老師有才,學生太有才了!蔡仲平老師的課堂,開頭就很別致,以唱歌引入,使課堂氣氛極為活躍。在另一節表達交流綜合實踐的課堂上,陳富強(音)同學根據《三國演義》自編自唱的說唱曲《既得隴復望蜀》,充分顯示了學生的才華,表明我們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足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能夠張揚生命的色彩。
聽這些課有什么感受?以前是不愛聽課的,現在卻希望能多聽一節。聽課不再是完成教學上的一項任務,而是成了我們改變原來陳舊教學模式的愿望。聽課歸來,同事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討論,從時間分配、教師語言是否得體到學生展示表現,辦公室洋溢著熱烈氣氛。雖然我們在正式的教研組活動給予授課者評價時,多是溢美之詞,在交流探討中,我們彼此之間卻是毫不客氣地指出問題。被評價者絲毫沒有不悅表現,因為大家心里清楚,指出問題,才是真正的關心,才能在課改中不被淘汰,跟上高效課堂的步伐。這種聽課的模式,不但讓我們在課堂上有所感受,就連教研活動都為之一變,注重實質性的研討。
教與學,以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前我們不是不知道,而是難以操作,感覺混亂的課堂不像是上課,會被領導批評。當學校領導倡議現在的這種課堂模式之后,顧慮打消,放手讓學生展示。一開始有些問題,就是現在也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但我們在思想理念方面,已經接受“五環節”課堂形式。縱使歪歪扭扭走路,畢竟我們踏上了一條新的途徑,一個可以讓學生廣泛參與,讓學生自我表現的新路程。授人以魚,莫若授人以漁,在聽課評課的實踐活動中,我從同事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僅僅是上課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在課堂上他們對學生的態度,他們所具有的在新事物面前勇于改變的勇氣和決心。對于學生來說,課改帶來的益處可能還不能言述,在我們教師辛勤的努力下,當他們對所學的課程不再厭倦,當他們熱衷于探討,當他們也像老師一樣在講臺上侃侃而談,闡述自己的發現,那時,他們會發現,原來上課是這么有意思的活動。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疑惑現在的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呢?
(作者單位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