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掀起了一場教學改革的熱潮,但是課改要因地制宜,不可照搬模式。結合高二歷史的一些課改經(jīng)驗,談一下主要創(chuàng)新之處。
關鍵詞:小組合作;高二歷史;新課改
縱觀當今教壇,課堂教學改革無疑是廣大教師關注的焦點,和以前的課堂相比,新課堂“熱鬧”了。“肢體”的活躍代替了思維的活躍,“形式”的熱鬧掩蓋了教學的本質,似乎在如今的課改中,形式化的東西多了。我校從去年課改以來,一直在學習一些課改名校的課堂教學模式,但是我認為,課改不可以施行“拿來主義”,不可照搬某種模式,應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我們學生的課堂教學模式。作為課改的實施者,我在最近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針對學情,合理制作學案
今年的高二歷史教學比較特殊,既有文科班又有理科班,既有實驗班又有普通班。文科班的學生,學習歷史的目標是以夯實基礎為本,以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為重點,為高考做準備。理科班學生,學習歷史的目標是通過學業(yè)水平測試。所以,在制作學案時,我們采取的是“基礎知識+拓展訓練”的模式。對于理科班的學生而言,只需要完成基礎知識部分就可以了,而文科班的學生則需要全部完成。但是拓展訓練對于文科普通班的學生又是有選擇性的:他們有時候只需要完成拓展訓練中的某一道題或者某一問題就可以了。這樣安排,既體現(xiàn)了學案的層次性,又兼顧了學生的實際情況。
二、自主學習,注重學生學習方法和習慣的養(yǎng)成
在自主課的教學中,把這一節(jié)課的學案發(fā)下去以后,學生一邊看課本,一邊完成學案的內(nèi)容。我會在教室來回走動,觀察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態(tài),當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只是單純地把課本上的知識,一股腦的往學案上抄,僅僅為了加快速度完成學案的時候,我就會提醒學生,注意方法。
例如,高二歷史必修三作為文化專題的教學,幾乎所有的教學都要求學生分析思想文化產(chǎn)生的背景,剛開始,學生往往把課本中的知識大段地抄在學案上,遇到這種情況,我告訴學生,應該首先從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背景來分析其原因,因為政治和經(jīng)濟是培育文化的土壤,決定了文化的前進方向。這樣,在以后在遇到這樣的題目時,學生不再是盲目地抄課本,而是從政治、經(jīng)濟的背景去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但學會了方法,同時也學會了聯(lián)系以前的知識,因為必修一和必修二就已經(jīng)學完了政治史和經(jīng)濟史。在自主課中,學生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學習習慣不好。今年山西省高考閱卷改革以后,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做題時長篇大論,沒有序號,沒有要點。但是歷史學科不同于其它學科,在答題時,學生能否答到關鍵點是很重要的。針對這一問題,我收集各種資料,給學生提出了答題的“四化”,即:要點化、序號化、規(guī)范化、整齊化。平時在完成學案時,嚴格按照“四化”要求來做,這樣檢查學案時既輕松又省時,學生還養(yǎng)成了良好的答題習慣。自主課堂上,教師不是旁觀者,針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個別問題,教師在自主課上可以通過及時地點撥、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案。
三、小組合作,達成知識共識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是課堂教學改革中最精彩的部分。剛開始,師生之間不熟悉,學生比較拘謹,小組討論時都不愿意發(fā)言。我通過各種辦法鼓勵學生大膽討論,大膽發(fā)言,提出質疑。特別是最近在56班的課堂上,時常讓我為之感動。在自主課完成后,我安排3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的內(nèi)容就是在第一節(jié)課中完成的學案,學生的熱情非常高,有時候同組的學生因為不同意見會爭執(zhí)得耳紅面赤,碰到這種情形,我不會直接告訴他們誰對誰錯,而是先聽聽他們各自思考的角度,了解真正的分歧在哪里,然后再進行引導。這樣既不會打消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又了解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整個的小組討論課上,學生會派生出許多問題,經(jīng)常是這個小組的問題還未解決,那個小組的學生就過來請教我了。通過這樣的課堂討論,學生學案中的問題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基本就解決了。
四、課堂展示,解決疑難,突破重難點
課堂展示,這一節(jié)課我沒有讓學生提前去準備,也沒有指定分配任務。因為在小組討論課上,我通過觀察,參與學生的討論,了解了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大部分疑難問題已經(jīng)得到解決。對于個別的疑難問題,讓已解決的小組給大家展示、講解。這樣既鼓勵了小組學生的自信心,也督促了其他學生的學習。而對于大家的共性問題,則由教師幫助解決,有時候需要借助多媒體來展示材料、圖片等,對重難點進行點撥和突破。所以,在展示課上,我并沒有讓學生全部展示,而是有目的,有選擇的去展示,同時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樣既避免了學生展示時,時間不夠用,教學任務完成不了的尷尬,又達到了鍛煉學生的目的。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改革對于我而言只是一個開始,但是我相信:只要做教學的有心人,只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課堂教學改革必會收到很好的效果,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單位 山西省鄉(xiāng)寧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