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如何將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引入課堂,進行簡單介紹,以期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關鍵詞:生活;數學;提高效率
數學作為一種普遍使用的技術,有助于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然而,在一些數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目的還僅僅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數學技能,能夠準確無誤地解答數學試卷的各種各樣的題型,能夠取得好的成績等。但是,這并不是我們教授數學的唯一目的,也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我們的教學過程,主要是為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真正發揮數學的價值。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簡單談談將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引入課堂的做法。
一、生活中的圖像
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圖形,各種各樣的圖片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對應的事物,其直觀性、形象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的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中的圖片,讓學生從現實世界抽象出平面圖形,感受豐富的圖形世界,從感性的操作中,感悟數學的規律性。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現象》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軸對稱的事物,抽象成具體的軸對稱圖形,如楓葉、五角星、工商銀行標志、風扇、中國銀行標志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其抽象成平面圖形,找到其中的對稱軸,使學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本節課的數學知識。
二、生活中的方程
方程是實際問題的知識支柱,所謂的一元一次方程屬于整式方程,即方程兩邊都是整式。“一元”指方程僅含有一個未知數,“一次”指未知數的次數為1,且未知數的系數不為0。在本教材中,對于該章節的學習,大部分都是和現實生活相聯系的情境,如:日歷中的方程,打折銷售,我變胖了等,這些都是和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將生活中的方程思想引入實際教學當中,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用方程理論。
例如,一件夾克按成本價提高50%后標價,后因季節關系按標價的8折出售,每件以60元賣出,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是多少元?(1)這里60元的售價是如何得到的?(2)如果設這批夾克每件的成本價為x元,那么如何用x的代數式表示每件夾克的標價與實際的售價(答案略)。這種類型的打折銷售試題,在解題過程中是經常見到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應用到數學教學過程中,真正體現數學的價值。
三、生活中的函數
函數貫穿于整個數學教學階段,且函數是初中數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更是中考命題的熱點。由于這類題型,能較好地考查學生的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轉化思想,同時也能較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熟悉的教學環境中,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
如,某廠生產某種零件,每個零件的成本為40元,出廠單價定為60元,該廠為鼓勵銷售商訂購,決定當一次訂購量超過100個時,每多訂一個,訂購的全部零件的出廠單價就降低0.02元。但實際出廠單價不能低于51元。
(1)設一次訂購量為x個,零件的實際出廠單價為P元,寫出函數P與x的函數表達式。
(2)當銷售商一次訂購500個零件時,該廠獲得的利潤是多少元?如果訂購1000元,利潤又是多少元?(工廠售出一個零件的利潤=實際出廠單價-成本)(解題過程略)。
教師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并探索其應用價值。因此,我們不可忽視生活中的數學,要重視它并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它,使其充分發揮數學的魅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漢中市西鄉縣兩河口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