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很多學生認為實驗課輕松好玩,所以上實驗課時,往往不能認真地按照教學要求進行操作、觀察和思考,常常導致實驗達不到預期目的。所以第一節實驗課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驗課上,如果教師不注意對學生進行實驗規則和技能的教育,不精心設計實驗的內容、步驟和項目,學生不明白實驗目的、要求和要注意的事項,則這節實驗課不僅效果不好,甚至會出現實驗秩序混亂,自然無法達到應有的實驗目的。那么,如何上好一節生物實驗課呢?
一、進實驗室前要進行紀律教育和安全教育
引導學生學習實驗室制度,強調不能亂走亂動,不許大聲喧嘩和打鬧,學生一進實驗室就對各種器材感到好奇,往往東摸摸、西看看,不注意愛護儀器,經常會損壞儀器。因此,從第一節實驗課就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這是保證實驗有序進行、防止失誤和事故的前提條件。對此,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好實驗小組,每組選一名小組長負責,同時建立賠償制度。
二、要讓學生端正態度
有些學生認為,上實驗課就是去玩。所以不認真對待實驗課,課前既不預習,課上又不注意聽老師的要求,在下面不是和同學說話就是擺弄桌上的實驗用具,等到動手做實驗時,才發現無從下手,不知道從何做起,于是就違反操作規程,有的拿材料亂切,有的拿用具打鬧等,造成實驗課混亂不堪。為此,教師應反復講清實驗課的重要性及意義,使學生對實驗課的目的明確,態度端正,這樣在實驗中才能注意力集中,按規范操作。
三、必須做好實驗過程中的管理
實驗課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場所。為了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掌握實驗操作技能,指導學生實驗時,既不要面面俱到,事無巨細地進行指導,也不要粗放不管。
第一節實驗課的課堂組織和管理,往往是取得較好的實驗效果的重要保證,也是在實驗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問題,督促學生當堂做好,不能馬虎。要讓學生懂得實驗室不是游樂園,玩夠45分鐘就走人。讓他們端正態度,只有這樣在接下去的實驗中他們才會重視并認真地去做,才能讓他們堅持客觀、嚴謹、認真、扎實的作風。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能離開實驗室,要一桌桌地進行巡視,了解每組實驗的進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指導學生解決問題。避免材料儀器的相互挪借,引起課堂混亂,甚至導致下一個班級的實驗無法正常進行。學生實驗必須做到一組有一套實驗器材和藥品。
四、做好實驗后的總結工作
教師及時組織學生對自己的實驗操作、與他人合作進行評價,同組學生之間對實驗結果進行評價。表揚先進,激勵后進。
實踐證明,從第一節實驗課就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懂得客觀、嚴謹、認真、扎實的作風,才能真正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安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