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會誕生一些本時期特有的歌曲,表現本時期的時代特征。對革命歌曲與歷史教學進行對應學習,能夠在愉悅的氣氛中牢固地掌握歷史知識,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關鍵詞:革命歌曲;歷史教學;時代特征
中國是詩的國度、歌的海洋,詩歌不僅表達著人們的情感,更反映了一個個歷史的時代特征。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常常將歌曲與歷史知識相結合,讓歌曲反映歷史,讓歷史在歌聲中再現。特別是有關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歌曲,既令我癡迷,又讓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讓我們穿越歷史的時空,用歌曲印證建黨以來的輝煌歷史吧。
一、國民大革命時期
這是一個轟轟烈烈的時代,北洋軍閥政府的黑暗統治使中國仍然處于“弱國無外交,處處受宰割”的地位,外不能維護國家主權,內不能安定政局,軍閥割據混戰,民不聊生,“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當時全國人民的共同心聲。有誰能想到,今天和平時代幼兒園里小朋友唱的《兩只老虎》兒歌,早在北伐之前就被填詞為《打倒列強》而廣為傳唱,成為號召民眾參加革命的動員曲。那時的北伐軍,就是唱著《打倒列強》走上前線的。這首歌節奏明快,簡潔易懂,用通俗直白的語言表達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革命對象,鼓舞著中國人民為改變命運而不懈地斗爭,成為一個歷史時代的縮影。
二、土地革命時期
國民革命的失敗,使“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成為泡影,國共關系破裂,中國革命處在血雨腥風之中,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共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發動秋收起義,建立起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國民黨反動派對紅色根據地進行經濟封鎖、軍事“圍剿”的日子里,《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鼓舞著根據地軍民同國民黨反動派斗爭的信心和勇氣。這首歌描繪了在那艱苦歲月里,紅軍以稻草當金絲被,“紅米飯,南瓜湯,挖野菜,也當糧”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八月桂花遍地開》《紅星照我去戰斗》反映了紅軍反“圍剿”斗爭勝利后的喜悅和對革命不動搖的堅定信念。1935年華北事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義勇軍進行曲》吹響了中國人民奮起抗爭、英勇抗日的號角,成為激勵中華兒女為民族解放而不屈奮斗的最強音。
三、抗日戰爭時期
這是民族危機深重的時刻,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使中國人民飽受凌辱之苦,中國共產黨一方面堅持抗戰,另一方面,為鞏固敵后抗日根據地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如果說《黃河大合唱》是中華民族為抗戰發出的怒吼,是一部激蕩人心的音樂史詩的話,那么,《游擊隊歌》則是中共實施游擊戰術的真實寫照。那時的延安是抗日的燈塔,有著“激發中國人民抗日愛國熱情的戰歌”之稱的《延安頌》以其恢宏的氣勢,激勵著大批革命青年奔向她的懷抱,加入抗日救國的行列,《地道戰》以其明快的節奏,唱出了中國人民為抗日而發揮聰明才智的滿懷豪情,《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用悠揚的旋律和激昂的曲調表現了鐵道游擊隊在取得戰役勝利后輕松片刻的浪漫情懷。而《生產大合唱》則表現了根據地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歡快場景……一首首動人的歌曲反映著苦難的歷史,更彰顯著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四、解放戰爭時期
中國人民在取得抗戰勝利后,卻沒能迎來安定統一的局面, 國民黨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悍然發動全面內戰,使和平民主建國化為泡影,人民解放軍視“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勢如破竹般“將革命進行到底”,用三年時間迎來了全國大陸的解放。《東方紅》這部音樂舞蹈史詩,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艱難歷程,也表達了中華民族獲得翻身解放的歡欣與愉悅。
五、新中國成立以來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翻身做主的中國人民爆發出了極大的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中,人們用歌曲表達對新中國的熱愛,用歌聲慶賀自己翻身解放,用歌聲展現新時代蓬勃發展的朝氣。《歌唱祖國》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經典之作,它以鏗鏘有力、高亢激揚的曲調,表達了中華兒女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和平的心聲,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克拉瑪依之歌》《馬兒啊,你慢些走》《走上高高的興安嶺》等歌曲描繪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我愛你,中國》唱出了海外游子熱愛祖國的赤子情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生著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國人民唱著《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豪邁地《走進新時代》,56個民族共同奮進,用《愛我中華》表達著共同的心聲,用《祝福祖國》表達濃濃的深情。
用歌聲回顧歷史,我不禁一次次陶醉在美妙的旋律和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之中。在歷史教學中,每當講到相關的歷史事件時,我都會穿插一些反映當代的歌曲,既可以讓學生領略到優美旋律,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讓學生在音樂中感悟歷史,更好地理解歷史背景與歷史意義。我想,不管是產生于當代的具有鼓舞作用的歌曲,還是出現在后世具有紀念意義的曲目,都應該是中學歷史教學中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補充手段,也是傳承革命優良傳統的必要內容。
讓我們乘著歌聲的翅膀,翱翔在歷史的天空,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吧!
(作者單位 江西省高安市灰埠中學)